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0-07-23殷建坤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命题作文孔乙己文题

殷建坤

聚光灯·文题呈现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回忆成长经历中让你动情的一些事,先与同学交流,看看他们的反应,再从中选择一件事落笔。

2.交代清楚事情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等,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在结尾处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比如你受到了怎样的触动,它在你的成长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迹等,可起到点题的作用。

協奏曲·拨云见日

雨萌:大家注意了,这次是自由命题作文。这样的题目对我们限制较少。

子铭: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限制,文题要求我们从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寻找那件让自己难忘的事,材料要出自生活,不能胡编乱造。

锦彤:首先要确定好写作的材料,然后给这个材料拟一个合适的题目。自拟题目,有时比命题作文还难,对我们也是一种考验。

子铭:没错,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能让人眼前一亮。

雨萌:除此之外,本次作文要写成记叙文,必须交代清楚事件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等。

雨萌: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关注生活,寻找到好的写作素材呢?

老师:生活是本色的,有时也是粗糙的,从生活中取材就如同在沙里淘金。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生活的热爱者。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苏东坡屡次被贬,却仍不改对生活的热爱,所以他才笑谈:“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还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流传千载。

二、做生活的观察者。有人说:“未经凝视的生活是粗糙的。”所以,我们要用眼、用心去观察和发现生活中常人不能发现的细微之处。鲁迅先生写《孔乙己》时,对人物的观察可谓是细致入微,说“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话抓住了孔乙己的特点。春天来了,我们停下脚步去看一看桃花樱花,可以凑上去嗅一嗅,伸出手摸一摸,比较一下两者形态的异同;夏天到了,在城市里看一看法国梧桐形成的树荫,听一听蝉的鸣叫,感受一下柏油马路的暑气蒸腾,在乡村看一看金黄的麦穗,嗅一嗅麦子的清香,用麦芒刺一下肌肤,感受一下城乡之间的异同;秋天到了,抬头看一看雁阵的变化,低头看一看菊花的绚烂;冬天到了,感受北风呼啸,欣赏雪地红梅。由此可见,只要用心去观察生活,自然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千姿百态和纷纷扰扰。

三、做生活的记录者。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画家需要写生,写作文也需要纪实。把生活中那些感动人心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长此以往便有了自己的材料库。正如培根所说:“读书使人充实,套路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多做记录,不仅能够积累素材,而且也有了锤炼语言、提炼思想的机会。

四、做生活的思考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那么多的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奋战在抗疫一线;那么多的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为人民奔走。我们在被他们感动之余,还要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他们?思考多了,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也会深刻地看待生活。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孔乙己文题
命题作文怎样确定立意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天津护理》2020 年第28 卷文题索引
半命题作文“难忘那次__”构思指导
命题作文“闯关”大法
《中成药》2019年第41卷第1~12期(总第472~483期)总目次 文题分类索引
孔乙己(下)
《中成药》2017年第39卷第1~12期(总第448~459期)总目次文题分类索引
半命题作文如何补充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