APP下载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7-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7期
关键词:胆总管胆结石结石

杨 俊

(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贵州 安顺 561000)

肝胆结石是发病率较高的肝胆外科疾病,其症状为腹痛和黄疸,甚至会出现急性胰腺炎和穿孔等表现[1]。临床多为该病患者行手术治疗,传统术式为开腹手术,但其损伤性大,预后不良。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性,瘢痕小,术后恢复快,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本研究主体为94例肝胆结石患者,旨在探究腹腔镜手术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主体为2016年2月~2019年2月院治疗的94例肝胆结石患者。以奇偶数法分A组和B组,均47例。比较两组患者资料并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B组行常规手术:术前经B超确定结石位置、大小与数目,并行抗感染治疗。常规铺巾后,对患者行全麻处理,切口位置为右肋缘下方,斜切后分离皮肤组织。将肝胆管切开,经取石蓝取出结石,或用取石钳夹取结石。无残留结石后缝合切口。术后留置引流管与T管,并给予营养支持等治疗。

A组行腹腔镜手术:切口位置为右中上腹腹直肌,切开后分离皮下组织,利用4孔法行手术操作。根据结石位置明确穿刺位置,用超声刀切肝,并使用双极电凝立即止血。以结石情况为标准,确定是否切开胆总管。用取石钳适度挤压胆总管,清除胆总管内结石,并钳取剩余结石。保证结石清除干净后,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毕。术后3周对两组患者行胆管造影处理,观察结石残留情况,若有残留需继续行T管瘘取石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切口感染、胸腔积液、胆瘘、结石残留和术后疼痛等并发症情况;记录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术后康复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16.0软件分析数据,指标表达是[x

±s],经t值对比与检验,几率表达是[%],经x2值对比与检验,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值不足0.05。

2 结 果

2.1 对比并发症率

如表1。

2.2 对比术后康复指标

A组的排气时间为(20.15±2.43)h,B组为(29.65±2.84)h(t=17.425,P=0.000);A组的住院时间为(5.28±0.64)d,B组为(8.69±0.76)d(t=23.529,P=0.000)。

表1 对比并发症率[n(%)]

3 讨 论

肝胆结石是肝脏组织的良性病变,其症状为右上腹隐痛、饱胀感和黄疸等,需要给予外科手术治疗[2]。开腹手术的结石清除率较高,但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腹腔镜手术可全面探查胆总管情况,经腹腔镜引导取石,治疗痛苦度低,患者的手术依从性高。此外,其能够准确定位结石位置,术野清晰且开阔,完全暴露结石部位,可简化手术操作,避免对肝胆管组织造成牵拉性损伤。其不做手术切口,经操作孔置入腹腔镜,腹腔感染率低,且不影响机体内环境,利于肠道功能恢复。临床多在手术期间取活检组织,因此腹腔镜手术可指导病理学诊断[3]。但其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且存在手术禁忌症,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确保手术安全。结果为:A组的并发症率(4.26%)高于B组(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手术可提高治疗安全性,不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原因是其操作孔小,术后康复快。A组的术后康复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手术利于术后康复,原因是其不对腹腔内脏器的解剖学结构造成影响,术后排气快,进而缩短治疗周期。总之,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结石的疗效理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胆总管胆结石结石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哪些人易患胆结石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的比较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