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搞好学校舆论宣传工作应走出三大误区

2020-07-23林凡瑞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0年7期

林凡瑞

[摘要]凡事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如果学校舆论宣传误入了极端,必然会走进误区:只讲求以多制胜的数量化,势必会造成无病呻吟的虚假化、以偏概全的片面化。学校宣传报道要走出误区,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人和鼓舞人。

[关键词]舆论宣传;以多制胜;虚张声势;以偏概全

学校宣传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宣传工作搞得好,对于传播和交流学校教育经验、推广和共享教学成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提升学校影响力、促进学校长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大多数学校都比较重视校园舆论宣传工作,成立宣传领导小组,培养信息报道员,从理论和实践上给予扶持和帮助,为学校宣传报道出谋划策。这无疑是好的。但是,凡事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如果学校舆论宣传误入了极端,必然会走进误区:只讲求以多制胜的数量化,势必会造成无病呻吟的虚假化、以偏概全的片面化。学校宣传报道要走出误区,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人和鼓舞人。

一、搞好学校舆论宣传工作,应走出“以多制胜”的误区

所谓“制胜”就是制服对方以取胜的意思。《孙子-虚实》篇里说:“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就是说,人们知道我克敌制胜的方法,却不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制胜的。事实上,制胜的方法很多,“以多制胜”就是其中一种,苏联的朱可夫就曾运用了“以多制胜”的战略,集结强大的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战败法西斯德国侵略者的。 纵观当下很多学校的舆论宣传,也无不操守着“以多制胜”的原则,却让舆论宣传步入一个误区。总体观念是:宣传报道得越多越好,似乎是越多越有政绩,越多,学校形象越高大。由于这种观念作祟,许多学校职能部门总是从发布信息的数量上来考察学校政绩,学校职能部门总会制定数量标准,要求每一所学校年发信息要达到多少数量,并且以此考核,超过数量标准赋分就要高,低于数量标准赋分就要低,通报批评自不必说了,甚至实行一票否决制,其他工作干得再好也与先进单位无缘。

鉴于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学校自然努力彰显,丝毫不敢懈怠,有专人负责,有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定期督查,奖惩分明。据悉,有的学校为了实现“以多制胜”的目标,还大搞兵团作战,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撰写教育信息,尤其是青年教师更要首当其冲,每一个星期至少撰写几篇,每一个学期至少发多少篇,都有明确规定,完不成任务者不仅该项量化积分低,还要受到批评,与师德考核挂钩,大大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误区。宋陈亮《酌古论·崔浩》云:“天下有奇策者,运筹于掌握之间,制胜于千里之外。”学校舆论宣传以多制胜,是否算作是奇策?很是值得考虑。作为学校,正视社会发展的需求,利用好舆论宣传这一平台,进行积极、有效的宣传,通过媒体让民众透彻地了解教育、认识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是摆在我们教育同仁面前的极为重要的课题,但是我们也应该遵循舆论宣传的传播规律,有新闻价值的大力宣传,没有新闻价值的就不该宣传,草木皆兵,无病呻吟,多而滥,滥而杂,只是从发稿数量上出风头,以报道彰显绩效,以形式掩盖内涵,只能是对新闻准确性和真实性的亵渎。

二、搞好学校舆论宣传工作,应走出“虚张声势”的误区

所谓“虚张声势”,是指以夸张的语言和行为造成严重的形势,给对方以强烈的震撼,以此说服对方或脱离危险。韩愈《论淮西事宜状》云:“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其实,虚张声势运用得最好的还是诸葛亮的“空城计”,诸葛亮用一把瑶琴吓退了司马懿的几十万大兵,乃用虚张造就声势,脱离危险的典范。

学校及其职能部门“以多制胜”的舆论宣传原则,势必也会导致走进虚张声势的误区。一所学校,尤其是一所农村小学校,哪里会有那么多新闻资源,哪里会有那么多新鲜事和新闻人去报道?然而根据指标要求,又必须写出一定数量的信息报道来,所以就该写的写了,不该写的也写了,甚至出现改头换面抄袭新闻稿件的现象,新闻价值根本不大,或者根本就没有价值,要么是无病呻吟,要么是夸大其词,要么是凭空杜撰、捏造事实搞假大空宣传。

有的学校政绩平平,毫无特色而言,为了凸显自我,彰显个性,不在管理上找诀窍,不在教改上下功夫,而在舆论宣传上做文章,一方面发动本校教师写信息报道,夸大其词,粉饰太平;另一方面约请新闻媒体来校大搞所谓的研学、采访,极尽渲染、包装之能事,把鸡毛吹上天,把稻草贴成金,以此来增加自身的含金量,实乃沽名钓誉。 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古人又云:“名利我非不欲,但觉不强。与其欲则余之后,不如安分今步去。”就是说,名和利我不是不想要,只是觉得不能强求。与其想那么多,不如踏踏实实把现在每一步走好。其实,很多学校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名利思想在作祟,企图通过宣传途径来提升自身价值,抬高自身知名度。然而,如果自身没有什么闪光点,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价值,再怎么宣扬都是效果寥寥,经不住时间考验不说,甚至会吹得越高摔得越碎。

三、搞好学校舆论宣传工作,应走出“以偏概全”的误区

据说,“以偏概全”出自吴家国的《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这里所说的“以偏概全”是指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如同“小马过河”“盲人摸象”一样。

学校的舆论宣传本应是一个系统体,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很容易走进“以偏概全”的误区。主要表现在:科室之间的以偏概全现象——由于思想的偏差,舆论宣传均在极力宣扬本科室的政绩,本科室才是学校的中流砥柱,其他科室成绩寥寥,忽略不计;学科之间的以偏概全——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各学科的消息报道都在倾向本学科,极力宣扬本学科教学的优势,对其他学科不甚关注,甚至嗤之以鼻;人际的以偏概全——带有感情色彩的舆论宣传也是常见的情况,就是说对私人感情好的教职工,就有加大宣传力度的可能,对于私人感情不好的教职工,就有压制宣传的可能……再就是,报喜不报忧式的以偏概全、报成绩不报缺点式的以偏概全等。

新闻的最基本特点就是观点鲜明、真实具体。舆论宣传以偏概全,实质上就是对新闻真实性的背叛。带有个人感情色彩、主观臆造的舆论宣传,失却了公平性,公正性,是没有价值基础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周恩來总理早年写《旅欧通信》这篇通讯时,提出了一个原则——据实直书,这句话说出了通讯手法的特点——直接、实在。把握好这一点,有助于走出以偏概全的误区。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