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

2020-07-23李虎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才流失延边州少数民族地区

李虎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人才的流失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近几年延边州人才流失的现象明显,造成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不稳定,空心化的现象加剧,迫切需要进行调整。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即延边州人才流失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原因,并提出人才流失的控制建议,希望能够为延边州上述民族地区人才流失现象的合理控制带来帮助。

关键词:人才流失;少数民族地区;延边州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延边州现阶段人才流失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对延边大学应届学生进行调研,对本文的研究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也为本文获得一手信息带来帮助。

1.人才流失的概念

人才流失是指在区域内对其经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是关键性作用的人才主观意愿的流走,或失去其积极作用的现象。人才流失存在显性流失与隐性流失之分,前者是指区域的人才因某种原因离开该区域另谋他就,给该区域的人力资源管理造成困难,从而影响其经营发展。隐性人才流失则是指区域内的人才因激励不够或其他原因影响而失去工作积极性,其才能没有发挥出来,从而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

2.延边州少数民族地区人才流失现状

2.1流失基本情况

根据《延边大学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延边大学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由图1可知东北区域占62.90%,其中42.3%的人在吉林省就业,而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17年就业人数17.5%相比2013年的13.4%、2014年的14.5、2015年的18%基本持平。这一数据虽然前几年呈上升趋势,但是近年来基本持平并呈现下降趋势。所以延边大学作为延边州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流失人才的现象明显。

2.2延边州人才流失的消极影响

在延边州少数民族地区人才流失现象加剧的基础上,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够稳定,特别是在相关产业运营发展的過程中,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例,边境贸易及对外贸易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较高,如果人才流失现象比较明显,就会造成相关产业的运营发展过程中没有良好的人才来进行支撑,这会使外向型经济发展受阻,而且在人才流失的基础上,空心化的现象也比较明显,对于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会持续加剧。

3.延边州少数民族地区人才流失原因调查

3.1调查方式

本文主要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内容设置16道单选题,3道开放性试题,调查问卷内容如附录一所示。从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4月1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2份,回收率为94%。

3.2调查结果

在发展产业方面,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情况绘制成图2。

根据图2能够看出,信息技术、特色贸易、旅游业是被调查者目前比较认可的行业,也是毕业生所青睐的就业方向。但在调查报告中,也有94%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发展前景较好(或感兴趣的行业)并没有为创造就业机会带来明显的帮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才流失。

在政府补贴政策方面,91%的毕业生认为政府的补贴政策力度不足,难以对自身留任产生良好效果。

在人才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方面,将原因比重情况绘制成图3。

根据图3能够看出,经济原因仍旧是被调查者认为人才流失的最主要原因。通过问卷调查的总结能够看出,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对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4.延边州少数民族地区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4.1边境贸易特色发挥不够充分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6%的被调查者都认为边境特色贸易的发展前景较好,而在延边州开展边境贸易的过程中,商品结构相对比较单一,所出口的产品往往是以初级的资源消耗型产品为主的,总体上来看商品的附加值都不高。

在韩朝关系“破冰”的基础上,韩朝的贸易往来必然会更加密切,这就给延边州边境贸易发展带来了明显的影响,如果延边州能够把握机会,必然会形成边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影响下,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延边州的特色边境贸易发展潜力巨大。所以如何开展好边境贸易进而为广大人才提供施展平台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

4.2互联网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少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2%的被调查者都认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较好,但现阶段企业中的信息技术人员配置不够充分,而且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还局限于传统的网站与计算机领域,专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格局并未形成,造成互联网经济对于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不足。2017年,延边地区的众创互联网信息项目增加16个,但是众创项目的运作发展过程中并没有为工作岗位的创造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来明显的帮助。总体上看,互联网经济并没有为人才流失现象的遏制带来积极影响。

4.3特色旅游产业亟待进行调整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7%的被调查者都认为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较好。延边州地区的特色旅游产业发展优势比较明显,由于特色的朝鲜族民族文化,加之政府对于旅游行业运营发展的重视程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充分,一定程度上形成的特色旅游产业的充分发展。

目前延边州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应该发展好如东北抗联旧址等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红色旅游资源,以多方面多形式的方式全面发展延边州旅游产业为更多的相关人才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4.4政府人才扶持计划作用缺失

2017年招才引智工程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实施两年来,州及各县市组织组成的专门工作组,共赴全国9个省市,开展宣讲招聘活动30余场次,辐射周边52所高校,成功从116所国内外高校引进了387名优秀高校毕业生。政府虽然提出人才发展战略的相关政策,但是具体的岗位补贴等工作开展都不够充分。相比之下,延边州地区政府的人才扶植计划,用不够明显,一定程度上也难以形成对人才的有效吸引。

5.延边州少数民族地区人才流失的对策建议

5.1提升边境贸易发展水平、结构

首先,延边州应该不断完善国际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通过引进先进的运输设备来提升国际运输能力。加强边境贸易的口岸建设工作。有效的口岸建设不但能够使边境贸易的效率得到提升,同时在口岸中如果能够集成金融物流等服务也能够使口岸的集聚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推动延边州边境贸易增长,还应该大力发展国际货物运输贸易。

其次,延边州应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如果延边州能够通过有效的鼓励政策,积极鼓励高新技术电子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水平提高不但能够使边境贸易综合发展水平得到增长。

最后,在优化边境贸易结构的过程中,延边州政府还应该积极地提升商品的检验检疫标准。这会使做出口的商品质量得到提高,有效控制贸易纠纷的产生,同时也能够使出口贸易企业了解到延边州政府对于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最终为延边州边境贸易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5.2发挥互联网经济的作用

政府应该提高对于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直接补贴,通过政府的政策调整也能够体现出政府对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重视,由此提高行业从业者的信心;其次,延边州政府也应该结合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情况,积极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最后,在发挥互联网经济作用的基础上,政府还应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积极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及互联网企业向高校提出优秀人才订单,最终为互联网经济的合理发展带来帮助。

5.3大力发展区域旅游产业

首先,延边州政府应该结合区域特色旅游发展的情况针对性地完善管理制度,避免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出现。其次,延边州政府还应通过有效的补贴鼓励本土旅游企业积极参与旅游行业的市场竞争;最后,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也应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由此提升客户对于特色旅游产品的满意程度,同时也能够体现出政府对治理由行业发展的重视,为人才的留任带来帮助。

5.4政府提高人才扶持力度,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延边州政府还应该完善社会培训体系,由于部分人才在进行从业活动的过程中对于自身的综合发展及未来规划重视程度较高,如果政府能够通过有效的教育培训体系来使人才得到继续深造,不但能够提高人才对于区域政府的认可程度,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人才的专业素质,最终保证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帮助。

结论

通过本文研究能够看出,在延边州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人才流失对延边州地区的消极影响是比较明显的,本文基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现状,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延边大学的大四学生对于延边地区经济发展及人才流失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找出现阶段造成延边州地区人才流失的相关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議,包括提高政府对人才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边境贸易、特色旅游产业等等。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研究,使延边州地区的人才流失现象得到遏制,这样不但能够为区域经济结构的稳定发展带来帮助,同时也能够体现出特色民族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为延边州地区经济的合理发展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君君.如何应对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窘境[J]经济师,2017(01):252-253

[2]李盼盼.东北三省人才流失现象及对策初探[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7(03):9-14

[3]祝启军.新常态下民办高校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7(10):4042

[4]潘薇.基于黑洞理论的中国酒店行业人才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7(21):126-128

[5]崔然红.黑龙江省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2017(10):85-86.

[6]丁敏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才流失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02):13-16

猜你喜欢

人才流失延边州少数民族地区
奋进的交响 辉煌的乐章
共青团吉林省延边州委积极组织抗洪抢险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如何有效防止人才流失
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以延边州汪清林业局绿美家园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