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健康教育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防便秘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2020-07-24唐炜超
唐炜超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十二病区 安徽 合肥 230031)
由于精神分裂症病情复杂、反复、病程长、预后差,很多患者长期住院接受治疗,在疾病的间歇期也往往存在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或人格的改变,常表现为情感淡漠,沉默少语、始动性缺乏等,生活自理能力较差[1];外加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易出现便秘现象。及时评估和发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排便情况,采取干预措施,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肠梗阻的重要手段之一。行动研究是建立在传统量性和质性研究方法基础上,承继两者优势的一种研究方法,起源于社会心理学领域。行动研究将研究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密切配合,在解决护理领域问题中呈现显著优势[2]。我科以行动健康教育法为导向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防便秘知识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标准选取符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排除伴有严重心、肝、肾、呼吸系统功能不全,痴呆、肿瘤患者。将2017年6月—2018年12月入住我院的72例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女性,住院时间≥1年,初中及以上文化。对照组患者年龄32~61岁平均年龄(42.13±8.37)岁,病程3~40年,平均病程(16.45±8.27)年,实验组患者年龄33~64岁,平均年龄(41.76±9.19)岁,病程3.5~39年,平均病程(17.24±7.6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执行精神科护理常规、健康教育。
1.2.2 实验组 在执行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及护理上,应用行动健康教育法。具体方法是:发现问题→制定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及进行再计划的循环模式进行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
1.2.2.1 发现问题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发生便秘的原因,将“如何提高患者防便秘知识的知晓率”确定为研究问题。通过回顾性的调查、查阅大量文献、与康复期患下者进行访谈,行动小组分析、归纳出患者对防便秘知识知晓率低的相关因素是:患者记忆力下降、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等。
1.2.2.2 首次计划及措施 制定提高患者防便秘知识知晓率的计划和实施方案,包括患者便秘前、中、后的工作安排,分步骤健康教育内容;组织召开行动小组成员会,规范大家的健康教育方法,安排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定期培训。
1.2.2.3 行动 制作图文并茂的防便秘相关知识、方法宣教资料,在病区内多处张贴,每日工疗护士先组织观看视频,再示范指导患者防便秘康复活动(腹部按摩操)手法进行活动,责任护士通过小组形式讲解,重点患者一对一示范指导手法;每周进行团体授课,通过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和训练手法指导,并适时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鼓励成绩优异者每半月召开一次病员座谈会,与患者进行经验交流,并根据反馈结果适当调整方案。
1.2.2.4 观察 观察患者参与率的情况,不定期抽查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情况和对腹部按摩操的掌握程度。责任护士每周对本小组成员进行阶段总结,了解患者的排便情况,对出现的问题随时解决,对态度积极的患者给予表扬,对未完成的情况分析原因。
1.2.2.5 反思及修正计划 每周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分析,反思患者在参与本研究中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处理,帮助患者解决责任护士未能解决的问题。每月组织召开行动小组交流会一次,护理人员与各组组长参与,发现问题及时修正计划,并根据具体原因,调整、修改再制定新计划进行下一轮循环中。
1.3 疗效评定
1.3.1 采用自行设计健康教育评分表测量健康教育知识评分,内容为防便秘相关知识,包括10个方面的内容,得分越高,说明掌握的越好。
1.3.2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情况。
1.3.3 选择护士用住院观察量表(NOSIE)于入院时和健康教育后12周末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防便秘知识掌握及满意度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宣教防便秘知识掌握及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NOSIE量表评分比较,见表2
3.讨论
表2 两组健康教育前后NOSIE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健康教育前后NOSIE量表评分比较(±s,分)
项目 实施健康教育前 实施健康教育后实验组 对照组 P 实验组 对照组 P社会能力 12.65±3.71 11.41±3.02 >0.05 33.54±3.27 30.69±2.22 <0.01社会兴趣 5.21±5.30 6.35±4.19 >0.05 22.75±6.89 11.76±5.31 <0.01个人整洁 12.72±3.62 12.74±4.02 >0.05 28.02±2.98 24.38±3.94 <0.01激惹 12.34±5.12 13.21±5.03 >0.05 8.23±5.41 10.38±6.79 <0.01精神病 4.56±3.52 5.01±3.79 >0.05 2.02±2.13 5.32±3.54 <0.01迟滞 18.54±5.37 17.89±3.87 >0.05 5.38±3.03 8.61±4.29 <0.01抑郁 4.68±3.73 3.74±3.12 >0.05 2.34±2.12 3.12±4.32 <0.01总积极因素 44.59±9.72 41.83±11.24 >0.05 86.27±9.01 69.03±4.59 <0.01总消极因素 35.14±9.18 33.79±7.87 >0.05 15.85±6.54 21.12±9.01 <0.01
行动健康教育是通过合作式自我反思的探究工作形式,解决实践中的问题[3],在本文中,以如何提高患者防便秘知识的知晓率为向导,通过病区护士和住院患者共同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商讨出可实现的目标,与此同时,查阅大量文献、回顾性选取病区资料等,行动研究小组将问题逐个分解为小问题,共同制定解决方法并实施,安排人员动态监测实施进展,遇到问题随时研讨修改方案,整个反思过程螺旋循环,目的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寻找到成功的运作方法。
通过开展行动健康教育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防便秘健康教育活动,护士有计划、有目的、有时间性,分阶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避免了健康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尤其是针对长期住院的患者,采用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形式直截了当的阐述了内容,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让患者在遇到相似情况时,立即了解应对措施,避免了疾病往更深层次的发展。
患者的满意度是衡量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4]。通过开展行动研究法,变被动研究为主动参与[5],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另外,护理人员还改进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为患者提供便利的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有明显的康复促进作用,不仅改善了病人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生活能力,而且改善了患者的部分精神症状,说明在行动研究法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衰退病人有助于疾病的康复。但本研究仍有很多不足,如样本量小,且无男病人参与此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