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阅读在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运用

2020-07-23曹洁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绘本

曹洁

【摘 要】 绘本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路上的“第一本书”,对学生的意义是重大的。绘本以简洁的文字配以精美的图画,将孩子引入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绘本;图文并茂;乐说;乐写

绘本即画出来的故事书。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也爱看故事,但他们认识的字不多,阅读速度较慢,绘本这种画多字少的故事书便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也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引入了绘本。绘本阅读怎样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加以运用呢?

一、借助绘本,利于学生识字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的主要教学任务,它为学生的阅读奠定了基础。我们除了可以从语文书上识字,还可以从很多其他途径认识生字,绘本就给我们识字搭建了很好的平台。针对不同的绘本,我们可以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绘本《母鸡螺丝去散步》一书中配有大幅的画,我们把这本书打开,能发现展开的两页纸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场景。但每个场景中所配的文字较少,如“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正因为字不多,让学生看到这些字就能想到所画的场景,学生识记起来就简单了很多。教师可以在学生学完故事后,指导学生边看图边指着字说说故事的大概意思。这样也便于学生认识书中的生字。又如:《逃家小兔》这本绘本中文字相对较多,我们可以有目的地让学生选择一些词语进行识记,如“小鳟鱼”“大石头”“小花”……这些词语都是小兔想要变成的事物,文中通过小兔想变成的这些事物构成了整个故事。当我们讲到“小鳟鱼”的时候,出示“小鳟鱼”词卡,并把小鳟鱼的图片贴在旁边,让学生喊喊它的名字。讲完了小鳟鱼这一部分,问学生,小兔还变成了什么呢?学生都很好奇:小兔还会变成什么呢?这也是学生兴致最浓的时候,教师一边讲一边把图画和事物的名称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对这些事物的名称印象更深刻,从而记住这些生字。随着情节的推进,小兔要变的事物也都展现在黑板上,最后让学生看着板书回顾一下小兔想变成哪些事物?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再一次巩固所学的生字新词。在平时的绘本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对个别词语进行强调,使学生也有意识地认识更多的字。

二、图文并茂,便于学生理解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是他们读懂故事的关键。但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词语靠学生自己去领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借助一些辅助手段,绘本就给我们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们可以借助绘本中精美的图片理解词义。如在《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绘本中,母鸡萝丝每经过一个地方,书中表示动作的词是不一样的。“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中“走过、绕过、越过、经过、穿过、钻过”这六个词在这里都可以改为“经过”,但怎样来辨析这六个词呢?教师先出示这几个地方的场景图,让学生填一填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到“绕过池塘”时,问学生母鸡萝丝为什么要“绕过池塘”,学生看着图,自然就明白了池塘有水,母鸡萝丝不会游泳,所以要绕过危险的池塘。接着教师边总结边继续讲述:“看来,动词的使用是有讲究的,必须符合生活实际,这样才能更准确。高高的干草堆,母鸡萝丝必须越过才行,萝丝经过磨坊后,看到篱笆有一条缝就从中间穿了过去,然后钻过蜜蜂房,最后回到了家。”有了这一幅幅精美的画,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学生对于这几个词语的使用更加清晰,也明白了经过不同的地方,使用动作的词也是不同的,在今后写作时,学生也能更精准地使用词语。

三、以趣生情,促使学生乐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中、交际中、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有的孩子不乐于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了,学生才会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畅所欲言。相对于课文中密密麻麻的文字,学生更喜欢色彩鲜艳,故事性强的绘本。每当要给孩子们讲绘本时,他们原本躁动的心都安静了下来。绘本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案例】《母鸡萝丝去散步》中的片段。

看“走過院子”这一场景图,想象说话训练。

师:母鸡萝丝昂着头,眯着眼睛,迈着大步,悠闲地出门去散步了。你看它在哪儿?

生:母鸡萝丝走过院子。

师:在画中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1:一只狐狸。

生2:母鸡萝丝。

生3:还有一个钉耙。

师:猜猜这只狐狸想要干什么?

生:这只狐狸想要吃母鸡萝丝。

师:很好,你能把话说完整吗?狐狸吃到萝丝了吗?

生:狐狸没有吃到母鸡萝丝。

师:狐狸怎么会没有吃到萝丝呢?请仔细观察图,谁来说说图画中的故事。

生:狐狸想要吃母鸡萝丝,但它不小心踩到了钉耙。

师:很好,你能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说出来。但讲故事要生动、有趣。怎样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大家都爱听呢?你看看图中狐狸和母鸡的神态和动作。

生:狐狸高高跃起向母鸡萝丝扑过来,母鸡萝丝悠闲地走过院子,结果狐狸一脚踩到钉耙,钉耙一个反弹,狠狠地打在了它的脸上,狐狸疼得哇哇大叫。

师:你不仅关注到了狐狸和母鸡萝丝的动作、神态,还加入了声音,使画面热闹了起来,说得棒极了。

这个教学片段虽然画面中只有“走过院子”这四个字,但整整两页的插画,极具画面感,故事性极强,学生可以对故事情节展开联想,对故事进行扩充、延伸。让学生在感受绘本画面魅力的同时体验想象的快乐,让学生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愿说、乐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以故事为媒介,激发学生乐写

仿写即仿照给定的句子造句或者仿照所给的语段、短文等写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仿写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徑。若我们只是出示一段文字,让学生进行仿写,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这样的训练也会有抵触心理。一些绘本用简单有趣的语言、重复的结构为我们讲述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这样的绘本是孩子仿写的好媒介,不仅激发了学生写的乐趣,也让学生有话可写。

【案例】在讲完《逃家小兔》中小兔子想要变成“小鳟鱼”“大石头”“小花”这三次对话后,我设计让学生仿照书中的对话,写一写,画一画。

师:从这三组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这三组对话中都有“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这样的句子。

师:是啊,那么每次变化,小兔变的东西和妈妈变的东西各自有什么特点呢?

生:小兔变的东西总是表达出它要离开妈妈,妈妈变的东西总是能让她找到小兔子或是守护小兔子。

师:小兔一心想逃跑,而兔妈妈一心想保护小兔子。小朋友们,如果你是小兔子,你想变成什么,兔妈妈又会变成什么?请你展开想象来说一说吧,并且把你想要表达的画出来,我们也来创作绘本故事吧。

出示:“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小兔说,“我就要变成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变成_________,”妈妈说,“我就变成_____,______。”

学生在教师一步步地引导下,创作出的句子也精彩纷呈。一位学生说道:“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小兔说,“我就要变成美丽的风筝,飘在蓝蓝的天空。”“如果你变成风筝,”妈妈说,“我就要变成放风筝的人,牵着你。”另一位学生说道:“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小兔说,“我就要变成白白的云朵,飘在天上。”“如果你变成白白的云朵,”妈妈说,“我就要变成蓝蓝的天空,让你飘不出我的怀抱。”……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走进作者描绘的世界,运用文本中的精彩表达方式,让学生喜欢写,会写,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绘本以其精美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绘本阅读的优势,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