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述略

2020-07-23邓正霖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7期

[摘要]经历了几千年封建制度禁锢统治的鄂豫皖边区,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为推动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地各级政府均设有直接负责文化教育工作的机构。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经验和优良传统,极为丰富和宝贵,是红色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卫生;发展述略

[作者简介]邓正霖(1980-),男,安徽金寨人,安徽金寨干部学院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党史党建、边疆史地研究。

[课题] 2018年安徽红色文化研究中心资助课题(项目编号:ah201801)。

[中图分类号] D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7-0015-02

鄂豫皖苏区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根据地的不断扩大,为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创办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制订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确定正确的政策,采取有力的措施,努力提高广大工农兵的文化、教育和健康水平。

一、文化事业建设

1931年7月,鄂豫皖边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苏维埃临时组织大纲》规定:特区政府、县政府、区政府、乡政府下设文化教育委员会,办理文化教育事宜。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建设的提出和各级机构的设立,为指导根据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一是新闻出版事业。鄂豫皖苏区党和政府在领导根据地的斗争中,把新闻出版作为团结教育苏区人民、打击消灭敌人的锐利武器。新闻出版被列入根据地文化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并提出具体任务、基本思路和队伍建设等相关要求。创办最早的党刊是1927年10月怀宁临时县委出版的《新生活》,鄂豫皖根据地统一后,报刊种类增多,有条件的县及直属区也积极创办报刊。据不完全统计,到1932年春有50余种,既有党报党刊、政府报刊,也有红军报刊、群众报刊等。

在创办和发行报刊的同时,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还鼓励书籍出版,并在特区苏维埃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出版科,负责书籍出版。还有俱乐部,亦称列宁室,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群众性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在根据地内,几乎每个村镇都设有俱乐部,各个俱乐部内都备有报刊、图书和娱乐器材,供群众翻阅和进行娱乐活动。

二是群众文化运动。鄂豫皖军民在反对军事“围剿”的同时,还反对国民党文化“围剿”,因而建立了各种社会文化团体和各种文化设施,群众性文化运动得到极大发展,群众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群众文化宣传队,每队多则十几人,少则三五人,由立场坚定、政治观点明确的共产党员当队长,成为宣传教育群众的骨干力量。每所列宁初级小学和机关在驻地几乎都设立通俗演讲所,各县文化委员会按期编写通俗演讲大纲,供演讲人使用。各演讲所以反帝反封建为中心内容,联系当时实际进行形势与任务、政策与措施教育。各县训练大批演讲员,分配到各地参加演讲。

此外,“新剧团”、音乐队等在当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别山区的工农群众虽然不识字,但在劳动时爱唱山歌、茶歌、秧歌以及各种小调。根据地新的斗争生活,大大激发了工农兵群众的创作热情,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群众性的文艺活动,不仅有效地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而且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传播革命思想。文化事业的发展,它不仅以崭新的面貌和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出现,而且还与党的理论和宣传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群众文化运动、新闻出版都能结合鄂豫皖根据地的实际,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一般工作决议、通令、通知、消息、国内外大事、红军战况、先进个人先进单位事迹等。通过广泛的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党的理论、政策、方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党的意志更直接地传达到基层群众中间,这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也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

二、教育事业建设

鄂豫皖苏区党和苏维埃政府从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实际出发,革新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广大军民的阶级意识和文化知识。为此,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多种教育形式。

一是红军教育。红军教育包括政治、军事和文化等几个方面。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党的重要决议和指示,红军的性质、任务和纪律,革命形势和革命前途等;军事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军事理论和实践技术;红军文化教育的要求是能够认识常见的生活、军事用字用语,能写信、讲话。

二是干部教育。随着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开创和迅速发展,干部的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因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干部教育,并采取了学校教育和实际培养的两种渠道。1929年初,中共鄂东北特委开办了党务干部学校。1930年6月,在六安县七邻湾办起了皖西教育干部训练班。1931年2月,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在郭家河开办了列宁高级学校,培养了苏维埃干部300余人。

三是小学教育。鄂豫皖苏区为使根据地里每一个工农劳苦儿童、红军子弟都有读书的机会,积极创办农村小学,通称为列宁小学。各地小学均属当地苏维埃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学校教育行政则由各校校务委员会负责。学制均为5年,分初小3年,高小2年,學生多为6至20岁的工农子女。根据地各小学,对工农子女实行免费和减费教育。

四是社会教育。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扫除文盲。其形式有开办夜校、创办工余学校、组织识字班、创办列宁学习室和开展群众性的识字运动周。当时印发的《识字运动周刊》提出了“工农每天至少要学一个字”的号召,这些举措为扫盲作出了很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到1932年春,整个鄂豫皖根据地参加学习的工人2.3万人,农民30万人,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指战员24万人。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鄂豫皖边区千百年来文化教育事业落后的状况。

三、医疗卫生建设

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无视人民群众的健康,鄂豫皖边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为改变此种状况,根据地建立后,各级苏维埃政府都设有卫生工作的领导机构,为根据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兴办提供了重要保证。

一是建立红军医院。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规模较大的红军医院,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1929年5月,鄂东特委即着手在黄安县紫云区刘家园创办了鄂豫皖边区第一所红军医院。1930年1月,红军后方总医院初具规模,有医务人员10名和简单的医疗器械。3月,中共中央指示鄂豫皖特委和红军:“应该设法建立自己的军医院。”从而加速了红军医院的建设。除了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皖西红军后方总医院也具有一定的规模。由于红军经常转移作战,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红军还在苏区的一些地方办过短期的红军医院。

为了办好红军医院,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向中共中央申请派遣一些医生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二是教育和改造一部分被俘的国民党医务人员为红军服务;三是向白区聘请一些进步医务人员来根据地加强红军医疗队伍;四是自己培养,即通过工作实践或红色医务训练班来进行培养。为了调动和提高红军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鄂豫皖根据地苏维埃政府明令对“经过查考之医生政府要特别优待”。

二是创办地方医院。鄂豫皖根据地县级以上苏维埃政府积极创办地方医院。1930年11月,罗山县苏维埃政府在宣化店成立县医院。1931年先后在燕子河、武庙集、诸佛庵、花园、仁和集、陶家湾、河口镇成立五星、固始、霍山、破孝北、演川、英山、河口7个医院。1935年5月,皖西北特区苏维埃政府在金家寨成立皖西北特区医院。

各级苏维埃政府还指导消费合作社设立药房,配备医生,实行前店后医,购销药材与医治病人相结合。此外,鼓励与支持民间医生行医,对其中有名望的医生进行登记注册,允许年老体弱的医生坐轿下乡看病等。

三是普及卫生知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在创办医院的同时,积极开展了普及卫生知识的工作。这一工作由各级苏维埃政府内务委员会和各级卫生局(卫生委员)具体负责,其他部门予以协助。

为了普及卫生知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第一,反对封建迷信,提倡有病就医,宣传防病治病基本常识。1930年10月10日,鄂豫皖红军后方总医院医务部编印了《卫生读本》,部队和地方以此为教材,向广大指战员和人民群众宣讲常见病、多发病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号召大家讲究卫生,向不良的卫生习惯做斗争;第二,开展卫生运动,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在卫生运动中,除宣传一般医疗卫生知识外,还进行大规模的环境卫生清扫;第三,大力纠正婚姻的紊乱状况。为纠正鄂豫皖边区近亲结婚、早婚、病患者结婚等“婚姻的无政府状态”,鄂豫皖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规定了结婚登记制度,并在各级苏维埃政府内务委员会下设婚姻登记处,负责婚姻登记。

鄂豫皖根據地文化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不断完善,起到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的作用,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鄂豫皖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几千来来剥削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改变了鄂豫皖边区千百年来文化教育落后状况,开创了由工人农民自办教育和自己享受教育权利的新时代,“苏区群众的文化程度比国民党统治时代提高得多了”。党和苏维埃政府战胜各种困难,建立和发展苏维埃的医疗卫生事业,救死扶伤,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1]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成仿吾.工农干部和识字运动.载鄂豫皖区《识字运动周特刊》.1932年1月16日.

[3]中共六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皖西革命史[M].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中共金寨县委党史办公室著.金寨县革命史(1919—1949)[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