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趋势及培养方案
2020-07-23刘艺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前进。当前会计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急需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换。简要分析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内涵及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复合型 会计人才培养
引 言
从《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到《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我国逐渐明确了推动基层单位业务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机融合的目标,并进一步促进会计工作由传统核算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财务管理工作者提供了挑战和发展机遇,同时也给高校培养适应市场变化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一、复合型人才是适应市场发展的必然需求。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手工记账、会计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日益增长的基层会计人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而被淘汰。常规的机械化工作被计算机逐渐取代,会计工作的目标、内容、工具正发生着巨大变化,现有从业人员通常只具备单一的会计知识,缺乏综合能力,无法顺应环境的变化。市场迫切需要具备组织行为学、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配合企业各部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具备良好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协调各个部门人员合作;具备创新能力,能为企业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提供建设性意见的机器不可替代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数据的全覆盖,各单位纷纷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实行在线办公,海量的会计数据、多维度的会计信息随之而来,这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互联网数据的采编能力,实现会计信息在线录入、更新、修改、发布、查询等。而现有会计从业人员普遍只具备专业知识,未能熟练掌握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即使略知数据库操作方法也缺乏与会计知识结合的能力,计算机技能不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市场迫切需要精通计算机知识,能够独立搜集、分析、处理数据,能利用计算机简化会计工作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二、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内涵
(一)复合型会计人才既有硬技能又有软实力。复合型会计人才要具备综合素质,既包含技能素质又要包含职业素养。会计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对本专业业务知识的掌握能力,包括财务、税法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具备专业资格证书等。在企业的工作不只是简单记账,仅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不足以应对实际工作需求,还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良好的心里承受能力。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环境的观察力、协调能力、领导管理能力。会计师不仅需要好的体魄,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来承受压力、缓解压力。
(二)复合型会计人才既是精英又是通才。复合型会计人才既要术业有专攻,精通会计专业领域知识,也要广泛阅览群书,具备通用知识。会计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掌握会计的核算方法、税务筹划、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精通会计电算化实操技能等。各个行业都不是单独的存在,仅单一的会计知识无法完全胜任企业工作,还需要具备其他非专业知识。一名优秀的会计人才还需具备计算机、政策法规、金融投资、经管理济、外语等多方面知识,随着时代和技术工具的变化,迫切需要培养集财务、经济、法律、互联网技术于一身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
三、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跨学科融合流于形式。现有的本科会计学专业人员通过经济、法律、财务、互联网等领域的通识教育,虽然具备一定的复合知识,但跨学科融合流于形式。授课教师大多只具备某一专业知识,无法将会计知识与所学专业相结合,所授知识与会计脱离,不能实现有效融合。
(二)忽视非专业技能培养。学校高度重视会计专业知识,全力提升会计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所有课程都紧密围绕着如何提升专业技能,而忽视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非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的技能过于单一,不能灵活变通,适应变化。
四、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建议
(一)丰富授课内容。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财务知识,还应当增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金融学、人力资源等多学科知识,将其他学科知识与会计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授课知识既要包含基础理论知识也要包含企业实际工作方法、管理经验。
(二)优化授课形式。从授课方式来看,改变传统的实体课堂授课方式。互联网时代下,应该积极尝试互联网授课方式,并不断创新翻转课堂、微课以及慕课等新型的授课方式,进而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增加学生分组授课形式,培养学生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非专业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聘请具有跨学科研究背景或有多领域从业经历的教师,增强对现有教师的跨学科培训,将传统财务教学队伍、信息技术专家以及企业管理教学队伍相结合,从教育源头上培养出复合型教师。优化教师学历职称结构,重视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工作学习经历和产学研合作能力培养,增加“双素质型”型教师的比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冷继波. “互联网+”背景下业财融合管理会计框架研究[J].会计之友,2019(12):19-23.
[2] 李靠队. 高校会计专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财会通讯,2011(9):47-48.
[3] 张凌. 基于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复合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市场,2015(24):138-141.
[4] 应益华.地方高校会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农业会计,2019(07):88-91.
[5] 王晗.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2):209-210.
[6] 何玉润,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国十所高校会计学教育的实地调研[J].會计研究,2013(04):26-31+95.
作者简介:刘艺(1995-),女,汉族,四川宜宾市人,在读研究生,学号:212018120200020,单位: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