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

2020-07-23翟张帆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道德与法治初中

翟张帆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在新时代的中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肩负重要是历史使命和时代使命,它是在初中开展思政教育的主战场,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为主要内容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6-0036-01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初中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整个初中教育的灵和魂,如果将其他学科看做是增长技能的人文社会学科的话,道德与法治教育是铸魂教育,是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构建道德情操,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学科,是能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的基础性学科,本文重点论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思政内容的融入相关内容。

1.初中道德法治与思政教育教的关系

思政教育中包含道德与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是思政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或者说是思政教育的基础性教育。道德与法治从题目上看,道德属于思政教育的软性条件,法治是思政教育中硬性要求,是明确人的行为底线,所以道德与法治是思政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延展。

2.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

道德与法治在原先一直属于所谓的“副课”,学校、教师两者皆不重视,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也是停滞不前,道德与法治成为可上可不上的课,成为选择性强且没有硬性教学要求的学科,思政教师也是挑选范围极其广泛,只要是有教师资格的都可以教授道德与法治程,导致教师队伍整体教学不够专业、水平不高、教学质量一般,教学一线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始终处于在校教育的薄弱环节,难以发挥其思想引领作用。在新课改之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地位才逐渐得到提升,但是上述问题仍然在现实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有些学校、教师虽然重视,但是由于道德与法治偏理论化,教学内容多而繁杂,加之很多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一直沿用一言堂、滿贯式,教师说学生听,教师讲学生记这样的传统教学课堂,导致教学难以发挥其育人铸魂的教育效果。原先学校的不重视,导致专业化、专职化道德与法治教师的缺乏,这也是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和质量难以提升一个重要现实原因。总的来说,道德与法治现实教学现状是不尽人满意的,让人感到心痛的,其教育意义也难以充分彰显,将思政教育融入初中的道德法治教学中,会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也会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3.思政教育渗透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方法

第一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法治意识,提升教师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只要在思想上对思政教育有足够的认识,才会将思政教育融入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校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以及相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请专门的学者、专家来校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提升他们的认识,掌握相应的方法,让思政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变成可能;教师还要通过自学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将思政和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有效衔接,上述已经提过,思政教育内容其实是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的一种延展性,通过课本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进行道德与伦理的拔高,达到思政教育目的,这是最恰当的一种融合方式,但是这需要教师有过高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才能将两者无缝对接;既然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思维,让学生做好榜样,这也是渗透的重要一环。任何课程的开展,教师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教师要始终明晰自身的职业责任,将其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底线。

第二通过课程内容延展进行思政教育融入,上述已经提及这个方法,它也是实用性比较强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这是以二者关系为基础衍生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此就不做过多的累述,给大家以例子的形式进行说明,比如讲述八年级上册《爱是家的港湾》这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礼让包容,形成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教师就可以在这样的教学目标通过有效的引导上进行相应的思想拔高,比如到了课堂的尾声,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给大家呈现祖国的大好河山的视频或图片,然后说,同学们,这么美丽富饶的土地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庭,大家想一想,在你的小家庭应该做到是不是在大家庭也应该做到呢?我们要通过行动来维护我们大家庭的团结统一,让我们大家庭更加繁荣美好,这样我们的小家庭也会随之兴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让学生进行讨论,让代表进行发言,激发学生爱国情怀,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第三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学生,比如自身道德高尚,尊重他人,热爱工作,积极向上,教师的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行动中,言行中接受思政教育。比如教师如果是党员,可以随时佩戴党徽,进行授课,当学生好奇佩戴的党徽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中国共产党发展史,让学生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知道共产党人执政是历史必然的选择,让学生知道共产党人执政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告诉学生,激发学生爱党护党的热情,达到思政教育目的。

结语

总之,思政教育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教师提高自身对职业以及学科认识,站到新的思想高度去开展初中道德法治教育,通过内容的演示和行动的引领达到思政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探析[J].神州:145.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