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立医院党建新要求下的基层党建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20-07-23吴佳莹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0年7期
关键词:德尔菲法党建公立医院

吴佳莹

[摘  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样本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联合多家市级公立医院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两轮专家咨询,探索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基层党建工作评价指标考核体系,包含7大类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及权重,基本项三级指标为33项,附加项为6项。指标体系的构建体现党委关于基层党建发展的战略思考,确保党建考核数据的科学化和标准化,能够实现新时期医院基层党支部的有效转型。

[关键词]党建;评价;德尔菲法;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健康中国战略下公立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成效关键在基层党支部。[1]开展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评价是医院党委有效引导正确办医的重要手段,也是分类指导基层党支部工作顺利开展的抓手。近年来,各地各家医院对于基层党建工作评价愈发重视,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2018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本文以样本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为主,联合多家市级公立医院探索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基层党建工作评价指标考核体系,在医院业务管理中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和要求,提高组织生活质量,规范基层党支部建设,切实提升医院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效率、水平和成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向基层有效延伸。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九大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背景下,对公立医院领导体制的重大调整。随着公立医院领导体制的重大转变,医院党委的作用由政治核心作用变为领导作用,基于加强公立医院党建背景下的基层支部党建工作考核办法也必须进行调整。科学、有效地评价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作用下各基层支部的作用发挥,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当前,医院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尚不均衡[2],“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制度还需持续完善。在研究多家医院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评价考核指标中发现,现有的考核体系尚不完善,多注重考核支部完成医院党委指派的指定任务情况,是否按时缴纳党费,是否做好组织生活记录,有否上报支部简讯等内容,缺乏大局性和全面性,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对于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要求医院内设机构党支部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加强对党员的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做好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工作。参与内设机构重大事项的决策,保证内设机构行政负责人充分行使职权。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建立健全综合考核制度,实行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3]

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基层党建工作指标考核体系,以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至关重要。严格考核标准,强化党的领导,能充分发挥考核的引导、规范和激励作用,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党建有效融入医院的一线业务管理工作中。因此,如何在当前加强公立医院党建新要求下建立有效的基层党建工作评价指标考核体系,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课题组首先回顾过往基层党建考核项目,寻找共性问题与个性优势,初步建立定性定量的新考核指标库。随后,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4],经两轮专家咨询,对各指标重要性评分,分析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对指标进行修正,同时增加对三级指标考核方式(基本/附加项)的评价。最终构建7大类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及39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一)明确评价指标分类。1.一级指标。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指标在医院主要是针对各党支部工作的全面、系统的评价。7个一级指标是理论框架下的结构化指标。其中,“思政及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制度建设”“社会责任落实”“统一战线与群团工作”6个一级指标是按照党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对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党支部的基本任务的阐述内容制定的;第7个一级指标“党建工作创新”是基于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以增强党建工作活力制定的。

2.二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是基于7大类的一级指标下,结合医院基层党建工作实践而建立,包含理论学习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支部文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支委班子建设、党支部队伍建设、党员发展和管理、“四风”整治、医德医风及行风、党内外监督、完善支部制度、议事决策制度、援助及志愿者服務、国家安全与保密、群团工作、统战工作、推动工作创新、先锋模范作用等。

3.三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是在二级指标的细化下的具体化指标,是集中程度较高的,能落实到支部的考核评价具体内容,也是经过多年党建实践的具有可行性的考核项目。这其中包含第一大类下的“政治学习制度贯彻”“支部党员干部上党课”等8项;第二大类下的“党支部内设分工”“双重组织生活效果”“支部书记参会率和请假制度执行”“党员发展双培养”等10项;第三大类下的“支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情况及有无党风廉政问题”“党务公开、党员民主参与支部决定情况”等7项;第四大类下的“党支部工作制度完善”“党的领导融入党支部管理各环节”等3项;第五大类下“支部援助、应急救灾等任务完成”“国家安全及保密工作执行情况”等4项;第六大类下“建立支部联系群众制度,沟通渠道畅通”“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领、加强政治领导和协同”等3项;第七大类下的“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支部党员获市级以上荣誉”等4项。

(二)细化评价考核指标。1.指标依据科学。本研究选取上海公立医院及有关主管部门的党建专家作为咨询对象,通过两轮指标重要性评价,综合筛选,提升了指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所选专家普遍具有丰富的党建经历和经验,二轮咨询问卷回收率达95%,说明专家对本研究的高度支持,专家咨询的判断系数(ca)为0.5,专家咨询的熟悉系数为0.915,两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707,说明专家咨询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两轮咨询后,计算第一轮总体协调系数W为0.271,第二轮W为0.402(均P<0.01)。可见,基层党建工作评价指标的Kendall系数有所提高。说明经过两轮的专家咨询后,专家的意见逐渐趋于一致,且经检验后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咨询结果可取。

2.指标选取合理。绩效考核指标选择中,要考量指标考核的可行性和可及性,指标抓取的难易程度是重要的因素。要建立一个稳定、可持续的指标体系,指标获取的简便性、易得性和取得成本必须纳入考量中。基于此,充分考虑到医院各基层支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本课题指标体系的一二级框架设计趋于统一,三级指标细化体现可评可溯,指标选取尽可能以定量可取的为主,定性指标首先遵循是/否或有/无来考量指标的可达到与否,指标体系组织和筛选过程中尽量减少和摈弃对行为过程的评价,更专注于对效果导向的评价。

3.指标涵盖全面。基于样本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对基层党支部多年来开展的党建工作进行月度和年度考核,结合申康中心党委书记业绩考核中对基层党支部的党建工作考核指标,确立起医院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评价一级、二级指标框架,三级指标是具体细化的内容指标。经过两轮筛选后的指标体系更加科学精炼,同时兼顾考核各维度,全面反映医院基层党建状况和水平,突出重点和核心要义,考核构成PDCA闭环,体现了上级党委对医院党建的导向,反映了医院党委对基层党支部的要求。

4.指标体现与时俱进。纵观指标内容细则,反映了新时期对党建工作任务的新要求。自《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下达以来,院党组织越来越多承担起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责任。由此,医院基层党支部要进一步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参与内设机构重大事项的决策,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建立健全综合考核制度,实行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这一点在本次课题研究评价指标内容上尤为明显,例如三级指标“支部内党员领导干部、支部书记、中层干部上党课教育”突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党支部书记参与业务科室核心小组讨论和决策,参与科室管理情况”,保证了支部参与内设机构讨论、监督、决策的权力;“支部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支委会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3个月召开一次、主题党日每月召开一次”既明确了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同时根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也将会议时间和频次作了说明。

(三)优化评价考核程序。1.考核权重。各项指标的权重体现了形式发展的变化和方向,其中权重较高的指标,主要涉及党建周活动参与情况、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影响、支委组织架构分工、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支部书记履职情况述职考核、党费收缴规范、党员发展把关、党支部工作记录、党的领导融入党支部各环节等9方面,这些指标普遍具有常态化、原则性,一些甚至具有一票否决意义。其中“支部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专家意见达到最高的集中和统一,重要性得分最高,充分证明此项指标是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的制度基础。

2.考核方式。课题组在第二轮咨询中增设了专家对指标的考核方式选择:基本项(常规指标)或附加项(附加分指标)。基本项(33项)主要以未达标即扣分的方式,附加项(6项)以完成即加分的形式作为考核,总分100的评价体系中扣分项占80分,附加项占20分,体现了指标项结构的合理化。附加项集中在“社会责任落实”和“党建工作创新”两方面,有关“社会责任落实”方面指标列入,意为加重援助及志愿服务的考核,确保公立医院公益性,有利于鼓励基层党支部根据支部队伍特色开展专属志愿活动,引导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融合,这点也是专家意见达成共识。针对“党建工作创新”方面的指标,多数专家选择以附加分考核方式为主,主要由于支部队伍中荣誉的获得有多种因素构成。作为附加分,一方面鼓励党建引领下的支部党员队伍能努力创先争优作表率,另一方面兼顾公平,根据学科特征、支部特色,不以荣誉奖项为唯一标准。

3.考核实施。将基层党建评价体系充分运用于基层党支部考核中,以党支部为单位,以每年元月一日为考核年度界限,与支部书记述职、党员评议相结合,完成分类统计和分析。考核的结果作为院内外评优和推荐的依据,以充分激发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发挥先锋模范示范效应,努力提升执行力,让党建工作成为可显现的目标。医院以评价体系的结果作为基层支部改善工作的依据,做到边考核,边改善,分类给予各基层支部分析指导,明确各支部优势和不足,帮助整改落实,做到考核有依据,考核有反馈,考核有促进。

三、评价指标体系影响和作用

(一)围绕政治功能,强化指导性作用。《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做好党员发展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以及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本文课题组对医院基层党建工作评价指标的选取着重围绕政治功能,将党的政治路线落实到医院组织的各方面。考核指标为医院基层党支部优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反映了医院党委对基层党支部的要求。

(二)突出党的领导,坚持公益性方向。医院基层党支部作为医院党组织的机体细胞,在党组织架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医院基层党支部既要完成党委下达的各项任务,积极与上级党组织沟通联系,反映基层中存在各种问题和困难,确保政令畅通,又要密切联系群众,起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并把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准确地贯彻下去。通过评价体系进一步突出党的领导作用,明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引导开拓区域化联盟合作,开展党员公益,号召“大爱无疆”的援助精神,将医院惠民便民措施以党建的形式推广惠及社会大众。

(三)增强党支部能力建设,提升规范化水平。加强医院基层党建工作,不仅要理性地认识基层党组织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强化功能来保障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在具体实践中,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基层党支部探索业务工作与党建相互融合的方式,以党建促进业务争先创优,将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落实到每个支部业务与党建的各方面。这既能激发基层党支部的自治活力,又保证形成卓有成效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机制。对基层党支部考核评价指标的积极探索,将帮助党务工作者理清党建工作的内容,呈现清晰的工作思路,以便科学化、规范化地切实提升市级医院党建工作的质量、效率、水平和成效。

通过探索和研究形成的医院基层党建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权威性高、可靠性强,充分体现了党委关于党建发展的战略思考,能够很好地指导各支部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和要求开展党建工作。考核既对结果有要求,又对过程控制,既符合院党委的要求,又符合医院基层党建的实际。通过指标体系和考核导向,能够实现新时期医院基层党支部的有效转型。在后续的研究和应用中还可借助信息化平台,确保党建考核数据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最终形成考核体系信息化,以期推广和复制。

参考文献

[1]李湘章,曾缤荭.创新基层党建考核机制[J]. 企业文明,2018,369(08):67.

[2]孙麟,朱薇薇,李大林.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考核指标体系的问题及其对策[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01):89—91.

[3]肖久庆,赵世超,马迎民,等.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究综述[J].中国医院,2018(03).

[4]常广明,樊立华,吕丽萍.基于德尔菲法的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评价指标构建[J].中国医院管理,2017(37):38.

责任编辑:丁  达

猜你喜欢

德尔菲法党建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现状评价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基于德尔菲法的高校学生党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