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生本课堂的构建探究
2020-07-23庞志豪
庞志豪
摘 要: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之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如果教学活动还是局限于教师的讲授,就会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基于学生学情实施分层教学,立足学生兴趣构建趣味化课堂,设计学习活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生本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本课堂;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1-0112-02
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要切实把握生本课堂的内涵,紧紧抓住其中的教学要点,通过有效手段将生本课堂落实到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取得更大的进步。本文对生本课堂的内涵做出简单阐述,分析需要关注的一些教学要点,探讨构建生本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生本课堂的内涵
生本课堂,就是贯彻以生为本理念所构建的课堂。以生为本理念,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第一,以学生学习情况为本。不论是知识积累还是学习能力,学生都存在差别。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本,构建差异化的课堂,对学生分层教学。第二,以学生学习兴趣为本。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元素,将学生兴趣激发出来,学生就能在学习中积极探索。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兴趣,构建趣味化的课堂。第三,以学生学习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构建生本课堂,要将学生自主学习突显出来。
二、构建数学生本课堂需关注的要点
生本课堂的构建,并非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直接融入进来就能實现,还需要关注一些教学要点,并且在构建生本课堂的过程中将这些要点体现出来,如此才能确保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要明确教学重点。构建生本课堂,虽然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数学知识仍旧是教学活动的重点所在。部分教师构建生本课堂的效果不佳,就是本末倒置,轻视了数学知识。所以,在构建生本课堂的时候,教师就要抓住数学知识传授这个重点。其次,形式多样化。生本课堂的核心是以生为本,要达到这个教学目的,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数学教师要构建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从不同渠道实现生本课堂,保持数学教学的多样性,让学生能够长时间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再次,理实一体化。构建生本课程,需要强化学生参与,而学生参与自然不能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从实践出发,以理论和实践为核心,构建综合化的学习环境。也就是说,生本课堂的构建,需要实现理实一体化,不能单纯局限于其中的某个方面。
三、数学生本课堂构建策略
1.基于学生学情实施分层教学
生本课堂的构建,要关注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学情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是对以生为本理念的合理体现。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情展开分析。分析学生学情,可以从知识积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数学应用等方面展开综合分析,设立统一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其次,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分层。一般来说,分为三个层次即可,即基础型层次、中等层次以及高水平层次。再次,分层设计教学内容。针对三个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基础层次以基础知识和简单应用为主,而高水平层次则以知识拓展和综合应用为主,将教学内容打包成任务包。最后,分层学习和指导。设计好任务包之后,教师应将其分发给对应层次的学生,让学生依照任务包进行自学,并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学生完成自学后,教师便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确保学生能够切实掌握相关知识。
2.立足学生兴趣构建趣味化课堂
教师应从学生兴趣出发,构建趣味化课堂,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第一,设计游戏。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游戏与数学知识相融合,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边玩边学。例如,“分数加减法”这节课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具体计算规则。教师可以设计“计算大比拼”的游戏,事先准备一些数字小卡片,给学生随机发一些数字卡片,然后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分数,让学生根据手里卡片上的数字,自由组合分数,通过加减法计算得出所给的数字。这个游戏充分融入了分数加减法计算,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了有效掌握。第二,生活模拟。很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有体现,因此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择素材,构建模拟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模拟生活场景,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就可以从生活中选择一些具体的案例,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学校里有一块空着的花坛,准备将其中的■种上玫瑰,其中的■种上常青藤,那么这两种植物一共占了花坛的几分之几?玫瑰比常青藤多几分之几?这样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展开思考,从而实现对分数加减法的运用。
3.设计学习活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
生本课堂的构建,还需要让学生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学,不能局限于教师单方面讲解。首先,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教师可以从知识点出发设计综合性的思考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的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生自学,还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形成交互。例如,教学分数加减法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活动:随机调查5个班级的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比例,并计算出不同班级之间男女比例的差异。这个活动通过让学生计算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比例融入了分数,又通过计算差异融入了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其次,课外实践。数学教材中的一些知识,可以从校园中找到与之对应的素材。教师可以结合校园生活,设计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到校园中进行实践,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自主发展。例如,教学圆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就可以设计课外实践活动:从校园中找到5个圆形,并且将它们按照相同的比例缩放,画在纸上。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校园中实践,让学生对圆的特点以及圆的画法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
四、结束语
总之,在数学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始终是教师应不断探究的问题。数学教师要切实理解生本课堂的内涵,从分层教学、趣味教学以及自主学习等方面出发,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庆飞.在生本课堂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7(32).
[2]夏春芳.例析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7(03).
[3]沈艳红.如何在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生本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4).
[4]徐宏达.立足生本课堂 提升数学学习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