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生进城就读对城乡教育的影响研究

2020-07-23肖军虎王文萌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村学生

肖军虎 王文萌

摘   要 农村学生进城就读浪潮不断加剧,给城乡教育的发展都带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城市学校的“大班额”导致教育质量下滑,农村学校的“萎缩”挫伤了农村学生的文化自信。师资和学生的“双重危机”遏制了农村学校的发展,城乡学校的基建投资效益明显下降。为缓解农村学生进城就读引起的负面效应,促进生源的合理流动,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科学规划县—乡(镇)—村产业布局,建立和完善农村学校特色发展机制,建立动态的国家、省、地三级流动儿童数据库,提前预测城乡流动趋势,规避农村学生进城就读招致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农村学生  进城就读  城乡教育

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而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农村学生进城就读的趋势不断加剧,侵蚀了农村学校健康发展的根基,扰乱了农村的教育生态。研究农村学生进城就读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2007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奔赴全国12个城市,就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拉开了我国农村学生进城就读研究的序幕。王东认为,农村学生进城就读存在借读费用太高、所需证件难办、附近公办学校不收的问题[1]。雷万鹏等认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存在“入学门槛”种类繁多、权重不一的问题[2]。金乐认为,存在国家对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以户籍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划拨不合理、流入地公办学校规模有限等问题[3]。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城乡二元格局下的户籍制度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4]。同时包括进城就读学生“人(学)籍分离”,“钱随人走”的政策难以实现[5]。针对农村学生进城就读产生的问题,杨明提出打破城乡壁垒,建立相应的动态居住地户籍管理制度[6]。杨敏从资源合理配置角度提出通过制度安排进行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的优化配置,解决流动儿童制度上的“身份”归属问题[7]。刘俊贵认为,应建立和完善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机制,省内农民工子女由省一级政府统筹保障,跨省流动的由中央财政承担相当责任[8]。

现有农村学生进城就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学生进入城市后在入学前、入学中和入学后面临的公平问题和资源问题方面。其破解的策略在于建立相应的动态居住地户籍管理制度、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的优化配置制度以及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但是对农村学生进城就读导致的农村教育生态的变化和国家教育投资效益的影响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尝试从教育经济学和教育财政学的视角对农村学生进城就读所产生的上述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一、农村学生进城就读对城乡教育的负面影响

1.城市学校的“大班额”导致教育质量下滑

随着农村学生不断地涌入城市学校,城市学校原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被大大稀释,教学质量出现显著的下滑现象。研究显示,2014年全国小学的大班额比例为12.2%,初中的大班额比例为21.7%[9]。大班额导致教师的工作量加大,教学管理难度提升。在师资水平短期内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城市学校的教学质量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根据学生作业批改的相关调查显示,11.7%的学生作业是家长或者成绩好的学生批改的,这种做法显著降低了批阅质量[10]。从管理学视角来看,在每个教师既定的能力范围内,其管理幅度都是有限的。学生数量的骤然增加让很多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疲于应付,难以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进而制约了教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2.学校的“萎缩”挫伤了农村学生的文化自信

学校是一个地区文明传播的肇始和基础。农村学校的萎缩和消失削弱了现代文明和先进文化在农村传播的步伐和力度,贫穷和无知限制了他们的生活,让许多糟粕和低俗文化有了可乘之机。其中学校“萎缩”招致的问题首先便是农民的精神文化较为匮乏,农村缺乏正确的文化引导。在电影《米花之味》中,“留守儿童”喃湘露得了肾衰竭,村里的人第一时间请了“神婆”,用招魂的办法来使她痊愈,从未想过带她去医院医治,最后是老师用绳子将她绑在身上,骑着摩托车带她去医治,但喃湘露因治疗不及时而去世。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没有学校的环境,“愚昧和无知”将会侵占农村,后果不堪设想。其次,农村学校的教育与农村文化相脱节。在教育城镇化倾向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农村学校教育的组织、内容、方式、评价都远离农村,具有培养“城市人”的倾向[11]。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上与农村文化发展的需求严重脱节。最后,农村学校的“萎缩”挫败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城市文化对农村儿童的强烈冲击下,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和亲切感下降,主动放弃对乡村文化的学習和传承,拼命地想要去融入城市生活的行为,导致乡土文化传承的断裂[12]。

3.师资和学生的“双重危机”遏制了农村学校的发展

优质而稳定的教师队伍、连续而又成规模的学生群体是一所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在我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的社会背景下,农村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学校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首先,农村存在教师队伍老龄化、学历结构失衡等问题。一些农村学校年轻教师待不住,只能靠临近退休的老教师站好“最后一班岗”。山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数据显示,在农村教师整体学历结构方面,占比最高的为专科,达到50%以上。其次,农村学校生源严重萎缩。《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国乡村义务教育在校生为3418.77万人,较之2016年减少了140万人。他们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致使很多农村学校出现“空心化”现象。师资队伍的老龄化现象和生源的无序流动减缓了农村学校发展的脚步。

4.城乡学校的基建投资效益明显下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等资源,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随着纲要精神的落实,各级政府在农村的校园、校舍、教学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显著缩小。但是,随着农村学生数量的不断减少,农村的小规模学校和空壳学校大量涌现,政府花巨资修建的校舍、配置的教育教学设备出现了闲置现象,利用率极低。另一方面,农村学生的不断涌入,城市学校的校舍和教育教学设备出现了“过度使用”现象。为了缓解城市学校的入学压力,很多地方政府不得不投巨资在城市新建校舍、购置设备。在区域学生总数没有大的变动的前提下,农村校舍设备的闲置和城市校舍设备的新增造成了教育投资的极大浪费,基建投资效益明显不足。

二、农村学生进城就读的社会根源

1.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状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劳动力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出现“失业危机”,而城乡之间的工资差异较为明显,大量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选择外出工作,“离土离乡”成为当下农村打工人的主要生存状态。《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比上年增加184万人,增长0.6%。农民工进城人数显著增加的根源在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状态表现出来的城乡收入差距。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396.2元,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32.4元。作为一个“理性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决策便是进城。农民工进城后,受外围环境和自身经历的影响,逐渐意识到促进阶层流动的唯一途径便是教育,将子女的发展“寄托”在受教育上,“上学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便成为一种共识。在城乡教育现实差距的前提下,进城让子女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增加阶层流动亦或是成才的机会便成为一种“潮流”。

2.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的刺激

随着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已得到显著改善,但由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薄弱、起点低,当前城乡教育差距依然明显,农村有经济实力的家庭将孩子送往城市就读普遍成为一种共识。城乡教育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师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上。从师资方面来看,农村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配置不均衡,一些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不匹配,教师负担重,无闲暇时间认真备课。上述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农村教师在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和教学水平等方面与城市教师存在较大差距。从办学条件来看,虽然近年来农村学校的校舍和硬件建设水平较以前有显著提高,但设施设备的配套水平对教育教学的支持能力与城市学校存在不小的差距。就教学质量来看,其受到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和生源状况的较大影响。农村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逊色于城市学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农村的生源状况也不尽人意。受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农村家长大多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不但缺乏对孩子学习的支持能力,也鲜有闲暇时间陪孩子共同分析学习和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导致农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与城市学生具有一定的差距,从而影响到农村的教学质量。

3.农民工子女优惠政策的激励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正在经历由“乡土中国”到“流动中国”的转变。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由之前的个体向家庭化迁移,流动儿童进城之后的受教育权保障问题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流出地政府要积极配合做好各项服务工作。”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具体要求公平对待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农民工子女受到与城市学生同等的待遇,不允许私自借着借读费等其他费用的名义向农民工子女索取巨额费用。该政策的细化为之前进城就读需要缴纳巨额借读费而不得不留在农村“留守”的儿童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促进了农民工子女的流动。

三、农村学生进城就读的治理策略

农村学生进城就读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自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这一现象的无序扩张对整个教育生态和国家教育投资效益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引导农村学生进城就读有序发展,科学规划县—乡(镇)—村产业布局,建立和完善农村学校特色发展机制,建立动态的国家、省、地三级流动儿童数据库,预测学生进城流动的趋势将是当下较为明智的选择。

1.科学规划县—乡(镇)—村产业布局

商业活跃、产业集聚的区域由于劳动力的相对集中必然引起入学就读人数居高不下。受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影响,科技含量高、劳动收益大的第二、三产业大多集中在城区,而劳动收益低的第一产业主要集中在农村。市场开放后,劳动力向城区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致使城区学校的入学压力与日俱增。科学调整城镇和乡村的产业布局、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是解决农村学生进城就读难题的明智之举。

调整、优化县—乡(镇)—村三级产业结构,把产业结构的布局与劳动力流動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地域特点和区位优势,县—乡(镇)—村三级产业结构应遵循相应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到第一产业的布局。第三产业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需要多种其他产业的协调和配合,同时需要从业人员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积淀,将第三产业布局在城区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第二产业科技含量、技术难度相对较高,需要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较为广阔的占地空间和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将第二产业布局在中心城镇有利于分流城区过于集中的劳动力,在提升中心城镇现代化程度的同时优化区域劳动力布局,缓解城区劳动力的就业压力;第一产业相对来讲科技含量和技术难度较低,对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和技术素养要求不是很高,这一层次劳动力资源在农村较为丰富。把第一产业布局在农村,并大力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和规模化经营水平可以有效防止这一层次劳动力在城区和镇区择业时的盲目竞争。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有利于引导不同层次劳动力在县—乡(镇)—村三级之间有序流动、合理布局,进而营造农村学生进城就读的规范秩序。同时,地方政府要在中心城镇和中心村建立与当地常住人口相匹配的优质小学和初中,让劳动力随迁子女在国家就近入学的政策框架下就可以接受令人满意的优质教育。可以预见,农村劳动力的规范流动而带来的农村进城就读学生的合理流动,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学生进城就读所产生的诸多消极影响。

2.建立和完善农村学校特色发展机制

在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农村文明和城市文明均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在“城市中心倾向”的教育价值观影响下,农村学校已然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本然,与城市学校在进行一场毫无胜算的竞争,农村学校生源的“萎缩”和进城趋势的不断加剧就是农村学校办学思想偏差的现实例证。鉴此,革新办学思想、挖掘农村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农村学校增加吸引力、留住农村学生的突围之路。

首先,建立以当地教育专家资源为引领的农村学校特色课程开发机制。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各县(区)教科所、教师进修学校、名师工作站以及县(区)外各种专家,深入辖区内的农村学校,为学校发展会诊把脉,建设特色课程[13]。特色课程的内容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竞争活力,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色课程的师资应摒弃唯学历、唯编制的传统思想,大胆聘用地方有学识、有能力、有担当的有识之士;特色课程的评价应以过程性评价为导向,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其次,构建有利于特色发展的农村学校评价机制。在遵循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探索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层次农村学校的评价机制,为学校的特色发展“保驾护航”。最后,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他的办学思想和理念直接影响着农村学校特色建设的内容和步伐,为此,聘请域内外教育专家对农村校长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

3.建立动态的国家、省、地三级流动儿童数据库

农村学校大量闲置、城市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城乡教育资源利用率下降。为缓解此种情况,需要重点关注流动学生,对其流动情况进行系统调研,从而更好地规划城乡学校布局,提高国家基建投资的利用率。鉴此,发挥学籍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的能动作用,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动态的国家、省、地三级流动数据库,预测进城就读学生流动趋势,提高国家基建投资效益。

首先,要发挥学校和教师的能动作用,记录“出”“入”学生的流动信息,并对转学离开或是学校接收的学生信息进行及时上报、及时记录,动态监控学生的学籍转移情况,力求不“遗漏”一个孩子。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电子学籍等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全国学籍联网优势,做好当地学生的退学和别的学校学生的入学登记工作,优化流动地和流出地的学籍接转机制,追踪流动儿童就学动态情况。再次,政府统计部门要建立流动儿童数据库,流动儿童数据库要有专人负责、专人监督、动态管理,精准掌握流动儿童的相关信息。最后,要建立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统计部门的三方联动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时精准监测城乡学生的流动信息。城乡学生动态流动信息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科学合理的学校布局和政策调整,营造城乡生源合理流动的规范秩序。

参考文献

[1] 王东.“两为主”政策背景下流动儿童家长“择校”行为分析——基于对北京市的相关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0(12).

[2] 雷万鹏,汪传艳.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門槛”的合理性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2(24).

[3] 金乐,付卫东.流动儿童教育财政的困境与出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3).

[4] 李振堂.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2(08).

[5] 富晓星,冯文猛,王源.“教育权利”vs.“大城市病”——流动儿童教育获得的困境探究[J].社会学评论,2017(06).

[6] 杨明.“两为主”政策转向“国民同待遇政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4(12).

[7] 杨敏,赵梓汝.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基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社会学思考[J].学术论坛,2016(02).

[8] 刘俊贵,王鑫鑫.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研究,2013(09).

[9] 李静美,邬志辉.当前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的问题及其治理[J].教育发展研究,2017(08).

[10] 曹灿辉,刘萼华,赵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情况调研报告[EB/OL].http://www.360doc.cn/article/1993072_51900088.html,2010

-09-07.

[11] 李学良.农村教育的“离农”、“向农”之争——兼论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J].教育学术月刊,2018(02).

[12] 吕宾,俞睿.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儿童乡村文化认同危机及对策[J].宁夏社会科学,2016(04).

[13] 王建忠.培育农村特色学校促进教育优质发展[J].人民教育,2010(20).

[作者:肖军虎(1967-),男,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王文萌(1995-),女,河南新乡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  杨   子】

猜你喜欢

农村学生
农村生源学校如何开展课外英语阅读
培养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开展思品教学的点滴体会
当农村孩子遇到语文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