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传神
2020-07-23吴凡
吴凡
1關系,在艺术里面是个大问题。不存在没有关系的艺术。我们生在特定的时代,时刻在处理我们与这个时代的关系,艺术家面对一张未完成的作品就是要不断处理、协调作品内部的关系,诸如虚实、疏密等关系的转换,直至最后的和谐完善。在画之外,艺术家要处理作品与哲学、与文学等学科的关系,还要处理人品与作品的关系。我们行走在一个混乱而繁杂的生活空间内部,只有不断探索、把握关系本质的转换规律,才能像个真正的艺术家一样处理好我们与这个时代的关系。
2绘画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它是纸上的音符,是无声的乐曲,是轻松的随笔,是悠远的长诗,是黑白道理,是游丝情怀,是画家用手头的笔日复一日编排最完美的合奏。一部古今绘画史,即是一部古今文化史,它从民族的文化底蕴出发,用笔墨雕刻各个时代自然风貌、历史人文的脸谱,构建出中华民族审美追求的精神大厦。
3节制针对情感而言,不在于墨迹的繁简。情感不能泛滥了,否则会给人滥情的感觉。泛滥情感之下的画面会有油腻之态,不够质朴真诚。节制,会让语言技法变为理性,只有克制之后的情感支配自身独特的感性思维,才能获得既由感性而生,又有理性修正的作品。
4一张画如果缺了画眼,犹如人没了灵魂,失了味道。与无味之人一起,必生乏味;看无味之画,必定厌烦。
5越来越觉得,画画随意挥洒或一蹴而就那不是我。我的确需要严谨再严谨,严谨得把匿藏于身体深处的感性都拔出来才行。我需要反复摹写,层层叠加,最后达到想要的效果。哪怕没能达到,我也能在遗憾里睡个好觉。
6切勿减退对生活的热情,绘画的热情全部来自生活对内心的刺激,才有纸面的冲撞。刚刚在洞庭大桥上看见滚滚湖水,随风浮动的好几人高的芦苇,心里画意顿生,很有表现它们的冲动。是洞庭水对我内在的滋养,更是故乡对我性情的温补。
7什么是生活的永恒?什么是艺术的永恒?一个苹果,它有挂在树上的时候,有摆在果盘的时候,有腐烂的时候,有化作春泥的时候?这些瞬间,组成一个苹果的永恒?难道,瞬间即是永恒?我们的画就是在描绘瞬间,通过瞬间的背后,我们能在内部阐释一种怎样的永恒思绪,我们又能消解抑或汇聚一种怎样不可名状的情感。
8艺术的迷人之处在于点石成金,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但艺术同时又是无用的,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艺术家又何尝不是?艺术的无用会让你陷入困顿,进入清贫寂寞之道,艺术的无用也会让别人不解,甚至招致非议。恰是无用,让你修行,最终才会得到你想要的。
9画贵精练,要用最少的语言说明最多的问题,而这个精练,需要经过多少个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日日夜夜,才能有所体悟;画贵朴实,不可作怪,要磊落自然。
10如果将绘画比喻成一片无边的森林,老师的角色只是在森林里面挑拣几根树枝、叶子,野果,教你认识,让你在进入森林的路上不产生迷惘与恐惧。如果你初尝野果的甜头,不要觉得这就是整个森林的味道,也不要自满自己味觉灵敏,更不要在意旁人的所谓论道与指引。
11画画之前一定要端正态度,要有仪式感。容不得丝毫草率与粗心,否则笔墨会在纸上反映出来当时懈怠的状态与心性,让人看后心生厌恶。
12边缘线的处理是门大学问,我观当今油画要数毛焰虚实处理为最。他的微妙,细腻,敏感几乎让人屏息而观。他画中物象的边缘在背景的呼唤之下,时隐,时现,时温柔,时尖锐,时不语,时轻声,时歇斯底里,时形态安详,真是极富节奏美感。他画中物象周遭的边缘线像一个因叛逆而逃逸的敏感的男人,时消失在大雾,时出没于太阳,时隐匿苍山,时濯足溪畔。此种妙境,铸就他几近诗性的魔力。
13眼睛要对细节敏感。我不禁发问,什么是细节呢?细节是物象琐碎的部分吗?当然不是!细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对整体而言的,是对物与物之间的差异而言的,是对眼睛的敏感而言的。那细节究竟是什么呢?细节是丰富性(物象之间对比的差异性)的表现,它又是避免先人为主的概念化的重要部分。我们发现细节,就是发现高矮、胖瘦、正侧、大小、方圆、软硬、厚薄等物象间的对比关系,而非物象的局部之局部的孤立罗列。只有充分发现细节(对比的差异性),剔除概念表达,才会获得全面而值得信赖的丰富性。
14好的画家应该来自生活的磨砺,好的作品也是;而制造苦难,模拟孤独则是虚假的,可想,真实又是相当可贵。王子武先生有题画诗云:“惨淡经营愧无能,枉费衣食哭无声。画不出奇画到死,不负此生了此生。”可见,王先生真实,有倾其一生画出力作的大孤独。
15树干上生枝条,枝条生桠杈,桠杈上生叶子。世间之物秩序井然,然后于井然中精神各异,方见个性之美。反之,怪态、丑态、病态百出。
16过于直接,过于宣泄,过于表露,并不见得有多好。这一瞬的灵感,抑或苦闷、惆怅、悲哀的遭遇并不见得有多贵重。我向来觉得,应该慢速地、恒久地、可靠地陈述。让更多的产物伴随时间的迁徙和异样的观看而生发出来。
17很多的人,说大话,说瞎话,说鬼话,说漂亮话,就是不会说实话,他们的行径在明眼人眼里,十分之丑陋。这好比画一张画,要面对自己,下笔定要诚恳,要言之有物。而我们常常犯这样的毛病——把精力耗费在表面的编织,而这一场“浮华梦”终将破碎。
18如果想要获得一把锋利的石斧,必须去掉多余的部分,然后精炼其刃,如此才能将野兽致命。所以,画画要反复磨砺,致简练、概括,最后只留下那么一点最纯粹的东西就够了。
19实际上还是画的一种感觉,而不是对物象的描摹,包括严谨的写实人物画也是如此,并非是雕刻一只眼睛,一张嘴,而是感觉上的对就行。要精准,也要虚灵,要有感觉,要提炼概括,不要照着模特雕刻。(观王子武画集有感)
20高的东西往往内敛,不动声色。譬如,任伯年的线条和八大山人的线条,你会觉得八大山人的高,他的线绵里藏针,很厉害。还有八大山人画作整个情绪都是内敛,含蓄,深沉而具有伟力。任伯年的画与大众审美更为接近,他的画看上去很年轻,很朝气,稍微缺了一些深沉与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