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仪式中的寄托

2020-07-23戴晶晶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祭祖重阳节先辈

戴晶晶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仪式的民族。我们将对上天的尊崇、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反思、对过往的总结、对未来的向往都融入到从岁首到年末的一个个节日里,让人们在这一个个或喜庆或悲戚、或喧闹或静穆但都不失庄严的节日里,尽情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追思之意、忏悔之心以及祈福之愿。

“爆竹声中一岁除。”新旧之交的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各家各户总要贴上鲜艳的春联,点燃象征红火的鞭炮,并且进行祭祖仪式,给长辈拜年。这些仪式流传至今,成为一种习惯,不易改变,其实也不必大费周章去改变。仪式流传千年,已经与我们的生活紧密关联,融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移风易俗”企图改变春节习俗的案例,最终,春节的习俗依然以其不屈的韧性沿袭至今。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回家过年,已成为吸引全球人目光的人文奇观。这就是中国人的传承,是中国人对“家”的浓浓的眷恋和不息的信念!

“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到淫雨霏霏的暮春,中国会有一个专门用以祭奠先祖和先烈的传统节日——清明。人们虔诚地为逝去的先人供上祭品,焚化纸钱;恭敬地为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牺牲生命的先烈们献上花篮,寄托哀思……清明节,让人们饮水思源,追忆那些给自己带来生命、带来美好生活的先辈们。祭奠先辈,缅怀先烈,是为了让我们不辜负他们的付出,让我们活出他们希望看到的模样;是为了让他们的信念在我们的心中延续,让他们的梦想在我们手中变为现实!

“每逢佳节倍思亲。”秋风劲,天转凉,岁岁又重阳。重阳节,登高望远;重阳节,饮宴求寿;重阳节,感恩敬老。长辈、老人,是下一代、年轻人最宝贵的财富。他们给了我们物质财富,更给了我们精神力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此言所揭示的,正是老人身上凝聚着的宝贵的财富。家如此,国犹是。古人认为“百善孝为先”,正是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孝敬老人,继承发扬老一辈人的道德風尚,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发扬。

……

生活中“繁琐”的仪式,我们一个也不能落下。一个个仪式牵引出的丝丝缕缕情意与悠悠中华文化,令人动容,令人感奋。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应适时放慢脚步,来守护一个个传统节日,守护一个个庄严的仪式,守护一种良好的习惯,守护一种认真生活的态度。

一个个仪式,凝聚着先辈浓厚的情感和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这些情感,这些文化,纵然世易时移,依旧动人。不少地方在嫁娶的时候有一个环节是母亲为新娘梳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母亲为待嫁女儿一下下梳理着,轻轻吟唱着……这古朴的仪式中,蕴含了多少美好的祝愿与不舍!这正是仪式的意义所在!

无论春节团圆、清明祭祖,还是重阳登高,都源于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情感,都源于中华民族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评点】

作者精心选择了三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并逐一阐释每个节日的意义,以此凸显出每一个节日背后凝聚着的我们的先人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和对美好未来的祈愿。可见,仪式是一种文化,一种民族文化;仪式是一种情感,一种前人对后人的大爱。文章选材富有新意,三个节日具有代表意义,亦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猜你喜欢

祭祖重阳节先辈
不忘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清明祭祖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学礼仪
绵 延
日本校园里的“先辈”
精致
重阳节
除夕祭祖
重阳节为什么称为“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