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城市居家型养老模式需求研究

2020-07-23刘照函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SWOT分析

摘要: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政策对于养老行业有所倾斜,导致养老领域的企业数量增长迅速。但是由于养老形式过于陈旧,行业内部问题暴露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居家型养老这种新型养老模式需求正在逐步增加。本文集中分析了中国城市居家型养老模式的行业和市场,并对其优劣进行了探究,最后给出了建设新模式的初步想法,以促进养老行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中国城市;居家型养老模式;SWOT分析

一、养老行业和市场分析

(一)养老行业规模

2020年对于发展养老行业是一个不错的机遇,根据资料显示:中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2020年老年人口的数量预计将增加到2. 43亿。下图的图标显示,超过九成的老年人都是独居或者是夫妻同住,只有很少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的比率也将占到总体的70%。而没有子女、需要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当前,养老机构乱杂的问题严重,缺少营业资质、虐待老人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直接导致了实际需求很大,但是在市场上却表现出消费不积极的局面。现有养老企业主要以传统养老院模式为主,真正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寥寥无几。行业内过于单一的形式会导致创新能力的下降,服务水平和态度低于顾客的预期。因此,养老行业急需以创新的思维来激活传统的模式并与新型的模式共同发展,服务于有需要的老年人。面对着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养老行业更容易得到政府与社会的支持,从而获得发展所需的保障和支撑。

(二)市场分析

以传统养老院为例:传统养老院养老最大的优势在于住人养老院里可以实现医养结合,可以及时处理紧急突发的身体问题,同时提供较为成熟的健康服务。对于高龄老人来说,养老院更加安全舒适,子女也可相对放心。养老院的设施相对较为完善,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劣势也非常明显,传统养老院需要老年人必须全天候人住,他们无法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一般传统养老院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同时,传统养老院服务种类相对较少,无法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面对人数众多的老年人,养老机构也不可能针对每个老年人提供一对一服务,他们只能流水线式完成需求。经过长期的发展后,传统养老院运营方式单一,管理模式僵化,缺少创新理念,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人关于孝的传统观念更倾向于老年人晚年与子女一起生活,住在养老院不太符合中国的国情,而居家型养老更符合大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预期。

二、SWOT宏观分析居家型养老模式

(1)优势S(Strengths):首先,居家型养老模式无须人住养老院,活动更加灵活。对于行动较为便利的老年人,他们没有必要让护工照顾他们所有的生活,这样他们也可以有自己独立生活的空间。相比养老院严格的管理来说,在家养老方便了老年人出行,他们可以更加自由的外出。其次,该模式满足了中国传统观念家庭养老的需求。老年人在家中安度晚年,和子女们其乐融融,共性天伦之乐的更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从老年人的角度来看,他们也会更加适应在家里的生活,随意更换养老的地方会让他们产生焦躁的情绪。相比居家,养老院会让老年人有一种陌生感,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孤独的情绪。从子女的角度考虑,这种模式既达到了养老的目的,又能适度减轻孩子的经济压力。再次,居家型养老提供服务种类多样,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要。这种模式的形式多样,涉及健康、学习、社交需求等各个领域。针对不同的老年人,居家型养老模式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让他们享受自己精彩的退休生活。最后,从居家型养老公司的角度考虑,市场营销手段多样,可以进一步拓展市场。公司可以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营销,例如通过居委会了解老年人的情况,尽早掌握目标人群。面对目标人群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或者利用广告的形式,线上采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让子女充分了解这种较为新颖的养老模式,扩大影响力。线下可以通过派发传单来让老年人们逐步了解并接受。

(2)劣势W(Weaknesses):该模式属于较为新兴产业,正处于成长阶段,行业内各部门分工并不成熟。这就导致了其市场占有比例小,顾客了解程度较低,他们更愿意相信传统的养老机构而产生对于民营机构不信任的情绪。与此同时,居家养老模式在养老领域的可复制性强。居家型养老的理念容易运用在养老行业,对于之后养老行业的创新能力有着很大的考验。

(3)机会0(Opportunities):国家对于土地、税收、水电方面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这将给创业初期的企业提供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十九大报告中的政策支持很大程度上给居家型养老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可以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4)风险T(Threats):近年来,养老机构的准入门槛一降再降,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导致了民营机构的数量成倍数增长。但是大多数机构的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们心中已经对民营机构的信任度逐步降低。而且民营机构的投资回报率较低,收回成本时间长,这是中小型养老企业在初期进入市场前需要应对的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

三、居家养老具体措施

居家型养老企业的一大亮点就是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具体措施可以根据低龄、中龄和高龄老人确定为三个类别。

低龄老人:老人的活动范围也逐渐从社会转向家庭,转型阶段的老年人由于这种社会角色的改变,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落差,会更容易感到孤独、烦躁,而大多数处于这个阶段老年人的子女正处在事业的黄金时期,对于老年人的变化,不易察觉,老人也可能会因此变得孤僻,性情大变。因此,需要给低龄老人人群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促使老人们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排解忧愁和寂寞,也切实地帮助子女照顾老人,实现老有所养的传统观念。

中龄老人:(1)文化教育方面:在老年人再教育方面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从大的方面考虑,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物质条件日渐优越和老年人对丰富退休生活的需求日渐增加有关。而对于老年人自身,他们在这里不仅仅可以完善知识技能,还可以增加人际交往,与老朋友新朋友们参加集体活动,为退休生活注入源源动力。(2)旅游方面:随着老人们退休金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消费享受高质量的旅行服务,老年人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但市场上却缺乏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旅行社及相关旅游产品。老人们更加愿意参加为他们专门定制的旅行计划。

高龄老人:由于他们相对年迈,活动不便,不管是普通的家庭清洁,还是外出看病,都需要有人时刻陪伴以免发生危险,但老人们大多有不想麻烦自己子女的心理。因此,養老机构需要推出类似生活助手的服务人员方便老人生活。

总结

在当今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愈发突出的时代,做好养老服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养老市场不仅空间大,开发的程度也相对较低,在政府政策的协助下,养老机构可以搭上时代发展的快车,不断完善服务质量。针对养老行业内的主要问题,需要通过创新形式的方法注入新鲜动力。同时,这一做法也并不完全否定传统养老院的模式,而是希望传统养老模式能与居家型养老模式形成互补的关系,其共同目标都是为了让老年人享受更好的服务,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充实幸福。在政府和养老企业的共同的努力下,居家型养老模式必然会寻求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黄瑾,高雷.(2017)习近平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C]新华社

[2]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兰州学刊,2014(09):129-136

[3]宋广文,王静.(2010)促进“积极老龄化”的战略思考[J]战略决策研究2010(02):6568

[4]毕雁.原创:能不能为老年旅游提供更多的便利[J]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

作者简介:

刘照函(2000- ),男,UIC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SWOT分析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