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在真实与想象的世界自由穿梭
2020-07-23
《十万个为什么》:你问故我在
1960年,为了响应“向科学进军”的时代号召,少年儿童出版社决定出一本能够回答孩子们所有问题的百科式科普书。在商量撰写人选时,编辑曹燕芳想起了此前出版的一本科普小品《碳的一家》,文风活泼、说理有趣,作者是北京大学化学系一名叫叶永烈的大二学生。
不久,叶永烈收到一封信,信中曹燕芳罗列了一些化学方面的问题,请他用通俗有趣的语言来回答。叶永烈按照问题单,挨个写了一遍。写完后意犹未尽,还加了几个他觉得应该列出来的“为什么”。样稿寄出不久,叶永烈收到了回信,这次是更多的“为什么”。
此后,叶永烈每天在北大图书馆阅读大量报纸、期刊和文献,一口气写了《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173个问题里的163个,又写了天文、地理、生物等其他分册的一些题目。在《十万个为什么》最早出版的5册里,有2/3的内容是由叶永烈一人完成的。在书中,孩子们第一次找到了很多问题的答案:地球是由几大板块构成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是不是猴子变的?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从1961年到2013年,《十万个为什么》从第一版出到第六版,叶永烈是唯一一个每版都参与撰写的作者。这部书前后共发行1000多万套,累计超过1亿册。它不仅是国内第一套普及版的百科全书,也是迄今国内影响最大、最畅销的科普读物。
《小灵通漫游未来》:带来科幻的火种
有x人说,叶永烈曾经随手播下了两颗种子:一颗是《十万个为什么》,引发了无数少年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另一颗是《小灵通漫游未来》,它为几代读者带来了科幻的火种。
叶永烈写《小灵通漫游未来》是在1961年,那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20岁刚出头的他“每天在北大啃窝窝头,连饭都吃不好”。肚子是空的,可想象力是丰富的。
在《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叶永烈为孩子们描绘了一个无法想象的未来世界。那个世界里,有机器人,有气垫船,有环幕电影,有会飞的汽车,人们家里的餐具都是钢化瓷做的,能吃到蛋白质、酱油、五香粉合成的人造蛋……这本书甫一出版,就印了160万册,两周之内售罄,又加印到300万册,掀起了当时的一股科幻热潮。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吴岩评价说,叶永烈的作品通过想象力的张扬,有力地挑战了应试教育,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并推动中国科幻、科普作品走向全世界。
2018年,在上海举行的叶永烈科普作品研讨会上,许多人谈及“有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两只大耳朵,长着逗人喜爱的小圆脸”这个脍炙人口的“小灵通”形象,它早已成为开启无数人科幻梦想的永恒经典。
“作家前面最好不要加定语”
在许多人眼里,写科普、科幻的作家,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的那类人,但叶永烈恰恰相反。他写作生涯中极其重要的另一块拼板,恰恰与现实密切关联——通过自己的眼睛、脚步和纸笔,以纪实文学的方式关注着世界上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的许多重要场景和事件。
叶永烈最看重历史当事人,通常写一部书会走访几十位甚至百余位当事人。写纪实文学时,他像一个侦察员,拥有敏锐的嗅探直觉和突破能力,“找到历史的当事人,然后想办法打开他们的话匣子。”
由于理工科出身的缘故,叶永烈的动手能力特别强,每次走访,他总是拎着一个饭盒一样大的红灯牌录音机,随身携带相机、纸笔,随时准备记录些什么。
很快,叶永烈写出了第一部纪实文学《家书抵万金》。之后的日子里,他把目光转向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其中涌现的知名历史人物,创作出了《红色的中国》《历史选择了毛泽东》《邓小平改变中国》《陈伯达传》等一系列纪实文学作品,引发强烈关注。
尽管如此,叶永烈并不喜欢被定义为一名“传记作家”。“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尝试的人。我还写过相声,出过相声选集。我还写过诗,写过寓言。”他说,“我觉得,作家就是作家,前面最好不要加定语。就像木匠,有时做桌子,有时做凳子,你不能说他是桌子木匠或凳子木匠。”
“请到上海图书馆来找我”
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叶永烈建立了完善的个人创作档案,各种文稿、书信、照片、采访录音、笔记,作品剪报、评论、样书等均分类保存,成为中国当代历史研究的一批原始文献。
2014年,叶永烈把历年来保存的所有文献资料捐給了上海图书馆。因为“这些重要的资料不是属于我个人的,而是属于国家的,属于历史的,将来后人要研究历史,这些可以对他们有所帮助”。
两年前,叶永烈在央视做了一次演讲。那天,他戴着眼镜,腰杆挺直,眼里闪着温和的光,他对台下的年轻人说,“我本来想,去世之后,在我的墓碑上写一句话——对不起,我不能再为你回答‘为什么。后来我想想,觉得应该改成——请到上海图书馆来找我。”
(一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