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沿江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动念调整研究

2020-07-23崔爱华

职教通讯 2020年3期

摘要:广西沿江高职院校作为广西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能够为广西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其服务地方的特点决定了其专业设置必须与产业发展协调一致。通过对广西沿江7市的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分析其专业动态调整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广西高职院校要以产业转型升级目标为导向,优化和创新传统专业;以区域重点规划为导向,促进专业对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市场现实需要为导向,调整和拓展专业方向;促进区域高职院校专业协调,完善专业互补。

关键词: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广西沿江高职;专业结构;动态调整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A类课题“服务‘珠江一西江经济带的广西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7A039)

作者简介:崔爱华,女,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和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 2020) 03-0048-05

2019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广西)發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通过扩大产业项目转型升级,力争到2025年,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带内11市GDP达到3.3万亿元[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2]。当前,珠江一西江经济带飞速发展,广西沿江高职院校如何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以适应这一趋势成为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

自珠江一西江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以来,广西沿江城市借助珠江一西江经济带的建设,在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现代文旅等方面发展迅速。2014年,梧州、肇庆两市的粤桂办开始联合办公,8个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06.21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实现工业增加值35.275亿元,完成投资25.02亿元,进驻企业达73家,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超过22亿元。2016年,南宁市地区生产总值3 703.3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9.1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9.91%;进出口总额416.2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4.95%。据广西蓝皮书《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2017)》统计,2016年经济带工业总产值增至61298.64亿元,同比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达21908.28亿元,同比增长11.34%[3]。

2019年2月,国务院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一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4]。同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出台《进一步加快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广西)重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1年)》,推进与大湾区产业精准对接、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四大重点任务,着重完成数字经济、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生态农业等16项重点产业发展,明确到2021年,沿江11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200亿元(增加值达2 8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7 500亿元,使其成为拉动广西经济动力的主要引擎之一[5]。这将为广西沿江高职教育在珠江一西江经济带中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度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表明,数量紧缺的是熟悉TFT与CTP工作原理和常用CAD等绘图软件具有相关专业大专学历的TP电子工程师,了解IS091001、QC080000、RoHS、WEEE、REACH,CPSIA等相关专业具有大专学历的GP环保工程师,熟悉C/C++C#编程语言、VS2015、CCS、0penCv、HAIJCoN、MATLAB等图像处理相关专业具有大专学历的视觉识别软件研发工程师,熟悉暖通、燃烧、传热等相关专业具有大专学历的热能工程师,有一定设计与工程管理能力及协调沟通能力的仪表控制工程师,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知识检测标准和各种测试方法的高分子配方设计员,掌握采矿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采矿工程师等一线人才。能力紧缺的是熟练操作数控折床、参数调试AMADA、FBD5020NT、PAS5020NET机台的折弯操作员,具有机电一体化背景、熟悉电磁兼容(EMC)、Cafia、AutoCAD、RobCAD、Pm/E、UG、0ffice等软件的PE工程师。供给紧缺的是具备模具设计制造能力的模具设计制造师,具有一定的汽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汽车维修知识,熟悉维修工艺、方案作业的机电技师等人才。这为广西沿江高职专业结构的动态设置和优化指明了方向。

一、广西沿江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6]。从现实来看,广西沿江高职院校在对接产业发展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对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耦合性不高

依据2014年《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部署,广西沿江城市各自都有自己的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如南宁重点建设制糖、内河修造、生物、信息、物流、文化等产业,努力将南宁建设成珠江一西江经济带的中心城市;柳州以重点打造年产200万辆的汽车产业工业园区为基础,着重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推进其优化建设,从而逐渐形成走向世界的高端品牌;崇左和来宾则做强食品专业,以地方特色食品为基础,推动食品产业向特色深加工升级,包括崇左糖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贵港市加工与物流型食品基地、广西糖果休闲食品产业园、广西·东盟特色食品产业园等[7]。从现实来看,这些产业尽管是其所在区域的重点发展产业,但在高技能人才的耦合性上并没有实质的突显。例如,南宁有高职院校将近20所,但并没有院校开设内河修造专业。尽管部分高职院校开设有机械设计、制造、维护等,但作为重点打造的产业,却没有直接相关的专业布局。在有色金属领域,广西平铝集团有限公司年产值100亿以上,但在2019年11月柳州某高职双选会上,并没有直接招聘到与有色金属专业相关的高技能人才。在2019年的招生计划中,崇左与来宾的多数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仍以机电、物流、信息技术等专业为主,开设食品类专业的院校不多,这直接导致高职教育“服务地方”功能的缺失。

(二)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

按照珠江一西江经济带的规划,南宁目前着重打造“二产补短板、三产强优势、一产显特色”的产业布局[8]。但区域内大部分高职院校仍继续扩大二产类专业的招生,特别是比较热门的专业,如信息传输、软件服务、电子商务等计算机类专业,该区域内20所高职院校均有涉及。从现实来看,这类专业社会整体需求量较大,学生毕业后短期内能较容易找到工作,而且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来说,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当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时,这种专业设置的局限性显露无遗,即易导致区域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和结构单一化。据《广西人才网联系统2019年第三季度人才供求情况分析报告》统计,整个广西计算机类专业人才需求数仅为24 431人,比2018年同期的126 827人减少102 396人,同比降幅80.74%,其中,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行业需求人才数分别仅为5 538人和4 675人,比上年同期的84 751人和30 217人分别减少79 213人和25 542人,同比降幅分别达到93.47%和84.53%[9]。

(三)专业结构与产业升级协同性不足

由于文化历史、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广西沿江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发展基本都存在着契合度不高以及错位等问题,这使得高职院校存在专业布点较为盲目、课程设置与产业人才技能需求脱节等问题。例如,柳州市柳东新区汽车城所需要的人才主要来自于柳州市各个院校开设的汽车类专业,尽管设置这些专业的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优势教育资源等各具特色,但该专业设置的重点均主要集中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单一。这种专业结构基本是第一线的终端区域,而在技术研发方面开发人才明显不足,特别是缺乏对汽车产业升级换代所急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协同培养。

二、构建适应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

(一)以产业转型升级目标为导向,优化和创新传统专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出台的《2019年全区重大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2019年,沿江经济带推进工业项目1275项,投资1 248亿元,加快钢铁、有色金属、汽车等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等等。因此,作为经济带内的高职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紧跟产业发展步伐,根据珠江一西江经济带的产业升级与发展变化,重组或优化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机制。例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据汽车专业的教育资源,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传统的汽车维修检测基础上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培养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调试及管控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依照“教育为社会服务产业紧缺领域培养和输送一大批层次结构合理、类型齐全、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0]的要求,依托服务类专业创新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深受市场欢迎。这既发挥了传统专业的优势资源,也健全了专业动态调整和优化体系,使其更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以区域重点规划为导向,促进专业对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快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广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重点任务的首位就是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涉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及国省道等一批新项目,到2021年,沿江11个市全部通达高速铁路,主要城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实现5小时内快速通达[11]。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满足珠江一西江经济带交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为主要目标,把主打专业“铁道交通管理”调整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由服务传统铁道的“单一”模式逐渐调整为可以对接现代“高铁”“动车”“地铁”和“轻轨”等多种模式。广西水利水電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打造现代智能电网的规划,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推广运用适应珠江一西江流域电网特点的新技术,实现多元化的智能电网形式目标。为了确保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供用电技术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广西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逐渐融入轨道交通建设和电力营销等课程内容,与广西电网、广西水利电业集团公司等十五个企业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模式,完善专业课程内容,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

(三)以市场现实需要为导向,调整和拓展专业方向

近年来,生态农业和大健康等项目日益受到重视,《进一步加快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广西)重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1年)》提出,要着力打造千亿元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集群和4200亿的生态农业,促进其市场化、品牌化。基于现实市场发展的需要,广西沿江高职院校开始调整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向,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把传统中药种植方向调整为“中医康复技术”,利用瑶医、壮医、苗医等中医治疗特色,以国家标准和规定为规范,制定了严格的理论学习考核和临床实践标准。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生态农业方向),在明确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以广西特有的龙眼、芒果、火龙果、葡萄、百香果等水果种植为基础,针对传统农业种植开发中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不足等问题,积极打造广西特色农业的绿色牌、长寿牌,在生态农业的种植、设计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现代农产品检测、开发等课程,实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与实训。

(四)促进区域高职院校专业协调,完善专业互补

《进一步加快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广西)重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1年)》提出,着力提升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建设南宁江南工业园区食品加工、广西·中国糖业产业园蔗糖精深加工、梧州岭南传统食品加工等食品加工生产基地。2019年,以蔗糖产业为例,广西的蔗糖产量占全国60%,现在初步建成500万亩“双高”基地,优化重组建立了几个重要的糖业集团,提高了生产加工水平和整个糖业发展水平,延伸了糖的产业链[12]。广西蔗糖产业能够从事集蔗糖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第一线高技能人才非常紧缺,每年需求的人才总量基本都在3 000人以上,而整个广西所有高职相关专业毕业人数还不到1 000人。来宾职业技术学院正是通过细致的调研,发现广西沿江尽管部分高职院校开设食品加工,但尚未有院校开设与蔗糖直接相关的专业,于是在机械制造系开设“食品生物工艺(制糖方向)专业”,重点对接工业区的蔗糖产业,形成集“蔗糖加工和开发于一体的专业集群,培养集蔗糖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高技能人才,成为广西沿江高职校中唯一一所与蔗糖产业相关的专业对口高职,这既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弥补了其他高职院校的不足,完善了区域高职院校的互补。因此,广西沿江高职院校应深入了解珠江一西江经济带的产业导向,围绕市场需求,进行适时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确保广西沿江高职专业结构能同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广西)发展的若干意见[Z].桂发[ 2019] 13号,2019-05-20.

[2]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 2019]4号,2019-02-13.

[3]广西社会科学院.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EB/OL].[2019-12- 17].http://www.gxzf.gov.cn/sytt/20171217-668657.shtml.

[4]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9- 12-1 8].

http://www. 1237 l.c n/201 9/02/1 9/ART1155053 1614551 846.shtml.

[5]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快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广西)重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1年)[Z].桂政办发[2019] 61号,2019-06-04.

[6]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教高[2000]2号,2000-01-17.

[7]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委.提升产业合作层次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解读[N].广西日报,2014-08-07 (11).

[8]胡光磊,阮晓莹.南宁: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EB/OL].[2019-11-28].h ttp://www.g xnews.com.cn/staticpages/201 8 1 123/newgx5bf 73489-17831043-5.shtml/2018-11-23.

[9]广西人才网联系统.2019年第三季度人才供求情况分析报告[EB/OL].[201 9-1 1-04].https: //www. gxrc.e om/Article/info/105078。

[10]教育部.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Z].教职成厅[2019]3号,2019-09-12.

[11]童政,周骁骏.广西开放合作向“东融”[N].经济日报,2019-08-29 (14).

[12]张怀水.广西蔗糖产量已占全国六成,计划向产业链高端攫取高附加值[EB/OL].[2019-11-23].http://www.cs.com.e n/cj/hyzx/201909/t20190903_5982155.html.

[责任编辑刘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