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专题性音乐节目的审美特征

2020-07-23姜多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音乐节目审美特征

姜多

摘    要:音乐编排节目,一般不受音乐作品内容和形式的限制,往往比较灵活自如,但节目间也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在综合性编排的节目里,应该注意有较多的色彩变化。这类节目往往以某种情绪为节目的基调,或者是热烈欢庆的,或者是轻松愉快的,但总的原则是要特别注意各种节目形式的交叉排列。在广播音乐节目中,音乐专题节目可谓精品之作。

关键词:专题性;音乐节目;审美;特征

众所周知,音乐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是声音,而广播正是以声音的传播为其根本属性,伴随着电子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广播技术,使音乐与广播有缘结合,广播音乐节目也应运而生。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广播音乐节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文艺广播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一、专题性音乐节目取材

所谓专题性音乐节目,是经过编辑精心加工和制作的欣赏性节目。对于专题性音乐节目,编辑往往要倾注更多的心血,方可取得较理想的播出效果,首先要策划好选题,这一方面要让观众感兴趣——有看头,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一值得回味、有所汲取的东西。专题性音乐节目的取材范围极广,品种也多最常见的有对音乐家、音乐作品的介绍,为重大节目特意安排的音乐专题、音乐故事,还有歌剧、舞剧的剪辑类节目,等等。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和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新的专题音乐节目类型也将出现。

音乐专题节目的节目形式极广,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取材范围。如对音乐家的介绍,对音乐作品的介绍,或是剪辑类节目等等。这些节目中都少不了的一个元素就是音乐作品。介绍音乐家的应当将其音乐作品与他的艺术经历融合在一起,讲述他与音乐的故事;音乐作品介绍类型的专题音乐节目可以穿插音乐作品的来源,作品所展示的主题或歌曲创作的过程和背后的故事等等。音乐作品作为主要内容之一,不能单纯的罗列介绍,而该跟语言部分形成水乳交融的完美整体。

选择的音乐作品要在节目中真正发挥作用,音乐具有感染力,形式多样,不至于单调。专题音乐节目的制作中,切记将音乐和语言变成两张皮,各行其是,音乐和语言直接没有任何衔接,而是以毫无连接的关系交替出现。

二、专题性音乐节目结构

从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结构看,它兼容了音乐、音响和有声语言。

不言而喻,仅从节目的名称看,音乐应该是节目本体的重要部分,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从题材来划分,有的是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有的是对音乐人物包括作曲家、歌唱家、词作家或演奏家的介绍,有的是对某些有特殊意义的音乐事件的记录报道,还有的是对某地特殊民俗音乐的深度挖掘、整理和介绍,等等。凡此种种,决定了音乐在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中的位置。

作为听觉和视觉艺术的音乐,在一般意义上讲具有十分强烈的表情功能。古语说:“言止于乐。”人们在无法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诉诸语言和文字时,音乐便显示出无可比拟的感染力。舒缓的节奏使人放松,激昂的节奏振奋人心。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也有自己的节奏,这种节奏是由文字组合、内容架构、音乐音响的运用、语音语调的把握等因素产生的给听众以冲击的数量和频率。其中语言带来的节奏变化有限,可以依靠音乐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最终改变节奏。这就是很多人在听了某段音乐后激动不已,但如若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却又一时较为困难的缘故。在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中,多数音乐作品都是具有极高艺术水准和欣赏价值的名曲、名作、这类音乐作品,或是通过宏大的标题音乐,描绘某一民族的传统习俗。刻画民族形象;或是渗入现代人的思考,对相关艺术门类的作品给予阐释,以传达原作者对某个历史时期作品的独特认识。

三、专题性音乐节目本质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财富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历史中,音乐的作用可谓久远而深入,宫廷雅乐、民间小曲、江南丝竹、塞外琴箫,不但抒发出不同时代人们的内心情感,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历史风貌,从而使音乐具有了更为浓厚的跨越时空、记录历史的本质。由古及今,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平民,都对音乐有着一种深厚的情愫。音乐的传播与其他人类文化遗产一样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

广播电视是视听艺术,观众欣赏节目有着极大的随意性。为了吸引听众,在综合性音乐板块节目的开头部分一定要选择有特点、可听性极佳的节目。只有在开始部分抓住听众,他才有可能继续听下去,否则,后面的节目再好也无济于事了。对于一组有一定长度的综合性音乐板块节目,其中间部分的节目从形式到节目情绪的展现都要交叉进行,从整体上给人一种绚丽多姿、跌宕有致之感。

可以说,从对音乐的理解及推广、鉴赏角度上看,这类专题节目中的音乐的本质属性得到了充分的阐释。首先,从广播媒体传播者的角度来讲,大凡从事广播音乐专题节目采编的编导,首先都要有深厚的音乐理论或实践功底。音乐品质的高低对于欣赏者尤其是音乐的专业人士或發烧友来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假如一支优美的乐曲由于制作技术或播放技术的问题而使乐曲的感染力大打折扣的话,那么,音乐作品自身所蕴含的艺术品质非但得不到传递,相反倒成了令人生厌的噪音。由于有了飞速发展的现代传播技术为后盾,给大批的听众提供了良好的欣赏、感受音乐的物质基础。

总之,当下的音乐专题节目已经不再是对作家及其作品单纯的介绍和推荐,而是编辑经过对作家人生经历的解读和作品的深入剖析之后有意识地“排列组合”而呈现出的审美追求,音乐专题节目的每一步都必须“精心设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听众的审美趣味。

参考文献:

[1]萝莉,文艺作品演播技巧.[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4

[2]赵爱群、张瑶,试论广播节目中音乐的合理运用.[J]中国广播.2006年第1期

[3]王雪梅,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7

猜你喜欢

音乐节目审美特征
2012-2021年间关于音乐节目主持人的研究综述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音乐节目制作与创新
抓特征解方程组
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传播分析
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传播分析
浅析音乐节目《金曲捞》差异化传播策略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