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2020-07-23王琦
王琦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成为加速国家繁荣昌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作为一名基层学生工作者,如何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辅导员工作; 思政教育; 创新; 价值
在信息传递迅捷的全球化时代,人才竞争也随着全球化进入了国际化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根本上就是人才竞争,或者说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出自北宋学者胡瑗的《松滋县学记》:“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意思是说,治理好国家要靠人才,培养好人才要靠教化,而教化的根本在于兴办学校。胡瑗(993~1059)是北宋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宋代理学开山人物之一。胡瑗怀有教育兴国的梦想,毕生从事教育。这段话从人才、教化、学校之间的内在关系中,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人才”与“治天下”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他对人才之于安邦定国的关键作用的独到见解,即人才兴,则国运昌,而国运昌,则能广纳天下英才。
作为一名大学生辅导员,工作在“以教化为根本”的学校里,培养新时代的人才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国际化形势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更应该做好基层的大学生辅导工作。因此,在学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之后,我深刻明白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是开展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任务。努力在自己的工作中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与其他老师以及同学们共同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在努力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的实践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基本原则开展工作。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对大学生辅导员的新要求,也是辅导员工作的根基。为此,我将就这四项基本原则来分析之后我的工作目标。
一、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青年群体,大学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成长、成熟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会得到确立,并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发挥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习近平在北大考察时对青年大学生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点要求,为青年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指引和方向。它可以帮助青年大学生认识世界、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未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习近平非常重视青年问题,其青年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青年、相信青年的思想,其结合时代变化与需求,从青年的独特性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出发,明确了应如何培养和促进广大青年全面发展,深刻地揭示了青年的价值[2] 。
作为一名团干部,近年来,在校团委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年工作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群团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组织团委工作时,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始终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为核心任务,积极开展团建工作,充分发挥了青年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院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大力推动创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最基层去,倾听广大青年团员的需求,坚持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团委发挥核心枢纽功能,引导学生会等学生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提供平台,深入基层团支部,不断夯实团学工作组织基础,不断建立健全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大调研中,团干部与青年团员充分接触,积极谈话,进一步了解团员需求,明确基层团支部工作职能,规范基础团务工作。在调研中了解广大青年的实际问题,开会讨论寻求解决方案,组织青年团员观看学习习总书记在五四一百周年典礼上的讲话,组织青年团员观看红色电影,学习革命精神,提高团员思想境界的同时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不斷完善团组织建设。加强了对广大青年团员奉献精神、“螺丝钉”精神的教育,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示范作用。
二、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
如今“00后”已经步入大学校园,与以往“90后”不同,这一代大学生具有新思想,新价值观。所以,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引领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高校辅导员工作显得更重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辅导员一定要更走进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尊重,这样才能促使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创新发展,辅导员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领导人和引导者,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保障。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要增强个人感召力,不断提高教育疏导的本领,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对工作思路、方法和载体进行创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成为学生的精神导师。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更是创新创业的根本力量。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把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3]。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依托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知识讲座、论坛,针对学生的想法,探讨其施行的可能性与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案,同时,开展学术科技节,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学生实现创新创业。近年来,随着我校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大力支持,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典型,以点带面,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来。
三、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
在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辅导员应该抓住问题导向,寻求问题根本,做到“对症下药”,对开展学生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做到及时反应,根据具体政策及相关文件灵活应对。例如在对贫困生的工作中,各级辅导员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根据高校学生手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学生资助体系。通过摸底调查、规范管理、抓好落实,确保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保障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在具体工作中对不同群体、不同成长特点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分类施策、分类引导、分类育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四、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
在高校思政育人中,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是主力军,是思政工作“一体”不可或缺的“两翼”。两支队伍目标一致,理应相互配合,但是长期以来,他们单打独斗、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具体来看,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的协同育人还存在诸多困难,很多高校将协同简单地理解为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互相兼任,这种理解不仅将协同的意义狭隘化了,而且给两支队伍带来了诸多困难,他们也很难从中得到学习进步。我认为高校要认识到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的课题,要不断探索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机制和路径,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以开会、学习、个别谈话等形式通过文字、视频、案例等内容向学生传递或灌输理念和思想,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方式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最直接和常用的方式,目前来看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同样面临诸多问题,当代学生都是“95后”甚至“00后”,讲求个性,对于通过大会等形式开展的活动漠不关心,同时由于场地等的限制导致学生会认为思政教育枯燥和乏味。尤其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更加广泛,国外价值理念更是冲击着当代学生的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不得不也必须转变教育方式,探索新模式,以期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政工作,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网络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很强,因此应将网络的社群功能开发出来,将网络思政与日常管理的学风建设、班团建设结合起来。辅导员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上课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开拓眼界,增长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此外,辅导员还应将学生进行分类,把“先进带后进”的理念运用到网络上,开展网络互助活动,在培养了一批搜集能力和辨识能力强的骨干之后带动大部分同学的网络素养提升,这样不仅可以带動大范围的学生提升网络素养,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距离增强信任,提高团队意识,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广泛性和实效性。
总之,作为一名大学生辅导员,要完善人格、言传身教,做学生成材的引路人;要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生活的贴心人;要明确方向、强化载体,做学生素质教育的领路人;要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做学生人生规划的指导者。做好这份工作,需要的不仅是一定的理论基础,更多的是我们要在实践中自觉献身,勇挑重担,并不断总结,改进工作,用自己全部的精力来诠释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参考文献:
[1]陈锡喜.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11.
[2]陶涛,欧晓静.习近平青年观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启示[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07):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