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波:500口井都是精心完成的“作业”
2020-07-23郑金国丁玉萍
郑金国 丁玉萍
采油二厂十二区是西北油田目前最大的产油区,近500口油井180万吨的年产量,占全厂产量一半多,该区被称为采油二厂的产量基石。姚俊波作为十二区的区块长,多年来,坚定地站在这块基石上精耕细作,不断向前。
脑里装着500口井的数据
脑里装着500口井的数据,同事戏称他为“搜索引擎”。
十二区项目组共有7人,由于上班采用轮休制,7个人两班倒,日常在岗人员三四人,管理着近500口油井。
从白天忙到夜里,时间总是不够用。“就算看一遍报表数据,我都得花好多时间。”姚俊波苦笑道。一口新井在十二区投产,这口井的“一生”就在姚俊波手里了。为保持生产活力,除具体的现场施工外,每口井的“吃喝拉撒”姚俊波都得操心。
十二区的井都是稠油井,必须通过稀油混配才能生产,油井压力变化跟含水、泵况、掺稀量都有关系,一旦分析错误,带来的损失无法弥补。姚俊波白天很多时间都用在发现异常、处理异常上,虽然他的日常工作看似平淡无奇,却与区块产量平稳息息相关。
在十二区,每一口井的情况都装在姚俊波的脑子里。500口井,只要说出井号,他就能说出这口井所有的信息:地理位置、生产状态、产量情况……甚至看一段油井生产曲线,都能倒推出这是哪口井。同事戏称他为“搜索引擎”。
大脑“搜索引擎”听起来挺神奇,姚俊波说其实不难,只要有心,用心去记就能记住。他说自己底子薄,因为大学本科专业与石油不沾边,研究生学的是钻井液,关于采油,全靠工作中疯狂“补课”。实践是老师,井场是课堂,每口井都是他完成的“作业”。
只有敢去想,才能想出办法
非采油科班出身,反倒让姚俊波的思维更加活跃,少了许多条条框框。
六七千米的井下,油气的运行本就变化莫测,靠书本知识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异于刻舟求剑。性格沉稳的姚俊波是个能坐得住的人。他爱琢磨、善总结,这几年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由结果倒推成因的倒推理论,利用现场成果反推技术认识,再通过认识提升持续推广应用,实际运用后颇见成效。
AD4单元遭边底水持续侵入,高产井AD4、TH12523相继水淹,最终导致该单元13口井日产量从270吨骤降至167吨。由于单元底水由东部持续向西侵入,第一时间他就联想到了另一口相似井TH12338井,前期该井高含水生产期间邻井含水持续下降,疑似井间排水受效。通过对比,他决定借鉴这个模式,先在东部底水源头井TH12507实施大排量抽水试验,减缓边水水侵,两个月后果然见效,邻井日增产35吨。但王牌井AD4迟迟含水不见下降,他又带领同事调整思路,以地震雕刻为基础确定单元储量规模,通过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证明了目前排水模式的可行性,AD4井在2019年恢复到日产油30吨。经过近两年的治理,目前单元日产量已恢复到265吨。
心里一直有个目标
“只有敢去想,才能想出办法!”姚俊波说,井间排水调流势技术在AD4单元取得成功后,又进一步扩大应用,已累计实施7个井组,有效率达100%,日增油51吨,阶段增油1.9万吨。
心里一直有个目标,就是让区块产量再向上冲一冲。
姚俊波2013年研究生毕业,短短7年时间,由一个非专业对口人员成长为一名从开发到工艺、从油藏到地面样样工作精通的专家,成为采油厂这个產量大区的负责人。他参加西北油田第八届油气藏动态分析比武大赛,获得第一名;带领的十二区油藏指标逐年向好,自然递减率持续下降,产量连续四年实现稳增,由168.4万吨上升至178.5万吨,SEC储量替代率达149.2%。
他心里一直有个目标,就是让区块产量再向上冲一冲。十二区最高日产量曾达6200吨,那时投产新井多,最高的单井日产量达140吨。随着油藏含水上升,产量自然递减日趋严重,现在的单井日产量很难恢复昔日风采,但现在总井数多,姚俊波希望通过新的工艺技术和治理措施把区块总产量再提一提。
“昨天产量是4850吨,比前一天多了20吨。”这是他每天最关心的数据。产量的任何一点儿波动,都牵动着他的心。这次轮班他已干了6个多月,本来今年1月就该轮休,但当时区块产量不稳定,1月份的产量对全年任务很重要,他不放心离开,想等产量稳一稳再走。赶上新冠肺炎疫情,轮休在家的同事过不来,他就一直在岗位坚守到现在。他说,在攻坚创效行动中争取和同事们一道,有更多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