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达国家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现状

2020-07-23张苏元

商情 2020年29期

张苏元

【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范围内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的经济增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碳交易市场不断发展。本文将集中从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以及交易工具这三方面,对欧盟排放交易市场体系、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和日本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现状进行研究,得出未来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并对中国的碳交易市场提供建议。

【关键词】碳交易市场体系;交易主客体;交易工具

一、发达国家碳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与客体

首先,欧盟排放交易市场体系是在一种高度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设立的。在欧盟市场中,各国政府始终扮演着碳交易的重要主体。政府的强制力不仅在欧盟交易体系中起到最基本的作用,而且在碳权定价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欧盟市场中的交易客体是市场政策实际地执行者,作为市场最主要的需求方,交易客体通过比较减排的实际利益来决定自身实际经营方式。所以根据企业减排具体手段将企业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正常标准型。主要指企业直接准确的达到减排目标,不许进一步进行减排。这类企业的减排措施包括利用自身的技术进步来提高能源利用率、或直接购买碳权来达到减排要求;第二种、消极型。这类企业除了强制要求,通常不愿意接受较大市场变化。第三种、积极型。这种企业在通过技术提高达到减排目标的情况下,进行超额减排,并通过出售其碳权获得收益从而弥补企业技术投入。这类企业是市场的主要供给者,受市場的波动影响最大。

其次,芝加哥交易体系作为自愿交易体系的代表,近几年发展迅速,为各个资源减排单位提供了参与碳交易的机会,该体系以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为核心,包括芝加哥气候期货交易所、美国国际气候交易所,绿色交易所在内的碳交易市场体系。

最后,日本的碳交易市场基本以政府为导向,特别是在以城市为主的减排交易总体计划种,政府完全充当市场主体。但近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在东京之外的部分地区,出现了自愿交易市场。政府机构、NGO环保组织、证券商投机者成为市场主体。与市场主体相比较,量化的减排信用额度是日本碳交易市场的主要交易客体。

二、发达国家碳交易市场的交易工具

首先,欧盟碳交易市场之所以发达,除了各个国家及欧盟政策积极应道之外,完善的市场交易机制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碳交易市场的交易工具有现货交易和碳金融工具。具体来说,一方面,现货交易工具。欧盟碳交易市场早期以现货交易为主,主要包括欧洲配额交易,国际配额交易以及差价交易。从成交价格来看,欧洲碳现货价格受欧洲经济发展及国际能源影响较大。碳金融衍生品和碳排放额定价都备受关注;另一方面,碳金融工具就是碳交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衍生品,主要包括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金融产品,其价值取决于原生碳金融产品的价格,碳金融产品不仅有促进资金流动、获得资金时间价值的作用,还起到降低谈产品风险暴露的作用。由于以碳期货、碳期权为主要碳金融工具,因此目前欧盟市场也以配额交易为主。

其次,与欧洲交易体系不同,芝加哥资源交易体系虽然对参与企业具有强制限制,但不具有完全的强制力。相对于现货交易,金融衍生品具有隐藏风险,提高收益的特性,因此,参与芝加哥交易体系的各个企业更倾向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加上其背后有国际金融资本及市场公司运作,使得芝加哥交易体系在金融方面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芝加哥交易体系的交易品种主要是金融衍生品,即碳期权、碳金融工具性期货以及清洁能源直属期货等。在此基础上,目前以芝加哥交易体系为核心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不断发展,产生了大量金融创新衍生品,主要从二氧化碳产品(EUA)、减排单位(CER)为主,相比于EUA,CRE项目针对性和市场化程度更高。从现行数据来看,CER创新产品种类最多,包括CER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主要表现为场外交易。

最后,日本碳交易在《京都协定书》框架下,利用购买合约来交易碳信用额度,即一方付款给另一方,换取一定数量的配额或“碳信用额”,使买家达到在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中的遵约目标。购买合约通常是在CDM和JI机制中完成的。交易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基于配额交易,交易双方通过签订合同,以契约形式规定交货时间、数量、质量、价格和方式,交易的同时,完成信息沟通,产权交换。一类是基于项目交易,由日本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与有减排合作医院的项目单位合作,为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用以抵消自身减排指标。

三、发达国家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

国际碳交易市场作为一个高度依赖管制的快速发展市场,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受各国气候合作力度的影响。2016年11月《巴黎协定》的生效使全球节能减排的过程迎来了发展拐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自此,全球减排步伐进入巴黎模式。美国、欧盟、中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碳排放大国都相继提交了自己在2020年的减排计划,发展中国家的加入使得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更加广阔。在经济结构方面,影响经济发展的全球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转型意味着政策实施效果的显著。再者,全球气候变化给各国带来经济社会层面的过去和未来损失都表明气候治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此外,国际碳市场交易规模、市场细分数量的不断扩大都进一步推动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可以看出,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未全球性碳交易市场是大势所趋。

为了更好的应对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应该借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等国际较成熟的碳市场的建设经验,制定本国的碳交易政策是要考虑到未来与国际市场的对接问题。我国应该致力于建设CDM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并存的完整碳交易市场,并逐步健全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碳交易监管体系,努力拥有国际碳交易体系中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陈李云,何玉,梅艳敏.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国际商务财会,2015(10):48-53.

[2]陈宏宏.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及其前景[D].吉林大学,2017.

[3]苏蕾,曹玉昆陈锐.刍议国际碳交易体系对我国的启示及发展趋势[J].林业经济问题,201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