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社区愿景下社会组织与公共空间构筑

2020-07-23徐慧慧颜秋瑶

大经贸 2020年5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社会组织

徐慧慧 颜秋瑶

【摘 要】 未来社区是满足居民美好生活向往为目标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作为居民生活共同体,社区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空间。社区公共空间的构建与良性运行既是现代创新社会治理理念的核心诉求,也是推动未来社区发展的长远之计。在未来社区愿景下,社会组织扮演着构筑与运行空间的“中介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通过实现社区资本的整合与运用、增强政府与居民的社区参与积极性以及平衡政府与居民的联系,引导社区公共空间的良性运行。

【关键词】 未来社区 社会组织 公共空间

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启动实施“未来社区”这一重大举措。其中,打造邻里公共空间,创建社区美好生活场景和睦邻友好的社区关系是一大亮点。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是哈贝马斯定义下的“国家与市民社会间自由沟通而达成妥协机制的渠道”,如今,我们所要研究的未来社区中社区公共空间的建构问题,是基于现代社区中强政府与强社会背景下形成的新型社区治理场域。如何在未来社区中结合社会组织的力量来打造调配社区资源、优化公共服务、培育公共精神等社区公共空间媒介,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公共空间与社会组织研究

公共空间这一概念源于汉娜·哈伦特,她相信“由于公共领域是公开透明且平等的,因此公民能从公共领域的公众参与中获得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而后哈贝马斯提出了独立于政治经济力量干预下的,对社会交往活动持包容态度的公共领域概念,这一理念更新了以往政治主导的空间领域理论,对公共空间提出了新的社会诉求。陈竹、叶珉学者将公共空间概括为异质性与可达性的统一,其中异质性强调空间内多元素融合共存,可达性则体现进入空间的合法性和普遍性[1](P47-48)。傅永军、汪迎东学者则从“市民社会”角度探究“公共空间”,认为它是由国家与市民社会间自由沟通而形成的妥协和互惠机制,重点在于公民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2]。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社区公共空间是基于市民社会下社区居民、政府、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沟通的载体,在化解冲突、优化服务和培育公共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学术界长期的关注重点,社区社会组织扮演着社会矛盾的“减震器”、政府治理的“减肥剂”、社会公平的“代名词”[4]等角色,在培育居民公共精神、提供社会服务、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社会组织的研究颇多,本文不过于赘述。

二、未来社区“邻里公共空间”

“未来社区”将打造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的九大场景,以实现居民美好生活为目标,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和现代感。一个优秀的社区是有助于实现社区居民的社会化能力的,其提供的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就是社区邻里公共空间。在邻里空间内,不同阶层的人群能够共同的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这是在除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等场景的重要补充[4](105)。

当前,未来社区以投入大量的信息技术为主,目的是改善社区硬件建设的不足,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和多元化,幸福感和未来感大大增强。但是,这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大量信息技术投入改变居民以往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方式,缩短交往距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邻里关系网络的松散,即由原来的熟人社会,变成简单的点线关系,并由此逐渐形成了“个体化的社会”。这种松散的社会网络最终会导致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降低,社会信任度降低,邻里关系陌生化,这与我们所想构建的未来睦邻友好的社区关系大相径庭。因此,未来社区在追求“未来感”的同时,还要维持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即培育居民的公共精神。

三、社会组织建构社区公共空间良性运行机制

我国社区建设较西方晚,社区公共空间发展与“私人领域”、“市场经营”、“政府管理”等存在一定的冲突对抗,构筑睦邻友好的空间场景困难重重。笔者认为,在促进社区现代化过程中,建构以社会组织为支撑主体,居民为参与主体、政府为辅助的协同治理模式——社区公共空间运行机制,为缓解冲突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其中,社会组织发挥着如下的角色作用:

(一)“中介者”:社区资本的整合与应用

社区社会资本包含个人关系、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庞杂的社区规范等资源要素,其中关系网络、社会信任和社区规范是社会组织介入邻里空间构筑的要点。社会组织作为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其“中介者”的身份,充当着整合和应用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载体。

1.搭建社会关系网络。社会组织通过社区居民需求调查,组织参与线上与线下的社区活动,以满足居民需求为根本,在培养紧密联结的社会互动网络中形成以共治共享为主旨的合需求化的社会交换网络。这也使因地缘、血缘关系形成的社会网络在追求物欲中的损坏而使居民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被瓦解。

2.构建社会信任。社会信任是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在防范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动员能力方面起关键性作用。构建居民之间、居民与组织、组织内外部的信任是社会组织的工作重点。关键在于增加多主体的交互活动和信任往来,这要求社会组织积极推动“社区交互平台”的建立,这是以社區居民日常交互活动为基础,形成长期的交流与沟通平台,共同致力于社区公共问题的解决。

3.明确社区规范。社区规范是社区治理过程中各参与主体所遵循的正式与非正式规范的总和。当前,社区规范的紊乱与缺失是由传统的礼俗约定的消解和现代社会的契约道德规范不完善所致。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社会认可的共识性规范。规范的平衡点在于社会组织的导引,如组织社区议事会,从居民中选取精英领袖作为议事委员,协助议事会中多方主体参与社区公约建立活动的开展。

(二)“组织者”:增强政府与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作为社区公共空间良性运行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以其独立性、自主性、专业性等特征,日渐成为广大社区居民权利和利益的代表,同时也是政府部门管理效用提升的重要途径。在搭建未来社区的公共参与平台中,政府作为“投资方”,居民作为“参与者”共同参与社会组织的平台搭建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1.政府投资是社区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投资起到引导投资、贯彻产业政策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力量的自主性增强,由“自下而上”的自发型社会组织不断涌现,政府从“监管人”逐渐转变为“合伙人”。现实情况是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过分依赖政府的扶持和资源供给,在造成居民的信任危机的同时,也存在着后续动力不足的问题[5](65-66)。解决的办法是社会组织以自身为介质,引导政府精准投入,带动居民参与,协助公共空间顺利运行,从而实现投入的应用与循环流通。长此以往,政府的投资得到有效的回报,即政府与社会的矛盾化解;政府产业政策合理应用于社会;社会投资结构由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资转向为多元投资主体的合力发展等。

2.居民参与是社区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前,居民社区参与的不足与公共精神的缺失已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一大短板。社区组织是居民深度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和实施的重要渠道,因此,作为综合型多功能的社会力量,社区社会组织要以“社区实践结合居民需求”为价值导向,从决策、服务、信息传达和监督等多层次系统出发,通过刺激居民对社区的利益需求,从而激励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中。由此,居民能自主地通过公共空间这一平台,实现保障生活的基本需求以及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

(三)“协调者”:基层政府与居民的“强关系与弱联接”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我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漫长时间的建构与调整。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居民意识、科学文化素质和获得资源的能力不足直接影响着居民对待政府的态度,同时政府在资源的获取与配置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在时空差异下,信息双方沟通不畅势必会恶化两者的信任关系。

社会组织是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政府权力下放基层的重要途径,是沟通政府与居民的重要中介。在未来社区空间良性运行的过程中,当社会组织承接大量具体的社区服务项目后,基层政府即可从直接的经营性服务中脱离出来,回归到投资者和监督者角色中,以发挥更大的效用。由此,政府与居民的矛盾由社会组织这一中介分散,即通过社会组织弱化政府与居民的直接联接,化解双方的信任压力,并以其他的方式强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政府与居民的“强关系与弱联接”。

四、讨论

未来社区邻里公共空间的搭建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追求,是社区未來的发展方向。作为社区公共空间的“发动机”,社会组织应逐步推动社区网络公共空间的拓展,借助更加方便快捷的网络空间平台,构建和谐稳定的未来社区。同时,通过加强社区多元精神文化空间开发利用,打通虚拟空间和现实社会的关联,以智能化的平台推动社区治理向智慧化的道路发展,最终实现“远亲不如近邻”的邻里场景。

【参考文献】

[1] 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03).

[2] 傅永军,汪迎东.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三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7(01).

[3] 文军.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角色困境及其出路[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01).

[4] 李晴.基于“第三场所”理论的居住小区空间组织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1(01).

[5] 马西恒.社区治理框架中的居民参与问题:一项反思性的考察[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02).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社会组织
论社会组织在安置帮教工作中的功能定位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