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及优化措施

2020-07-23王颖曼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信息化

王颖曼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趋势,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低效、低质和高风险问题,形成科学化的人才数据信息的运转机制,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配置、薪酬核算、人才培训方面的实用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价值,以及开展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完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价值

1.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信息技术是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辅助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把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数据化,以规范的方式处理日常人力资源管理的事务,形成了强有力的实时沟通与动态监控机制,保证了落实人力资源管理任务,它不仅节省了人事干部的大量工作经历,而且建立了人才与人事部门沟通的有效渠道,员工也可以自主参与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当中。事业单位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的人才需要,从而达到精准化的配置人才效果。

2.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事业单位以往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在于统计工作不及时,绩效评价缺乏客观数据支持,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在绩效评价.薪酬分配、奖励激励时缺乏说服力。运用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可以全方位的记录职工的绩效水平,客观对比职工的业绩,人事干部的主要精力用在数据分析上,复杂的统计工作可以交由计算机完成。运用信息化的系统还可以高效地完成上级交办的人事信息的统计工作任务,形成强有力的人事数据的上下传递机制,既满足了上级机关的人事管理要求,同时更好地满足了基层职工的高档需要,减少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麻烦。

3.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信息技术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化转型,更好地激发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在科学的岗位设置、良好的薪酬核算办法,精准化的员工工作业绩分析中提高职工的工_作主动性、创新性和职业归属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转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传统运转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服务职工的成长需要,强调根据事业单位的战略规划合理开展人才服务工作,根据人才的个性特征、职业技能水平、团队建设需要安排职工,而且执行了员工与事业单位同步发展的理念,这对于最终实现职工_与事业单位共赢,提高职工的职业幸福感有重要价值。

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现状

1.信息化意识低

目前事业单位引进的信息技术主要用于专业技术领域,还未能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起步较早,没能针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引进足够的设备和人才。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规划,既不注重培训专业技术人才,也不注重开展相关的宣传工作。各部门在配合人事部门开展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时的主动性低,人事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时的压力较大,严重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2.软件利用率低

目前事业单位仍然处在转型期,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时未能充分地依靠各种信息化的软件开展具体的管理工作。由于基层事业单位人事干部的信息技术能力不足,在操作软件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软件操作人员往往不能及时进行数据信息更新,导致一些管理功能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一些事业单位人事干部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急于求成的问题,信息软件的兼容性低,信息录入的质量较差,未能体现人事管理软件的价值。

三、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完善措施

1.采用人性化服務方法

信息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当体现人事部门对人才的服务价值,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核不仅是人才的分配,更要激发人才的无限潜能,强调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根据人才的职业理想促进人才与事业单位同步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方面应当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工_作的特征,加强各种信息技术的使用,建立服务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通过大数据技术与云存储平台全面分析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状况、绩效水平与激励需求,从而合理的配置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资源,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人才成长发展的空间,达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目标。另一方面还要了解人才的现实需要,根据人才的优势与事公益业项目的需要合理优化配置人才,组成强有力的人才团队,从而达到全面开发人才潜能和提高工作水平的目标。

2.建立人事信息共享机制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在于获得准确翔实的人事工作信息,加强人才数据信息的挖掘力度。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必须提高信息意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灵活畅通的信息渠道下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力。例如,人事部门应当与业务部门建立良好的信息报送机制,及时了解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水平,实现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数据信息的广泛共享。事业单位人事部门要全面了解全行业人力资源的发展状况,通过大数据技术与互联网进行行业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工作,把握人力资源市场的行情,为完善人才规划做好必要的准备。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还要强化职工的档案建设,加强工资、绩效、考勤等数据信息的收集,促进入力资源管理干部积极学习挖掘整理信息的技术方法,依托新技术提高人事档案信息整理速度。只有形成事业单位上下游的信息共享机制,才能切实落后上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下发的人事管理工_作需要,同时满足事业单位人才调配的需要,提高人才配置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3.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建立数字化的管理体系,全面开发符合事业单位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熏点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技信息化、智能化、实时化水平。首先,依托互联网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信息传递机制,加强各种人力资源数据信息的汇总共享,明确部门与职工的信息申报责任,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状况,找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漏洞。其次,引进一种全新的数字化人才管理模式,在数据分析中判断事业单位人才配置的基本情况,人才建设的现实缺口,根据行业人力资源市场的情况,制定事业单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计划,从而降低人才升级的成本,提高人才使用的效率。再次,以信息化方式推动人才管理的改革,全面了解事业单位人才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培训机制,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岗位聘用、职位晋升、职称评聘工作的科学性。

4.提高信息化专业素养

事业单位应当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干部的专业素养,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专业水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配置懂得信息技术的专业干部,掌握进行人才大数据信息的专业方法,提高人事干部的数据信息收集能力。事业单位还要转变全体职工的信息化意识,强调在专业的人事管理平台上实现人力资源数据信息的有效沟通,促进事业单位职工.在信息平台开展继续教育学习,申报个人数据信息,以及在线接受绩效考评软件的测评分析。单位领导应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了解职工的情况,针对职工的情况合理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同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达到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质量,降低人才应用成本的目标。

结论

信息技术用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是大势所趋,也是事业单位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新时期事业单位还要大量引进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设备,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源信息收集机制,在保证人事数据信息准确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郭保红,靳小玉.增强建设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J]人力资源管理,2017(06):402-403

[2]彭永葵.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途径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6(06):22

[3]赵玄枝.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及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4(27):104-105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信息化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