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2020-07-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7期
关键词:肠溶片普拉奥美拉唑

张 茹

(中化二建集团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1)

十二指肠溃疡(DU)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胃酸、高胃蛋白酶的侵袭下,机体防御失衡,消化自身黏膜,造成局部炎性缺损,溃疡部为多见于肠球部,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多于夏季缓解,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青中年发病率最高,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节律性、周期性的上腹痛,空腹时疼痛以及夜间疼痛明显,进食后症状有所缓解,随着病情的加重、溃疡面的增大,可损伤黏膜下血管,造成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在对DU患者的治疗中,以药物治疗为主[1]。本文就艾普拉唑肠溶片应用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化法分成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观察组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8~65岁,平均(43.24±3.65)岁,溃疡直径(3.4±1.6)cm;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7~66岁,平均(43.18±3.74)岁,溃疡直径(3.5±1.7)cm,对比分析两组的一般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院前1周内未使用其它抑酸药物;经胃镜检查,均为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排除标准:癌性溃疡;复合型溃疡;有消化道手术史。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生产厂家: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56108),Hp阳性患者,入院第1~7 d,进行奥美拉唑+2种幽门螺杆菌根除抗生素,可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中的两种,奥美拉唑20 mg/次,2次/d,Hp阴性患者只需要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若病情较重也可服用80 mg/d。观察组给予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Hp阳性患者,第1~7 d,艾普拉唑肠溶片+2种幽门螺杆菌根除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艾普拉唑肠溶片(生产厂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号:H20070256),10 mg/次,1次/d,两组均持续服用6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溃疡面愈合良好,大便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溃疡面愈合较好,出血症状基本消失,大便转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大便干结、溃疡面愈合较差,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s”,t检验;计数资料:(n,%),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有效率为76.00%,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有效率对比表[n(%)]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观察组临床症状如灼热感、腹痛、嗳气、反酸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表(±s,d)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表(±s,d)

组别 例数 灼热感 腹痛 反酸 嗳气观察组 25 28.73±5.24 18.29±3.45 27.64±4.56 24.35±5.24对照组 25 35.61±6.53 24.32±3.68 32.73±5.21 31.45±5.38 t-4.109 5.977 3.676 4.727 P-<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为8.00%;对照组的为32.00%,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 论

十二指肠溃疡(DU)和胃溃疡是常见的消化道溃疡,是人体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效应导致的临床急症,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可能和遗传、生活习惯、饮食、精神心理因素、感染等有关,很多患者受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此菌寄生在十二指肠黏膜黏液层下可分泌尿毒酶、细胞毒素、消化酶等对十二指肠黏膜造成损伤,近而形成消化性溃疡。在对DU患者的治疗中,主要以抑酸、保护消化道黏膜为主,奥美拉唑、艾普拉唑等均为常见的抑酸药物。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可通过抑制K+、H+、-ATP酶而起到抑酸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良性活动性消化道溃疡以及反流性食管炎,口服后,通过二硫键和壁细胞分泌膜中的质子泵的巯基呈不可逆性的结合生成亚磺酰胺与质子泵的复合物,从而抑制该酶活性,起到抑酸的作用,但是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较多,如头痛、胃肠道症状、皮疹、皮肤瘙痒等症状,不利于长期服用。艾普拉唑是一种不可逆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属于苯并咪唑类药物,经口服可选择性的进入消化道细胞,转为次磺酰胺活性代谢物,与K+、H+、-ATP酶上的巯基起作用形成二硫键共价结合,从而起到抑酸作用。有研究表明,消化系统反应是质子泵抑制剂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还可包括神经以及循环系统方面,在服用艾普拉唑后可能会伴有一些不良反应,但均较轻,且停药后就消失[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艾普拉唑作为一种新型离子泵抑制剂,口服后选择性的进入到消化道,抑酸效果好,可促进溃疡面愈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长的半衰期,作用时间久,用于DU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艾普拉唑用药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在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肠溶片普拉奥美拉唑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阿司匹林怎么吃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制备
“肠溶片”该怎么服
普拉昌达下周访华
乖乖兔的菜园子
生产工艺参数对奥美拉唑肠溶片释放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