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花源记》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2020-07-23张子慧王英莉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桃花源记

张子慧 王英莉

摘  要:古代佳作《桃花源记》备受海内外大家的青睐。本文选取林语堂与翟里斯的英译本作为分析对象,从理解与表达的角度分析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如何彰显。

关键词:《桃花源记》;译者主体性;理解与表达

一、引言

近年,我国翻译需求已从“走进来”转化为“走出去”,对外输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典籍已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的应时之举。我国古代的诗歌散文颇受关注,兼具文化传播使命。《桃花源记》作为古代典籍佳作的代表之一,深受国内外文学大家的青睐,已被翻译成多个版本的英文远传海外。国内外众多学者各施所能,按照自己的审美理念来理解作品,力求用自己的文化系统背景下准确表达《桃花源记》作者所思所想所写,为英语读者献上同样精彩的文章。

二、译者主体性

翻译作为一种沟通外来文化,补充已有文化的重要手段。作为该行为的参与者之一,译者在传统翻译观中并未得到应有重视。但随着西方翻译理论从“语用学转向”发展为“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重视。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明建、田雨, 22)。译者的主体性,细分起来,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体现在接受原著过程中的主体性;二、体现在审美再创作过程中的主体性(高宁, 7)。因此,笔者将从理解与表达两方面,对比赏析林语堂、翟里斯的《桃花源记》英译本。

三、译者主体性在《桃花源记》英译本中的彰显

(一)理解异同

译者对文本的理解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客观性存在于尊重源语文本,主观性存在于对源语文本的解读(常青, 53)。译者通过自身的文化参照系统来选择如何理解原文,但这也是建立在尊重原作者的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译者的表达也会因理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林译: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

翟译:…who had followed up one of the river branches …

原意为沿着溪水前行,忘记了自己走了多久。而通过林语堂的译文不难看出,他将“缘溪行”理解为沿着河岸行走,这与现代语文教材中所给出的解释有所不同。翟里斯则译为沿着河的支流去“欲穷其林”。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林译:He went to the magistrate's office and told the magistrate about it.

翟译:he at once went and reported what he had seen to the governor of the district,…

这句话中,二者对“郡下”一词的理解出现了不同,林语堂认为,该词指太守所在地,他为了使异语读者更好地明白郡下的含义,将其欧化直接译为长官的办公室。翟里斯的译文则忽视了去的地点,直接译为武陵人去向太守报告这一情况。

(二)表达

译者在翻译表达的过程受自身知识水平、语言能力、理解能力、阅历等在内的自身因素以及语言环境、译入语语境下读者的接受和审美能力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马亚萍, 17),所以不同译者对同样的内容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忘路之远近,……,夹岸数百步,……

林译: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

翟译:…without taking note whither he was going,… extending some distance on each bank…

对于“忘路之远近”,林选择忽略“忘”一字,用未知的距离来表达本句含义,平平淡淡,便将意思表达出来。而翟简单叙述了渔人没有留意到路的方向。“夹岸数百步”中的“数百步”,林语堂选用了西方人所熟悉的“yard”,一码为0.9144米,百步距离和百码也相差无几。翟里斯则模糊处理了这一中文特有距离词汇,倒也能体现原意。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林译:The villagers begged him not to tell the people outside about their colony.

翟译:“It will not be worth while to talk about what you have seen to the outside world,” said the people of the place to the fisherman.

桃源中人隐居避世,不愿将自己暴露于世人之前,因此在渔人即将离开之时对他说,不要世人透露自己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也不要将桃花源的所在地透露出去。翟里斯則选择用“said”来表示渔人说话这一行为,较为客观,不带有感情因素。林语堂选用“beg”一词,再现了桃源人的纯真质朴。对于“不足为外人道也。”二者均选择对“道”的内容作了补充。林将其补充为桃花源这个地方,而翟则将其表达为渔人所见所闻。翟按照原文句式使用了直述句,林语堂则选择用转述的形式将这句话翻译出来。

四、结论

通过对林语堂、翟里斯的英译本的分析,可以看出二者都对原文进行了认真研读,做出了自己的理解与表达。林语堂的译文更像是自对原文进行的再创作,翟里斯则更喜欢使用模糊处理方法去传达原文的意义,充分彰显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查明建, 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 2003(1): 19-24.

[2]常青.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中国古典诗歌翻译[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3): 53-54.

[3]高宁. 论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兼论翻译标准的设立原则[J]. 上海科技翻译, 1997(1): 6-9.

[4]马亚萍. 译者主体性在汉诗意象英译中的体现 ——以《春望》英译为例[J]. 英语广场, 2019(4): 16-17.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桃花源记
试论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上)——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08-1921)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桃花源记》
特定历史语境下外籍译者群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译者主体性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试题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人教版语文教材《桃花源记》注释商榷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