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综合探究
2020-07-23丁嘉刘峰丁平
丁嘉 刘峰 丁平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精神文化交往活动,是伴随着私有制、阶级社会、国家政府、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尽管世界上各个国家由于历史文化、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差异,在称谓、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其本质和根本目的是相通的。在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统治阶级服务。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的。我国的思政教育要坚持以“青少年”为重点对象,目标要体现层次性和统一性。
关键词:统治阶级;目标;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8-0110-03
引言
古今中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存在相对差异性,但是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差异,根本上是内在趋同的。我们应该透过其表象呈现出的状态发掘其内在本质特征。古今中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比较应该以特定的时间轴和限定的空间范围为必要前提,这样比较不至于过于碎片化、片面化,或者是漫无边际、访若大海捞针,而是有重点的、较为准确的、有针对性的。
目标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依据现实需求设定的对未来的理想预期,存在一定的现实可能性。目标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张力,目标的设定会给人带来一般的压力或动力,准确而又实际的目标设定可以真实有效定位人生奋斗方向,以促使人探寻适当的实现途径,优化自身行为规范。目标的最终实现也通常会给人予以激励,以致于对下一阶段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个立体多维综合体系,它既不是纯粹的抽象存在物,也不是现实的固有存在物,而是一种历史的、具体的、有条件的、亟待外化的动态思想意识形态体系。
对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对比,既要注重分析现实状况,也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背景,统筹好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联动关系,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运行发展规律,深入探究社会要求和人的发展内在逻辑结构。
一、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中国社会蕴含着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悠久历史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突出重大贡献。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属于中华文化的一类小范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起源较早,从封建社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延续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长足发展,过程有曲折反复,但是总体上是螺旋上升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从宏观上讲大致经历了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发展阶段,两个发展阶段既有显著的阶段性差异,又有同质类的共鸣。因此,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存在明显的时代裂痕,前一个阶段可以看作是一种承前和铺垫,后一阶段可以看作是一种启后和延续,它们是历史共同体。
(一)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中国传统社会主推“君子”为思想政治教育终极目标,“君子”成为人人向往的人格形象,“君子”成为人人追求的最高道德标准。“君子”从一开始的单纯角色扮演逐渐演化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到最后成为封建社会统治者所推崇的国家意识形态。随着历史进程的向前发展,现代社会“君子”的内涵又被赋予了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双重内涵,既可以指实实在在的外化现实人,也可以当做一种抽象的、美好的、崇高的道德品质。
“君子”只有在“人性向善”的假设前提下才具有效力。“人性向善”本身就蕴含着人自身内在的主体性倾向,“君子”要把追求高尚的伦理道德作为己任,肩负起时代重任,照顾人民,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大局。“君子”要怀有超越现实的远大志向,不仅要严格遵循外在行为规范,更要充分激活内心的真诚和善良等心理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君子”不能为一己私利而忘记本分,尤其在市场经济全面开放的环境下,如果一味追求物质满足和经济利益,沦为被物质束缚的“经济动物”,那么成熟“道德人”的价值标准就无法实现。“君子”要注重义利相兼、以义为先,更要注重自身的道德涵养和精神追求。
(二)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我国已经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未来我们还将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解放全人类是我们的最高追求和终极目标。我们在深入了解和充分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等前提条件下得出科学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制度运行中最先进、最优越、最能代表全人类根本利益的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阶级剥削。社会主义中人的存在方式是现实的人,是现实人性论,是处于各种各样社会关系交织中的人,是把人从“异化”中解放出来的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提升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强调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同步性、同等重要性。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和利益,愚弄国民,忽视人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是固有的一般抽象物,是抽象人性论,把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隔离起来。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得到充分尊重,才有机会实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者只能被迫出卖自身劳动力,从无休止的“异化劳动”过程中换取仅仅能够维持家庭成员购买基本生活资料的名义工资,劳动者完全沦为大资本家的经济利益实现工具。
实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准,劳动是人类的第一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生产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体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体味思想政治教育乐趣、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进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不是为一部分人谋利益的,也根本不存在自身的私心和追求自身的私利,而是为全体中国人民、全人类谋福祉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我国仍然是存在各种矛盾的,但是这些都是属于人民内部可调控、可解决的矛盾。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很好地实现了人民性与阶级性的有机统一。
二、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阶级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各个国家统治阶级治国理政的共同“现实工具”。由于存在外在干扰因子及内在统治意志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在各个国家的称谓不尽相同。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各个国家始终都伴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被赋予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丰富内涵,渐进发展。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以“公民教育”为主,主要目标是激发公民强烈的“公民意识”,以培养“积极公民”或“合格公民”。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宗教多元的移民国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打破这些多元文明隔阂、多样文化冲突,用美国核心价值观(诚信、勇敢、忠诚等)深入公民人心,启发公民道德意识,统一公民主流思想,培养具有美利坚精神的“合格美国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还注重培养公民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公民参政议政意识及能力,鼓励、支持、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监督及执行,营造社会事务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气,促使公民形成对美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强烈认同感以及对美国国家、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日本注重培养公民道德意识养成,在具有基本道德判断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公民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隐性教育方法的摄入,提倡多学科交叉融合、密切配合形成综合效应以提升公民道德素养。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新加坡人”为目标,要求全体新加坡公民要认同“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批判继承、与时发展新加坡本土文化和传统,其中新加坡本土文化和传统是新加坡人的根基和灵魂,因此要积极认同、汲取本民族文化和传统。在学习西方优秀文化成果、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要注重保持自身发展的独立性,不盲目跟随西方发展脚步、不要被全盘西化,坚持新加坡发展独立自主的基本国策。
三、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比较及启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定的理论基础不同
无论在任何国家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巩固统治阶级政权而面向广大社会民众的、外界灌输的、符合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培养符合统治阶级现实需要和存在条件的社会人才。中国传统社会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样具有一定阶级性。中国共产党从来不回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的鲜明阶级性,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融合起来,将阶级性与人民性融合起来,将广泛性与先进性融合起来,不是为了把人培养成具有坚定阶级立场但是却是“精神奴隶”、片面发展的人,而是为了全方位解放全人类,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是带有明显的维护封建统治者色彩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君子”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促使民众实现人本身的人格升华和道德健全而成为完美的人,而是封建统治者为了教化民众、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的一种政治手段。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公民教育”为主,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统治者为了维护其违背人类历史发展潮流的非法统治的政治工具,最终目标是促使人成为符合资产阶级要求、满足资产阶级利益的片面发展的人。例如,英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培养守纪律、有教养的社会公民,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培养遵循并认同美国核心价值观、具有饱满爱国精神、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美国公民。中国传统社会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都没有真正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也因此不存在任何良性互动,统治阶级只是“自私”地维护自身利益,而将人看作是孤立的、固定的、抽象的利益一般等价物。
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本质联系,将人看作是时刻处于社会关系中的、实践的、具体的、现实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社会“人的本质论”也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设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定的现实依据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存在通用版,各个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设定及完善必须符合自身具体国情。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制、历史传统文化的差异往往直接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不同,目标的设定必须与国家制度内在运行方式及统治阶级意志相一致,否则会与社会现实脱节,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历史阶段性,中国传统社会封建统治者往往采用宏观管理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强调的是通过制度体制、宗法伦理、法律条例等外在强制性约束条件来调节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的日常行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往往特别注重对公民政治意识、政治观念、政治行为的培养。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公民对现实政治、经济、外交制度的认同,同样英国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公民对政府现实制度运行方式的认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当前目标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學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的价值引导,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我们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起点上,全体中华儿女应该勠力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比较的启示
1.坚持以“青少年”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点对象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国家的繁荣昌盛与青少年的成长进步息息相关。看一个国家和民族有没有光明的前途,关键是看这个国家青少年这一代的精神风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接续奋斗中,在青少年这一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必须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培养,要注重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创造生活情景施加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和渗透,逐步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力量和强大的智力支撑。
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定要体现层次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共同的责任,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能一概而论,不能搞不符合现实情况的大合唱。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设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充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多变和外部多元文化冲击的现实情况,依据现实具体国情和教育对象的实际道德水准及认知特点分层次分阶段的设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3.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定要体现统一性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历史的、具体的、动态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设定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总体布局,要与国家大政方针保持高度契合,既要有特殊性又要注重统一性。要依据国家发展进程、教育对象思想认识阶段性特点设定循序渐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学校各年级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该保持连贯性,体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全员育人的中国特色。因此,我们要共同发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尽力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各阶段的不平衡,整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立体规模效应,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总体实效性和针对性。
作者简介:丁嘉(1996-),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单位为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刘峰(1996-),男,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博士研究生,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丁平(1973-),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单位为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九龙小学,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