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京津冀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2020-07-23刘红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服务贸易京津冀竞争力

摘要: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已于2014年提升为国家战略,但长久以来,其外向化程度不如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京津冀区域的服务贸易的发展与这两个区域的差距较大。本文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将服务业标准数量作为政府行为对影响三地服务业竞争力的因素2005 2015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首先是京津冀服务业的发展主要是受到GDP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再次是货物贸易出口额、人力资本、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服务业标准数量、第三产业贡献率,最后是劳动力参与率。

关键词:京津冀;服务贸易;竞争力;波特钻石模型

基金项目:中国标准化协会课题:服务贸易标准化背景下京津冀服务贸易分行业竞争力比较及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编号:FMBZH-1946);重庆工程学院2019年校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编号:2019xskz01)

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沿海三大城市群之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已于2014年提升为国家战略,但长久以来,其外向化程度不如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京津冀区域的服务贸易的发展与这两个区域的差距较大。随着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提出,有必要对三地区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

一、文献回顾

刘宏、梁文化(2017)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实证研究了服务贸易开放度(STO)、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TC)、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CG)、专利申请量CPA)和每万人中高等教育人数(HC)等因素对北京市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服务贸易开放度与北京市服务贸易竞争力关系较为密切。孙蕊(2017)采用2000-2013年京津两地旅游往来数据,在引力模型的框架下分析两地间经济距离影响及边界效应问题。结果显示,市场规模和距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间服务贸易;边界效应确实存在,一些无形的贸易壁垒和不便利影响了两地间的旅游往来。李雨凝(2018)通过对影响中国旅游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计量检验,分析影响因素对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并基于模型和现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在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将服务业标准数量作为政府行为引入波特钻石模型对影响京津冀地区服务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期望能发现服务贸易标准化的发展对京津冀区域服务贸易发展的作用是怎样的,及其在对京津冀区域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中占据怎样的比重。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二、京津冀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们依据波特钻石模型中关于竞争力的影响要素:资源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战略决策、政府行为、机遇;同时考虑到天津和河北部分年份的服务贸易数据及服务业标准数量数据不全的情况,我们用劳动力参与率(用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总就业人数)HMRi及人力资本(用专科以上学歷人数表示)HCi反映一地区竞争力形成的资源要素;GDPi代表一地区竞争力形成的需求状况因素;货物贸易出口额(亿美元)EXGi用于反映模型中的相关产业因素;外商直接投资额FDIi代表企业战略决策因素;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服务业标准数量SSNi为政府行为因素;第三产业贡献率TRi(第三产业年增加值/CDP)来代表机遇因素;用第三产业增加值TVi作为因变量,我们收集了自2005-2015年共11年的数据,其中由于时间不限,在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服务业标准数量的数据上,直接借鉴了2017年祝合良、叶萌的数据,整理得出数据如下: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系统特征序列X1,其余序列X1、X3、X4.X5、X6、X7、X8与它的邓氏关联度的计算过程如表1:

通过比较七个指标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关系度的大小,可以看出京津冀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受到CDP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再次是货物贸易出口额、人力资本、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服务业标准数量、第三产业贡献率,最后是劳动力参与率。

二、京津冀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注重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产生正溢出效应

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中北京已形成了明显的极化效应,根据增长极理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有扩散的正效应和极化的负效应。从极化效应到达扩散效应的过程中,通常要经过漫长时间的极化效应。同时学者缪尔达尔( Cunnar Myrdal)认为,市场力的作用通常是倾向扩大地区间的差异,应通过加强国家干预,使极化效应尽快过渡到扩散效应,从而产生正的溢出效应。随着天津和河北在服务业软硬件设施的提升,首都作为现代服务业及经济增长极才能更好地发挥向周边区域的扩散效应,最终促成京津冀区域内服务贸易发展产生正的溢出效应。

(二)加快服务贸易升级,理顺货物对服务贸易带动关系

未来要加快天津和河北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升级,这两地坐拥北方优良港口资源,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必然会产生对于运输,保险、金融及计算机信息业的需求。在这些服务贸易方面处于比较优势的北京可以利用其辐射效应,引领两地服务业尽快结构转型。京津冀发展货物贸易,要重视其对服务贸易的推动作用,发挥货物与服务贸易的协同作用。

(三)建立健全服务贸易标准体系建设,助力京津冀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通过不断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及标准化机构的合作交流,参照现有的国际标准不断修订和完善我国已有标准;同时应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国家间及区域间服务贸易的交流,通过承接对外劳务服务合同将我国已专门化的成熟的行业标准在国际市场上推广,为相关服务国际标准化的制定增加话语权。同时,应注重国内在服务贸易标准化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京津冀高端人才优势,打造一批即具有各服务行业专业知识又懂国际市场标准体系及其动态发展的人才,使之成为提升京津冀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刘宏,梁文化.北京市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比较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01): 51-62

[2]孙蕊.京津服务贸易引力模型与边界效应一以旅游业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7(11):136-138

[3]李雨凝,姜锋.中国旅游服务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商论,2018 (05) 81- 83

[4]祝合良,叶萌.标准化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7(05)3-11

[5]Gunnar Myrdal. Economic Theory and Nnderdevelopment Regions[M] .Harper& Row.1957

作者简介:

刘红(1978- ),女,天津天狮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服务贸易京津冀竞争力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日本竞争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