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备点检员和点检定修制度

2020-07-23李勇

石油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设备管理

摘要: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的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与其相适应的现代化设备管理体系。如何建立高效的有保障设备管理体系、解决好设备的使用与维修问题一直是设备管理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设备点检制自20世纪80年代从工业先进国家引入中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探索适应中国工业企业设备管理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特别对流程工业企业更具有其重要性和先进性。但把这种先进方法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却经历了认识——初步应用——再认识——成熟应用的过程。有地走了一些弯路,有的甚至半途而废。然而国内不少大型的、先进的企业最终都成功地应用了设备点检制,建立了以设备点检制为主体的设备管理体系。

关键词:设备管理;设备点检;点检员

1.点检定修制对设备维修管理的意义

点检工作的意见是为实现设备缺陷的早发现、早处理,用一套标准化的流程,采取“定人、定点、定期、定标准、定方法”等原则对设备实行全方位的检查和分析,评价设备的健康状态,用于指导后期的设备定修等管理工作。点检定修制度是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与传统的计划检修相比,建立在点检基础上的点检定修制度更加灵活,检修策略更加优化,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可利用率,降低了设备维修费用。因此点检工作的有效实施,点检员的业务素质决定了点检定修的管理水平。

2.点检员在点检定修制度的作用

点检工作是点检定修制度的核心与基础,只有全面高质量的完成设备点检管理要求的基本内容,快速准确地判断设备的健康状态,了解设备的劣化趋势,才能实现合理的缺陷管理,预备设备劣化发展,优化检修策略,制定定修方案,实现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点检定修制度实行点检员设备负责制。点检员是设备的“主人”,对设备终身负责,具体而言,从设备的监造、采购到安装调试,从运行维护到维修改造,直至設备废弃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点检员不仅负责点检实施,还进行设备管理。对点检定修全程负有管理职责。因此设备点检员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必须对自己所负责点检区域中的设备,能够很好的熟悉和掌握“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用途、懂性能以及安装、调试、维修等有关机械和机械零件设计相关的知识。(2)必须熟悉和掌握材料力学、金属热处理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设备零部件的工作机理,以便在设备劣化状态下,进一步开展设备维修和改造工作。 (3)熟悉和掌握生产工艺和设备操作,以及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对产品质量的会产生什么影响。(4)必须尽可能的熟悉和掌握相关专业的有关知识。随着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迅速增加,点检员的相关专业知识领域也需要随之扩大,应尽可能多的了解和熟悉电气、仪表、计算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做到一专多能,以保证日常点检工作顺利高效的进行。

其次,要做好点检信息的采集及处理。点检员要利用日常点检和专业点检所发现的相关异常现象和信息,经过分析处理,尽快确定设备运行状态及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并及时制定检修计划,使设备故障在萌芽状态中就得以排除,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发生故障后所产生的损失。点检员在日常的点检活动中,除了利用自己的感官这种最常用的点检方法之外,还常常需要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器具进行检查、测试,如温度、震动、噪音等可以借助测温仪、测震仪等专业工具进行精确测量。点检员将这些信息收集之后,对其加以处理,从中获取最敏感、最直观的特征参数,利用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和判断设备可能产生故障的部位和问题。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制定维修计划。

再次,点检员要对维修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设备点检员对维修计划中的每一个检修项目,都必须从各个方面来探讨其执行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如项目的管理、生产设备的停止、维修力量的满足、维修队伍的技术水平、备品备件库存有无及到货期能否满足、检修工艺及技术方案是否成熟、工器具和施工进度等方面的准备工作,逐一检查确认。同时需要加强维修班组、工段的自主检修工作。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宣传把工段、班组各个维修人员都组织到自主检修工作中来,主动分析设备故障原因、掌握设备原理,把好的建议反馈给企业,使员工有一种责任感,改变了维修和生产车间之间的关系,增进了解和促进了业务水平的提高。建立完善的维修班组、工段管理体系,公司级设备主管领导、公司生产办公室、工段、班组层层责任分解,在进行生产任务的调配和执行过程中,应有激励机制和具体的管理办法,对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应有适当的奖励措施。检修结束后,点检员应及时对检修任务进行验收,检查现场施工场地是否清理完毕,等施工人员全部撤出,按照预定的设备试运转顺序,进行试运转。听取生产操作人员的意见,分别对设备的各部位进行检查判断,实行动态验收。对判定检修质量差的地方,必须立即进行返工检修或进一步调整,直至设备运转完全正常。

最后,采用灵活的设备维修方式。现代化设备维修管理追求的目标,是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延缓设备劣化时间,维持和改变设备性能,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工作效率,降低维修费用。在自主维修、定期检修、点检维护、预知维修、事后维修等方式中,自主维修适合与生产操作与运行人员的日常点检;定期检修适合于已掌握了零件更换周期的设备;点检维护适合于能通过解体点检,确定设备劣化情况的设备;预知维修适合于通过检测仪器测定设备的状态参数,掌握劣化状态的关键设备;事后维修适合于对主作业线生产无影响或有备用的设备。点检人员应根据设备特点,对不同设备采用相应的维修方式,争取获得最佳效果。

3.点检定修管理的业务流程特点

点检定修作业流程是指点检定修作业进行的程序,也称为点检定修工作模式,其过程是点检员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反馈的循环工作步骤:(1)计划(P):根据标准编制作业计划表。(2)实施(D):确认定点的状态,结果记录,异常发现及处理。(3)检查(C):检查作业计划表执行情况,信息传递,故障诊断,研讨及整理分析。(4)反馈(A):核对作业计划及标准,提出修正修改意见。

点检专职人员每隔固定周期可得到点检计划后,任何按点检计划的要求每日到现场检测设备,再将数据上报到专工,专工根据点检人员上报的数据对设备运行状态分析和故障诊断,并提出整修意见。

通过使用点检定修管理,有利于点检定修项目的组织、有效统计工作量、及时检查漏检项目、存放和管理点检定修数据、对点检定修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征兆、对发现的故障征兆进行科学诊断等,是有效实施点检管理的重要因素。当然,实施点检定修管理制,必然要借助于高技术、高效率的软件系统才能完成。点检管理需要把握管理体制、管理手段、过程控制、成果管理等四个环节,信息化管理保证了点检工作的稳定性。

4.结束语

点检定修制度将之前以修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向以管为主的管理模式,通过点检员的工作进行责任主体明确的明确,实现全程动态管理。以点检明确设备状态,进行预防性维修和预知性维修,把设备维修费用降至最低,提高设备可靠性,有限避免了设备的过维修和欠维修。保证设备管理指标的完成,促进企业实现安全经济生产的指标。

参考文献:

[1]张鲁华主编,《设备资产化管理概论》北京出版社,2004.8

[2]贺小明主编《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3

作者简介:

李勇,工程师,1976年生,2009年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主要从事天然气管道运行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设备管理
企业基于自动化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分析
现代施工企业物资设备管理问题探究
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系统的设计
数据库软件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铁路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