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核与辐射安全工作的探讨
2020-07-23彭自创
彭自创
摘 要:在利用核能时,要充分认识到核安全的重要性。针对如何安全使用核能,本文从安全隐患,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建立数据响应监测系统、建立信息数据库、开发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国际组织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及核能利用的防护状况。抛砖引玉,希望同行专家们建言建策,提高我国核与辐射安全防护水平,为我国核能的安全使用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浅析;核能;核辐射;安全防护
核,对全球来说是个敏感的东西,它牵涉着全世界的神经。核能已是越来越重要的清洁能源。利用好,它能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服务于人类。那么,核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危险与利益并存,如何在核的利用和安全防范之间寻找平衡,成为世界性难题,如何安全地使用核能已经成为世界性讨论的话题。
一、安全使用核能的重要性
核能利用广泛,在发电方面,不少发达国家中核电是国家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核辐射存在危害极大的隐患,核安全关系国家安全、环境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技术防范和管理方面要求特别严格,以实现核能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1、核安全关系国家安全
核能利用在带给人类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存在较大风险。因此,核能利用和核技术利用的安全防护是首要前提。如果发生核与辐射事故,不仅可对核设施设备本身造成破坏,造成经济损失,也会对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此,要清醒认识到核安全防护的重要性。
2、核安全关系环境安全
如果核安全防护措施不当或者核设施设备被蓄意破坏,而导致引发核事故,那将会释放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当放射性尘埃随风扩散,将给环境带来不可逆的严重性后果,人民生命和财产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3、核安全关系社会稳定
核利用是一门技术尖端的学科,绝大多数民众缺少相关核知识。在核与辐射事件发生后,将会引起民众心理恐慌、绝望和流窜,很可能会造成社会骚乱。为此,在利用核能和核技术时,要开展安全使用核的知识科普,让全民全社会认识到,核能利用和核技术应用是安全可靠的,知晓核与辐射防护知识,清楚核事故是可防可控的。
二、核安全使用的防护措施
核能使用的前提是有效的安全防护。在应对核安全防护策略研究上,各国都做了大量的努力。
1、核能使用应急体系的建设
建立健全核安全应急体系,包括应急预案体系、组织指挥体系、技术支持体系、救援处置体系等。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的职责,实现统一指挥,协调处置,快速响应的核应急处置能力。
2、宣传核安全常识
现在人们谈核色变,核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开展核知识宣传,让公众知道如何做好辐射防护,如何正确看待核事件发生后,核泄漏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程度。消除人们恐慌心理,避免引起不良后果。
3、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
为确保核利用的安全,当务之急是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能力和管理能力。一是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二是个人要定期接受剂量检测,必须持证上岗,规范从业人员的使用管理。
4、调查核资源,建立信息数据库和核辐射监测网
准确掌握核技术利用的状况,全面摸清辖区内在役的、闲置的、拟退役的放射源,并在种类上、活度上、保存地点上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基于GIS系统和GPS系统建立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库动态化的管理。在核设施设备运行期间,要建立监测网络,实现实时的监测监控,并从中模拟运行状态,找出薄弱环节,分析得出安全系数,围绕运行情况加强防护措施,并上报给主管部门,为领导决策服务[1]。
5、研究核突发事件,建立事件模型和决策系统
为了应对核突发事件,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核事故评价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合理有效的事故处理方案,在事故的各个时间区间内,事故的发生范围内,进行危害分析评价,为事故处置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对现有的核运行装置及防护措施时行安全评估,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出薄弱環节,提前预测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建立相应的多种突发事件模型,针对模型对风险进行评价和干预,对防护不足的地方特别的加强,提出良好的对策,制定应急预案,从而减轻核事故产生后果。
6、重新对核设施设计基准威胁
我国对有放射性的物质的类型和数量一直采取保安控制措施,例如给贮存设备上加锁,对贮存地加派保安看护等,过去安全防护重点往往放在意外丢失泄漏照射等方面。随着国际上安全威胁形式的多变,例如有组织的集团对核物质的偷窃或破坏核防护装置,擅自挪用核物质或恐怖袭击等,安防措施也要多样化。保护核设施的安全,维护公共环境安全和公众的健康,有必要开展核设施实体保护方面的科研工作,有必要重新对核设施进行设计基准威胁[2]。
7、核突发事件发生后,建立社会心理干预预案
核事故发生后,社会公众难免会心理恐慌。为稳定民众情绪,有关机构要主动的预防、及时的消除突发事件发生的心理危害。依据核事故等级,迅速的寻求专业人士对民众个体和社会群体进行心理评判和指导,重新建立公众的心理健康,保障社会稳定。同时向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心理危害报告和干预措施[3]。
8、加强国际间合作,促进核能和平利用
维护核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中国主张在遵守不扩散协议的前提下,各国均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国际原子能机构应充分发挥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作用,为广大成员国和平利用核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应发挥专业优势,帮助成员国加速和扩大核能的和平利用,有义务也有能力通过技术合作与援助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帮助,提高全球的核安全使用。我国积极参与核安全和辐射安全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也是《核安全公约》的缔约国,与多个国际组织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核安全与辐射安全及防护水平的提高。
结语
核与辐射安全管理是一个全局性的动态过程,它既有相当稳定的法规强制性,也有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改善的与时俱进性。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如何再进一步提升安全水平的同时提高核利用的社会经济竞争力,对如何提高人类对核能的可控性,安全性,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核无小事”,越是加快发展,越要高度的保证安全。在核这柄“双刃剑”下如何做出权衡,如何在面对风险时保持理性,这将是我们面对的课题,也正是在与这种“宿命”抗争的过程中,人类才不断创造着新的文明,并实现着更加全面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岳保荣,赵兰才,范瑶华.加强放射源安全综合管理技术支撑系统的研究与建设[J].中国辐射卫生,2009,(12).
[2]潘自强.放射源安全管理中一些问题的讨论[J].辐射防护,2010,22(5).
[3]邵建章,核辐射对机体的损伤作用及其防护技术 200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