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探析
2020-07-23张浩然
张浩然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好地契合大学生思想建设的实际需求,可以从人学理论出发进行深析。我国开设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在校学生的意识层次,使之能够运用于实践。因此,思政教育实质上属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外化体现。思政教育通常起到筑基学生思想之根,助力学生遴选人生方向,实为三观建立道路上的引向标。在社会建设中,学生群体往往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故思政教育其作用尤为关键,教育开展的实效性值得探究。现如今,思政教育作为大学必修课,仍存有些许问题。故而对课程的设置,应当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针对教育模式的探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进行指导。重视青年学生个人价值、社会实践和主体性地位。依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即从人的个人价值视阈出发,定位人主体性地位,复归人的实践性作用。充分满足受教群体思政教育诉求,平衡教学模式发展。着重分析我国教育现状下人的主体地位丧失问题,点对点地探讨一条提升青年思想建设实效性道路。现如今我国思政教育发展尚不均衡,以人学理论为原点,开展思政教育新模式,力求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提供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人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20)03-0116-06
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有助于青年学生的成熟与发展。然而,目前我國思政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忽视个人价值、受教育者主体性和教育实践性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应用分析,可以将该理论应用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当中,指导高校思政教育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因具有极其丰富的理论渊源与思想质料,为我国社会历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指导着生产生活实践。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发展被视为人类思想史上的瑰宝,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一直是哲学研究的重点及热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上是一种对人类本质探究的哲学,剖析其人学思想的延展脉络,厘清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哲学范式,有助于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学思想应用于社会生产和历史发展中去。以人学思想指导当下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便是一条具有重大意义的实践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源于西方古典哲学,但却并非只拘泥于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思想以颇具魅力的思辨色彩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而马克思哲学诞生之初,就具有极其鲜明的现实性色彩,因为它并非是形而上的抽象哲学,而是以人为本的。相较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对于很多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性问题,无法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而是囿于在理论领域中探寻一个形而上的彼岸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借鉴,实现了以实践为根基的历史唯物主义转向。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前提是现实之人。在其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他对于人学的研究越发深刻。可以说,马克思思想的重中之重就在于其人学思想的阐述。马克思从个人出发推演出人本思想逻辑的发展,阐明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寻求人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精神性与物质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非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1],人是“自然”的人,是“活生生”的人。在他看来,人学研究核心便是“人自由的发展”。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学思想的启蒙,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对于人的思考的灵光一现,在社会历史演进中,启迪着马克思以“人”的思考。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黑格尔是辩证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自由”与“理性”精神,以“绝对精神”来发展其对人学的思考。他认为绝对精神是主体与客体相统一而实现的,是思维与存在的绝对原则。而精神则源于人的思考,是彼岸世界的终极追求。同时,他将自我意识视为人的本体,故而将人的本质精神化了。如此,黑格尔亦是剥夺了人的本质,将人的本质当做成一种精神的实体——人不再是人,而是绝对精神中的“神”。对于人本质的理解,马克思在黑格尔的基础上作了扬弃。黑格尔和马克思都谈及劳动,但黑格尔的劳动在其思想体系中却是抽象的精神活动,他将劳动理解为唯心的精神的劳动。虽然他对劳动的理解有着跨越性的提升,但究其根本是不全面的、形而上的。在黑格尔的思想中,人不再是作为自由的个体而劳动,人存在的历史辩证性的意义被抹杀掉了,人成为最高抽象的替身傀儡,淹没在绝对精神之中。马克思用实践观点实现了对旧唯物主义的终结。如果说“人学”是马克思思想发展核心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将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称之为对以往哲学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不同于以往旧哲学的,而是奠基于对旧哲学的批判上的。马克思的思想吸纳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思想质料,在对人的问题上得出一个超越性的答案。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理论内核
当黑格尔将“人学”当成了“绝对精神”的抽象嬗变之后,哲学史上迎来了费尔巴哈的人的唯物主义回归。费尔巴哈否定了黑格尔超验的实体精神的存在,这种人本主义是一种纯粹的唯物主义,重新恢复了人的主体地位。费尔巴哈把现实的、具体的人当作主体,但是这只是在浅显的、一般的具体形式上讨论的,忽视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关联性。之所以讲马克思实现了近代哲学的伟大变革,是因为马克思以其实践观点来阐述自由而全面的人学思想,构建出一个鲜活的人的形象。当马克思构建历史唯物史观之后,对人本的思想有了一个更为实践辩证的理解。他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其核心在于人自由自觉地活动。但同时,马克思认为劳动实则发生了异化。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论述的异化观点指出,劳动发生了异化,本质上是人类本质发生了异化,人的主体性地位丧失,沦落为资本剥削的工具。因此,马克思在社会历史的视域中去探究人,实现了人的本质的复归。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属性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并非是抽象空想的人学思辨,也并非是教条的知识论体系,其存在与发展是以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为依据的。这一理论对现实的人的总体性发展作出了全面、深刻的批判与诠释,对现实社会与现实生活的发展有着丰富的启示作用。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展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其应用于当下高校思政教育中。思政教育应当考虑到人的本质特征,将人本思想落到实处。重视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以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层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应当注重学生的本质特征,让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社会性价值。
(一)思政教育应当以人为本
成长于新时代的青年蕴涵着极其鲜活、磅礴的力量,对青年的重视与培养,是国家与民族振兴的希望源泉。大学生作为青年代表,属于这支队伍中最有力的先锋军。因此应当加强对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是孕育新鲜血液的摇篮,应当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有方向、有规划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学生摆在首位。思政教育是对学生思想建设、行为规范统一管理的教育过程。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探索适宜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方法论原则。通过教育开展的實际情况,探索一条适用于实践的、科学系统的道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研究,发现人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是人本理论的复现[3]。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人的研究应当放置于对整体社会关系的研究之中。思政教育的开展和落实,应该紧贴学生的生活现实。思政教育想做到以人为本,就是要注重个性差异和主体性差别,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搞填鸭式教育,不能将学生看成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应更加注重其思想建设的先进性和实践性。遵循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本”价值导向,开展思政教育。同时,应结合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人学思想作为以人为本施教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基础,使高校思政建设能够更加贴近现实。此外,还要做到实事求是,使思政教育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结起来,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理论应用
教育模式良性发展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中的人学思想运用到实际。开展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对青年思想建设及行为规范等方面起到引导作用。从人学角度去分析思政教育的开设,根本在于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为大学生的思想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基石。首先,人的本质理论指出,人在其本质上不是单个的人,而是在人的现实性基础上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思想政治体系要想发展,就必须跳出传统的藩篱,脱离原有的人与人之间相依附的生产关系,对人与人的关系进行改善。在思想教育中,不能单纯依靠“填鸭式”教学模式,而应从人的本质出发,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拓宽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其次,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彰显着对知识不懈地追求与探索。在思政教育中,体现为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全面化、现代化要求,应结合时代背景,不断地开拓创新,以更好地促进思想教育的全面发展深化。最后,要运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主体性理论,厘清现代思政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摆在首位,转变思维模式,重视不同学生的具体差异。将原有的“教师想要教什么”思维转变成为“学生想要学什么”思维。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思维模式已经和彼时教师们的生活环境和思维模式存在巨大差异。生活环境的越发多姿多彩,使其主体性需求不断提高。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提升,必将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的改革完善。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价值意义导向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在现代高校的思想政治体系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其探寻更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以人的总体性为价值尺度,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阐释和批判。
1.理论意义。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并非空谈的、虚构的,其对人的思考没有停留在思辨的领域之中,当然这并非停留在无法触及的彼岸,而是立足于现实世界的基础,放眼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中。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研究切忌好高骛远、虚无缥缈地停留在形而上的理论之中,要取之于现实生活,应用于现实生活,从理想的天国回到现实的土壤之中。人学理论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活特征的体现。在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对人的研究本质上仍停留在思辨领域中,直到马克思将目光放在现实的人的身上,才得以根本地解决问题。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对旧哲学的超越,是新世界观的奠基石,实现了对旧哲学的伟大变革。
2.现实意义。人学思想理论的应用是建设完整教育体系之基础。体现在思政教育领域,表现为注重人的本质属性,从而打破原有的教师与学生沟通之间的屏障,进而促进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提高学生在教育模式中的主体性地位,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受众真正的学习需求。现行的教育模式下,思政教育面临着诸多弊端,例如教学内容教条化、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不重视思政教育,等等。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完成教学进度,而忽视不同学生的差异,则容易使教育的目的发生异化。因此,在面临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关系问题时,要摒弃功利性趋向,注重人的本体性地位,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真正以实现人的主体性。
三、人学视域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人思想的发展时刻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的多样化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不良思想的产生与传播。想要解决思想层面上的问题,思政教育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人学理论的学习与应用,有助于形成思想领域的理论支撑,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地,从而更好地用理论指导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学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具有诸多裨益。具体而言,现今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偏重社会价值,忽视个人价值
随着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上升,经济水平不断发展,思想领域呈现出无法充分匹配经济发展的疲态。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更为重视人的思想层面的发展,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应把对人的社会价值的重视,放在思政教育的主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认为,社会价值是人之于社会的价值,而个人价值并非是自身所展现出什么样的价值作用,而是人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在现行教育状况下,高校教师授课时将思政教育奉为经世致用的法寶,但在现实应用中却往往将其束之高阁,思政教育的实践作用及真正价值难以发挥出来。在我国传统思想中,通常更为重视集体利益的社会价值,将个人价值看作是维系社会秩序发展的手段。在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层面表现为以“能促进社会发展的教育形式优先”的理念为主导,忽视了对个人价值的培养,认为促进社会发展能够自然带动个人的发展,把个人的全面发展寄托于社会发展的带动,进而造成了一种教育上的弊端:高校在思政教育上认为整体教育环境的发展和完善,自然会带动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忽视了个人价值的体现,亦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偏重授者主导性,忽视受者主体性
在中国现今的教育体制中,无论是在高校教育还是中小学的教育中,课堂的主导性权利都被牢牢掌握在教育者手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课堂地位不对等的教育发展,往往会产生很多弊端:为保证课程教学进度,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师权威的不容置喙也容易造成学生创新思维被抑制等问题的产生。同时,在课程设置安排上,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采取开卷式考试,开卷考试本无好坏可言,但在实际实践操作中,易产生“我管教、你管抄,师生共同达指标”的错误趋向。考试失去检验学习成果的实际效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形式化,学生失去其主体性地位,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提及的人的主体性地位发生了异化[5]。学习本该是自由自觉的、主动的。在僵化的教学模式下,学习发生了异化,人同其类本质发生了异化,高校思政教育流于形式,成为恶性循环。强调教师所授知识即是权威的弊病在于,将学生的个人主体性置之不顾,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权威的树立,意味着对于创新思维的扼杀,不允许新的思维冲击授课权威,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偏重知识的传递,忽视实践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采取单一知识传授的形式,教师会以成体系化的知识向学生进行传授。但这种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6],通常存在一些弊端,课堂所授的知识是教条的、抽象的。学生在此种教育模式下,会觉得思政教育索然无味。问题根源在于,思政课程与专业知识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专业课程知识专业性强、内容形式独特,因此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付出的专注度往往要高于学习思政课程。思政教育系统化强,内容形式单一。故此学生作为受众群体,在接受教育时主动性、积极性较低,主动学习欲望较差。在教学形式上,往往采取教案讲解结合幻灯片形式,内容较为单一。忽视学生接受程度,偏重课程进度,强制性灌输式教学。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课程枯燥无味,教条化、形式化严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积极性锐减,缺乏实践的指导,其最终结果会使学生脱离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徒劳无益。在教学内容上,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课程内容泛化,缺少个性化内容,缺乏创新以及互动。单纯地掌握理论知识,无法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活学活用,应用形式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无法抓住课堂内容的重点,无法理解教师所讲的思想理论重点。如此,思政教育也无法发挥实效。
四、人学思想对思政教育的启示
高校思政教育根本上属于人的教育,本质上属于人的实践。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因此,将人学理论应用于对思政教育的实践指导当中是恰当可行的,也符合我国整体教育大趋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指导思想,以人学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可以提供大有裨益的指导启示。
(一)立足人的本质,重视个人价值
落实高校思政教育,首先要明确一点:其对象在于受教育者。故高校在开展思政课程时,理应遵循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而非偏重社会价值,忽视个人价值。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思想领域要与之相匹配,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应当不断加强思想建设全面化。面对只注重社会价值、忽视个人价值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反思课程教育的开展形式,注重课程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为完备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武装,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而设置的课程,是青年大学生前进道路上的方向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价值是人的创造物,是作为主题的人的活动的产物[7]。应当通过自身的活动满足个人的价值,而并非通过社会价值来赋予。换句话来说,学生的个人价值,应当体现在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而非通过社会整体价值的提升,被动带动个人价值的提升。高校的思政教育往往表现在要求学生个性得以全面发展的价值层面上,这种全面发展不仅要求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获得基础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成为对于社会有益的综合人才,如此国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才真正得以实现。
(二)立足人的主体性,注重受教育客体
转变教育模式是高校思政教育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可行出路,这就要求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模式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积极转变守旧的教育模式,将教学关注点放到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上去,转化学生在教育里的被动关系,主动探索课堂模式的革新。而若想达成教育模式的改变,首先应当改变教师固有的思维模式、授课观念。中国的教育模式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习惯于在授课过程中树立教师的权威地位,垄断知识传播渠道。这种不容置疑的授课权威,剥夺了学生创新实践的空间。思政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若想解决以上所述问题,则要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重新树立起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首先,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教师应当做到平等地接受学生的建议,积极地采纳有价值的意见,改变课堂传统教学模式。现代教育体制下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做到沟通、合作、创新,尝试运用开放式的语言,灵活地传递知识。尝试设置更加轻松的课堂氛围,运用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里来。其次,应当将课堂的主导权交还学生,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了解自身需要什么样的思想指导,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最后,不仅教师思想观念要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也要随之改变。学生应当明确自己想学到什么,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形成学习计划,有计划地摄取知识。同时,要学以致用,将学习到的思想理论知识,运动到学习、生活当中去,用理论指导实践。
(三)立足人的实践性,注重教育实效性
学生应当将知识学以致用,运用到实践中去。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理念不应是教条的、封闭的、形而上的。因此,实践应用的实效性尤为重要。首先從课堂设置上来看,先进的理论知识只有配合实践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效用,那么教师在设置课程上,应当将理论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关注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选取有意义的热点新闻设置到课程内容中。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人的实践性,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时政热点、理论思想等。也可以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模式,布置课题;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课堂真正发挥其实效,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模式上,要切实做到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教材的设定不能一成不变,要以动态发展战略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学习。教材的内容是不断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要不断加入当前社会发生的实际案例,使得教材回归现实。同时,在课堂设置上,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类型授课。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差异和吸收水平差异,打破集体大班授课模式,改为分专业小班授课模式,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将先进的思想理论知识运用到各自专业的实践中去。例如,类似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相关专业应当继续夯实理论学习,加强文献阅读能力,学以致用。而计算机、大数据等前沿科学专业,应在不断掌握世界最新科研成果的同时提高思想建树,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因个人的差异而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必然能够提高教育效率,有助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作为受教育的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能否实现。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人学理论的关键点在于做到以人为本,运用科学的理论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解决方案,能够使思政教育更好的良性发展,开辟出一条更具生命的新道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切不可本末倒置,买椟还珠。只有清晰地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并结合其需求开拓更具实践性、时效性的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才能更好地促使其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去,更好地回馈社会,才能实现思政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作用。
[参考文献]
[1]丁颖.论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新西部,2019,(24):130.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3]冯媛.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之人学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117-120.
[4]汤楠.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评《人之谜: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J].领导科学,2019,(15):128.
[5]班珍.马克思异化理论表现形式、批判角度和扬弃路径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5):110-112.
[6]宫建伟.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28-30.
[7]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9-140.
〔责任编辑:徐雪野田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