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种植技术提高大田水稻产量与质量

2020-07-23杨桂杰

锦绣·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

杨桂杰

摘 要:做好水稻生产工作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水稻产量要想得到保证就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治病虫害。本文对大田的水稻病虫害防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要想获得高产丰收单靠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远远不够,农户还要不断学习,提高科学栽培水稻技术水平,才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种植技术;大田水稻;产量与质量

对大田水稻种植技术进行优化探究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当前这个新的发展背景下,要想完成水稻种植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提升水稻产量,必须对相应的种植技术进行更进一步的优化,这样才可以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1 影响水稻生长的因素

1.1日照情况

对于植物来讲,阳光是其茁壮成长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水稻同样如此,其所接受的日照情况会对其产量以及所产稻米的质量有极为直接的影响。只有接受足够的日照,才可以完成更多的有机物质沉淀,实现产量与质量的持续有效增加。反之,如果日照不足的话,水稻甚至会没有办法接受到足够的光照,会对稻米的质量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

1.2温度情况

大田水稻的成长情况会受到温度这一元素比较大的影响。较高的温度能够有效加快水稻的生长速度,并缩短其生长周期。但是,温度过高的话同样也会对水稻的成长造成比较大的恶劣影响。所以,在进行水稻种植的时候,必须保证温度合适,这样才可以为其茁壮成长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1.3土壤情况

土壤对水稻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分含量上面。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种植在含水量不同土壤中的水稻,其最终产量以及质量也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如果土壤的含水量过大的话,水稻的有机物沉淀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产量也会出现下滑。并且,土壤的肥力以及渗透性也会对水稻种植成长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2 大田水稻病虫害防治策略

2.1对大田进行合理施肥、灌溉

对于施肥而言,要求施足底肥、尽早追肥,还要依照自家地块和水稻长势控制施肥的比例,保证施肥的科学性。水稻要想高产,对于水分的需求十分讲究,因此水源灌溉一定要控制得当,不能多浇也不能少浇,防止影响根部发育。要遵循秧苗生长发育规律,防止水大淹苗,此外,对于大田期还要遵循不串灌的原则。

2.2做好化学防治工作

化学防治是指通过喷洒相应的化学药物来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遵循2项原则,即对症下药和选择对水稻危害小的化学药品。选择合适的时机喷洒农药,达到既不影响水稻生长又能消灭害虫的目的;在农药选择上也要选择对水稻危害小的化学药品,因为水稻最终是供人类食用,只有品质不受污染的产品才能达到相应的安全食用标准。

2.3进行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就是利用物理因子和机械设备人工捕捉害虫的防治方式。例如,用杀虫灯诱杀害虫。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影响环境以及水稻品质和水稻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消灭侵袭水稻害虫的目的。所谓生物防治是通过培养害虫天敌的方式对害虫进行防治,这样可以有效地维持食物链平衡。

3 大田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措施探究

3.1优化水稻叶龄种植技术

3.1.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叶龄观察点

要想完成叶龄种植技术的优化,为水稻的健康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完成相应观察点的选取,这样才可以对水稻的生长情况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使水稻产量和质量都得到有效提升。在通过叶龄种植技术进行水稻种植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应该转变自身的技术使用观念,绝对不能照搬照套,应该根据水文以及地形等元素对这项技术进行优化改进,这样才可以使自身的种植水平得到进一步增强,并将该技术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1.2应该提升在田间诊断技术宣传方面的投入

大田水稻种植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狂风、暴雨等自然天气情况的影响,要想有效降低损失,必须在进行种植的时候,综合利用田间诊断技术,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可以对水稻的生长情况有一个更为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完成隐患的及时排除,帮助农户通过大田水稻种植获得更大的利益。

3.2优化水稻的控肥技术

施肥对水稻的种植以及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有效提高种植质量,必须对种植理念进行更新,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水稻控肥技术的优化,更加高效的完成水稻成長期间氮肥用量以及使用时间段的有效控制。在前期阶段要做好氮肥量的严格控制,然后在进入生长期以后再慢慢加大氮肥用量,这样才可以使种植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并使种植质量以及种植产量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3.3优化水稻控苗技术

所谓控苗技术实际上指的是在水稻生长的时候对其进行的计划生育管理。分蘖期是水稻生长周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有分蘖过密的现象发生,若种植人员未及时有效的进行科学管控,在后期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花费更多的成本进行,并使种植成本出现极大程度的提升,还会加大水稻出现群体结构恶化的几率,而且如果环境存在通风不流畅情况的话,还会给病虫害提供更大的滋生空间,最终造成倒伏、穗小、粒少等情况,导致产能的下滑,影响农户的收益。所以,水稻的种植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控苗原则对水稻的种植成长情况进行管理,降低化肥的使用量以及种植成本,完成无效分蘖现象的有效处理,这样才可以保证水稻的株型没有问题,为水稻的茁壮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4优化水稻病虫害控制技术

病虫害是水稻种植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因此,要想有效完成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必须对病虫害控制技术进行更新完善,建立正确的防治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预防管理工作,并通过茎部拓宽以及基部缩短等手段来增强水稻的免疫力,降低对农药的依赖性,从而为水稻的质量和产量提升打下更坚实的基础,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结束语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品种日渐丰富,农业生产方面也逐渐出现了新型的技术、设备等。水稻产量要想得到保证就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治病虫害。农户还要不断学习,提高科学栽培水稻技术水平,才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胡蓉.简析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策略[J].南方农机,2019,50(09):74.

[2]王敏.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22):125.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
北方大豆种植技术
昭通市昭阳区天麻仿野生种植技术
坡耕地种植苎麻综合利用技术及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