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冬季静脉留置针输液使用热水袋保暖的效果分析
2020-07-24王忆微
王忆微
(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病房 上海 200232)
老年人群因患病以及慢性病的复发,导致社区医院住院老年患者平均输液率高,犹在春冬季节交替时更为显著。使用静脉留置套管针可避免给患者带来反复穿刺痛苦,并有效的保护血管。可是在冬天,由于药液的温度低于人体生理温度,老年患者在寒冷季节输液更易产生不适感,也降低了穿刺的成功率。近些年,随着医疗条件、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加温保暖输液等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3月龙华社区医院全科病房收治的老年患者60人,病室内温度12℃~18℃。两组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使用药物、血管一般情况,穿刺部位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研究性。
1.2 入选与排除的标准
1.2.1 纳入标准:(1)患者或家属需知情同意。(2)本研究项目入选60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为(74±6.30)岁。脑卒中恢复期患者。(3)输液药物为同种活血化瘀类。用热水袋皮肤保暖均对药液成分无影响。(4)入选患者外周血管条件可,均可进行留置针穿刺。输液时间1~2周,每天输液一次,每次输液时间≥2h、<4h,输液量为500~700ml。
1.2.2 排除标准:(1)无自主意识,不能配合的患者。文盲者。(2)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后拒绝合作者。(3)患者外周血管条件差,不能进行留置针穿刺者。(4)外周血管有病变或血流动力学改变者,有皮肤感觉功能障碍者,手臂皮肤破溃、瘀斑等不能进行局部加热保暖的患者[6]。
1.3 方法
1.3.1 成立留置针静脉输液护理小组。由二名护师和四名护士组成。护师均有临床静脉输液经验五年以上,负责两组患者的静脉输液;其他操作人员负责患者资料的调查采集和评估。
1.3.2 采用历史对照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1月使用常规静脉留置针法进行静脉输液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1月2日—3月31日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使用热水袋对局部进行保暖的3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并进行对比调查。具体操作如下:
1.3.2.1 正确选择血管 尽量要选择粗直、弹性好的手背静脉血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两组患者使用同种留置针头进行穿刺,并用医用敷贴固定,结束输液后使用0.9%氯化钠10ml正压封管,管内无回血。
1.3.2.2 正确使用热水袋。实验组在穿刺前5~10分钟将准备好的热水袋置于穿刺部位的手掌中,并在输液时,持续放置于穿刺部位的肢体下方。热水袋的使用:选用医用级安全热水袋,有效期五年。由执行护士操作灌水量应达到水袋容量的1/2~2/3,排空气旋紧,水温调节50~60℃,检查无渗漏水后套棉质保护套。该热水袋可持续保暖约40℃≥2小时(比正常皮温高3~5℃)。
1.3.3 记录两组患者穿刺的成功率。先后两组的静脉穿刺操作,由同二位执行护师进行。记录一次性穿刺成功留置的几率,并进行调查对比。
1.3.4 记录两组患者输液时的焦虑情况。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定:釆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Form Y)1~20项,主要用于评价应激时的焦虑水平。在注射前由二名执行护士询问患者并进行相关表格填写。问答时间为3~5min。
1.3.5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在穿刺时及穿刺后由执行护士密切巡视补液,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穿刺后的并发症。
液体渗漏:是由于血管选择不正确、进针角度小、患者焦躁不安、套管与血管壁接触的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可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
静脉炎:其常见症状是穿刺部位的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可如绳索般硬、滑、滚、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皮下血肿:是由于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操之过急、技巧掌握不好等,往往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血肿。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对比
实验组置管一次性成功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6.7%,经统计学检验P<0.0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n(%)]
2.2 状态-焦虑量表(STAI Form Y) S-AI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焦虑程度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焦虑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焦虑情况(±s)
组别 n S-AI实验组 30 34.13±10.64 对照组 30 48.17±12.18 t 5.273 P≤0.01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皮下渗出,静脉炎的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皮下血肿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3.1 保暖可增加穿刺时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疼痛
低温寒冷刺激血管收缩,增加了穿刺的难度。致使穿刺的失败率增加。本研究中实验组在输液前将热水袋放置穿刺局部肢体下保暖,以扩张血管;增加了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并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随着人性化服务理念推进,成功穿刺也成为患者评价护士技术操作水平的金标准。
3.2 使用热水袋保暖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
在低温季节,由于输入人体内药液的温度较低,输液时间长则可伴有持续性疼痛,导致患者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等症状。实验组用热水袋保暖,能够使患者对寒冷和疼痛刺激的恐惧心情降低,并且据Kroenke等的研究提示,保暖确实可以使感觉神经的兴奋性减弱,减轻或去除患者穿刺输液中的疼痛。
3.3 热水袋保暖可降低留置针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
当冰冷的液体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因而刺激增强,静脉损伤的发生率随之增大。实验组对注射肢体进行保暖,明显减轻患者的寒冷、疼痛等不适感,降低了静脉炎、液体渗出等并发症,具有可靠、安全、持续的效果;与对照组冬季室温输液相比,对患者机体的刺激小,对老年患者的血管保护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4 热水袋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如今,护理工作不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注重的是“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目前据报道输液保暖的设备:例如液体加温,可能导致药液成分破坏;输液器加温,间接地对输液管内液体加热,安全可靠但价格昂贵;另外使用充电加热,安全隐患也显而易见。而热水袋更实用,物美价廉。使用安全,经济,方便的热水袋,可以极大地满足全国各社区患者的使用需求,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使用热水袋,在冬季对留置针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局部保暖,可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有效缓解患者穿刺与输液中的疼痛,减轻患者的焦虑,减少留置针静脉输液的并发症的发生,是值得应用的一种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