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德育: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理论视角
2020-07-23马德浩
摘 要:我國主流教育观、体育观多强调学校体育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而相对地忽视了学校体育在学生德育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具身德育”思想为突破这种传统观念,为学校体育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理论支撑。为了在实践层面促进学校体育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建议:一是加强政策引导,试行体育纳入高考,切实提升学校体育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二是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改变基于“运动技术中心论”的课程教学观念,强调运动技能学练的完整性与应用性;三是壮大学校体育师资队伍规模,提升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培养体育教师创设多样化、复合型德育情境的能力;四是督促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让更多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养成健全人格。
关 键 词:学校体育;具身德育;立德树人;体育与健康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0)04-0001-06
Embodied moral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MA De-hao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Abstract:Most of Chinese mainstream education view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views emphasiz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promoting function, while relatively neglect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 important function in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The idea of “embodied moral education”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breaking through such a traditional conception, and for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o better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In order to, at the practice level, promot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o exert a greater function in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the authors suggested the followings: 1) strengthen policy guidance; try to include phys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s; practically rais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 status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comprehensive moral, intellectual, aesthetical and working education; 2) deepe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reform; change the course teaching conception based on the “sports technique center theory”; emphasize the integrity and application of sports skill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3) expand the scale of the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team; enhanc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moral education awareness; cultivat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bility to create diversified and complex moral education scenarios; 4) urge schools to develop miscellaneous campus sports competitions; let more students cultivate a healthy personality in sports competitions.
Key word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embodied moral education;student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1]。党的十八大首次在中央重要文件中把“立德树人”明确为我国教育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也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2018年习近平[1]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立德”是首要任务,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总方向[3]。习近平[4]也在多个场合强调“立德”的重要性,比如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
学校体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7年印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徑[5]。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也强调: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6]。然而,学校体育在学生“立德”上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特殊作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德育体系中与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等课程的本质性区别是什么?如何让学校体育在学生德育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目前仍缺乏理论层面的支撑,这也是导致学校体育在德育实践中被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具身德育”思想,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论证。
1 “具身认知”思想的兴起
所谓“具身认知”是指人的认知根植于身体,是在知觉以及行动过程中通过身体和世界之间的互动塑造而来的[7]。受身心二元论的影响,西方传统的认知主义表现为“离身”的特点,即仅将身体视为外界刺激的感受器以及行为的效应器,强调在认知过程中大脑、身体和环境之间是彼此独立的[8]。比如柏拉图[9]在其《斐多篇》中记录了苏格拉底的一段自白:如果想纯粹地看事物,必须离开身体,根据灵魂关照事物。笛卡尔也曾强调:包括身体在内的“物”占有空间,但却不能思考,而“心”的特征是能思考,但却不占有空间[10]。
洛克对传统的认知主义提出了质疑,其主张“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10]。洛克的经验论可以说是“具身认知”思想的先驱。卢梭[11]的自然教育思想也强调了身体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其在《爱弥儿》中指出:锻炼感官,并不仅是使用感官,而是要通过它们学习正确判断,即要学会怎样去感受。深受卢梭影响的康德[12]指出:理性无论是按照经验性的途径还是按照先验性的途径,都难有建树。马克思在康德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人不应该被看作抽象的东西,而应该被看作有思想的能动的生物[13]。被视为西方现代哲学开创者的尼采对身心二元论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认知主义传统进行了颠覆性批判,其强调:生命的本质是权力意志……首先,各种感觉应当被认为是意志的组成部分;其次,还应承认思想和感觉是不能分开的;最后,意志不仅是感觉和思想的复合体,最重要的是一种激情[14]。
在尼采的影响下,胡塞尔[15]强调:心灵的实在性奠基于物质性的身体。真正把身体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具身认知”思想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梅洛-庞蒂[7]。梅洛-庞蒂[16]提出了“具身的主体性”这一概念,认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均遗忘了知觉主体,使其难以表达知觉意识构成其对象的方式。在梅洛-庞蒂的哲学里,身体是知觉的中心,知觉借助于身体使人感受外界环境,身体、知觉与环境是一个整体[10]。20世纪末期,“具身认知”思想在莱可夫、约翰逊等认知科学家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他们认为传统的认知科学把逻辑与概念的形成看作离身和抽象的,相对地忽视了身体体验的作用,而事实上要了解认知,就必须理解人体的感觉运动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结构,是它们塑造了认知[7]。进入21世纪后,“具身认知”思想正日益引起人们对传统认知主义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教育观、德育观的反思,为身体在教育、德育中的复归提供了理论支撑。
2 从“具身认知”到“具身德育”
“具身德育”是指基于“具身认知”的德育,是身体经验与道德认知、判断相互影响的过程[8]。传统德育多注重道德的知识性,往往把德育机械地看作道德知识的讲授,却对道德知识怎样养成学生内化的道德品质以及外显的道德行为缺乏重视[17]。国内“具身德育”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孟万金[8]将这种德育称为“离身德育”,是身心二元论在德育中的体现。“离身德育”的现实弊端一方面表现为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往往致使德育“悬空”;另一方面表现为忽视了学生的身体力行以及主观能动性,往往致使德育“说教”。
鉴于“离身德育”所导致的“知行不一、表里不一”的弊端,“具身德育”思想应运而生。“具身认知”思想的重要推动者梅洛-庞蒂也曾强调:道德是发源于身体之中的[8]。近些年,国外大量关于身体洁净程度、明暗知觉、时空知觉以及身体与环境嵌入对道德判断影响的实证研究,也为“具身德育”思想提供了科学
依据[8]。我国儒家思想中也强调道德的具身性,比如孔子曾讲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8]。孟子曾倡导: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18]。荀子也曾指出: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19]。习近平[4]也强调: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具身德育”思想主张恢复身体在德育中的基础性作用[17],强调身体动作发展对学生道德素养形成的特殊作用,重视身体与环境的互动,通过“身体、情境、行动、认知、情感、养成以及开放”相统一的德育模式,从知与行两方面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20]。孟万金认为“具身德育”思想的中心是“以明德促学生全面发展”,三大精髓是“正心立德、劳动树人、德福人生”,在“具身德育”实施过程中应恪守“核心价值作统领,核心素养作基础,身心激扬作起点,造福人生作动力,动作实践作支撑,情境感知作沃土,发挥优势作支点,变式累积成习惯,资源整合促协同,知行合一保效果”的十大纲领[20]。
3 “具身德育”视角下学校体育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作用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于2017年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将德育内容划分为5个方面: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以及心理健康教育[21]。本研究着重从《指南》对德育内容划分的5个方面,基于“具身德育”视角论证了学校体育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作用。
3.1 学校体育有助于筑实学生的理想信念
《指南》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上指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传承红色基因[21]。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曾指出: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专门讲德育,智育也还稍微讲究,唯有体育一门,从来没人提倡,以至国人斯文委弱,奄奄无生气[22]。他在创立的“励志学社”中要求成员每天至少练习体操两小时[22]。受陈独秀影响,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23]。建国后,他还向全国青年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倡导。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24]也指出:学校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事实上,我国体育发展也伴随着党和人民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形成了与革命传统、红色基因相呼应的奋斗精神。从20世纪30年代刘长春“单枪匹马”参加柏林奥运会到80年代许海峰为我国摘得首块奥运会金牌,再到北京奥运会获得金牌总数第一,体育发展所展现的奋斗精神鼓舞了整个国家的进步[25]。习近平强调:体育健儿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展示了强大正能量,展示了“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这样的精神[26]。通过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组织中向学生讲述这些革命先辈的体育思想以及体育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并让学生在运动技能学练以及体育竞赛中“具身”体验顽强拼搏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革命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传承红色基因。
3.2 学校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
《指南》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1]。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动作学练为主要手段与载体[17],这是其与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等以逻辑思维学练为主要手段和载体的课程的根本区别所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组织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复合型的真实德育情境[17],“具身”体会到如何与他人进行公平竞争,如何与同伴进行协同合作,如何遵守规则、相互尊重。这些“具身”体验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正义感、责任感与奉献感,提升学生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诚信意识以及敬业精神,促使学生更准确、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而且,这些真实的德育情境,也能反过来检验学生是否能够把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付诸于实践中,进而有效地督促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总之,学校体育“具身性”的特质,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德育“重说教轻实践”“知行两张皮”的弊端。
3.3 学校体育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指南》在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指出: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1]。在5 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就包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在精神内涵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以武术为例,其所强调的“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等意蕴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身心一体”思想内核高度契合[27]。再比如中华传统射箭倡导“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仁、礼、德”的思想也遥相呼应[27]。而且,很多中华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产生也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集体记忆,比如舞龙的产生源于对龙这一中华民族所崇拜图腾的祈福,划龙舟的产生源于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28]。在学校体育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组织中,通过让学生“具身”学练这些中华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可以从身心两个层面提升其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历史渊源与精神内涵的理解与继承,增强其文化自觉与自信。
3.4 学校体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
《指南》在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上指出: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20]。不管是从古希腊原始体育形态所表达出的对大自然和神灵的敬畏来看,还是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来看,体育运动产生与发展的一个原生动力便是人类谋求与大自然的共存共生。欧洲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变革,在对大自然不断索取的过程中,环境破坏所引发的一系列苦果也促使人类逐渐反思如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保护自然,愈加重视体育运动在倡导回归自然中的重要作用。比如1991年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新增了关于申办奥运会城市需提交环境保护计划的要求。1995年国际奥委会专门成立了“体育与环境专门委员会”[29]。我国也把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主题确定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举办上也倡导“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在学校体育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组织中,积极向学生宣传保护环境的奥林匹克精神,并让学生“具身”体验在大自然中进行体育运动的美好感受,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助于其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5 学校体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指南》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指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20]。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从多个方面提升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如姜媛等[30]的研究表明: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并通过影响学生的情绪调节策略,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Popescu[31]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干预可以提升人的自我意象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在学校体育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组织中,通过让学生“具身”参与运动技能学练以及体育竞赛,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尊水平与自我意象,增强其情绪调控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主观幸福观,降低其焦虑与抑郁水平,有助于其养成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 “具身德育”视角下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
4.1 加强政策引导,提升学校体育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习近平[1]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那么,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讲话精神,切实提升学校体育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呢?关键在于加强政策引导,对此要实事求是地认清我国目前仍主要以考试的形式对中小学生的升学进行选择与分流的这一现实。虽然,党中央、教育部多次下达文件要求要为学生减负,并采取了诸如淡化学生成绩考核、缩短学生在校上课时间等举措,但在“考试选拔”这一根本性制度未改变的背景下,“减负”更多地呈现为简单化与变异化的特征,体质健康在学生学业评价中仍被边缘化,学生的校外时间也大量被各种语数外培训所占据,致使学生校内外的体育参与严重不足,制约着学校体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作用发挥。对于此,建议试行将体育纳入高考的政策,不仅能够引起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有助于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指出:将高中体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综合评价体系[32]。而且,从多年来实施的中考体育效果来看,其对促进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体育锻炼起到了良好作用。此外,中考体育的具体实施模式也可以为高考体育提供经验参考。所以,无论从现实政策需要上看,还是从中考体育产生的积极成效上看,试行将体育纳入高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均已具备,其对于提升学校体育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政策引导意义[17]。
4.2 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充分挖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具身德育”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载体[17]。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要求,并将“体育品德”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17]。然而,在我国目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践中,“运动技术中心论”的传统教学观念仍较为常见,即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根本任务简单化地理解为传授运动技术,在教学质量的评价上也常常是以学生掌握了多少运动技术为主要标准[17]。在该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践更多地表现为单个运动技术的重复性学练,比如在足球教学实践中往往一节课仅单纯地进行“脚背内侧运球”动作技术学练等。
这种单个运动技术的重复性学练不仅人为地割裂了运动技能的完整性本质,致使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大打折扣;而且忽视了对学生运动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往往是会单个运动技术但不知道如何在实际竞赛情境中运用。更为关键的是重复性的单个动作技术练习,难以给学生提供多样化、复合型的游戏或竞赛情境,不仅弱化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也限制了学校体育在“具身德育”中的作用发挥。对于此,要继续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尤其是要着重改变基于“运动技术中心论”的课程教学观念,摒弃割裂式、重复性单个运动技术学练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强调运动技能學练的完整性与应用性,积极创设更为多样化、复合型的游戏或竞赛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德育情境中“具身”感受自尊自信、协同合作、相互尊重等品德的重要性,进而增强集体荣誉感、正义感、责任感与奉献感,提升情绪调控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主观幸福观。
4.3 优化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与能力
学校体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也应高度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要着重提升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与能力[17]。据统计: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目前仍缺少近20万人,兼职体育教师的占比仍较高,而且在很多省、市、自治区存在体育教师的核定编制被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教师占用的情况[33]。体育教师缺额较大仍是制约学校体育良性、有序开展的刚性制约因素。此外,受传统的“学科中心主义”影响,在体育教师中仍普遍存在“只要教会学生运动技术就完成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任务,至于德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的任务”的偏见。这种偏见不仅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34]的要求相违背,而且也忽视了学校体育在“具身德育”中的作用发挥。
在优化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是要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师生比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不同类型学校专职体育教师占比的基本标准,并将这两项标准纳入到当前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内,以评促建地壮大学校体育师资队伍规模。二是建立一批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学校体育师资培养基地,并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学校体育师资培养标准。三是在学校体育师资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中,要着重提升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使其从“学科中心主义”的樊篱中走出来,真正意识到学校体育在“具身德育”中的独特作用,进而能够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当然,还应加强体育教师德育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着重培养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组织中创设多样化、复合型德育情境的能力,促使从单纯地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书匠”角色向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组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者”角色转变[35]。
4.4 督促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养成健全人格
开展校园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手段之一,因为体育竞赛本身就是真实的德育情境,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可以更“具身”地养成健全人格。然而,为了追求“升学率”这一核心指标,再加上对体育竞赛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学生伤害事故的担心,致使学校管理者以及体育教师在开展校园体育竞赛上往往持消极态度。目前,我国很多学校除了按照教育部规定开展“校园运动会”以及“校园阳光体育比赛”外,其他小型多样的校园体育竞赛开展次数相对偏少[17]。而且,在“校园运动会”以及“校园阳光体育比赛”项目设置上也较为传统,竞技性运动项目较多,趣味性运动项目较少,难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在现实中表现为“少数人参与、多数人观看”的状况。这其实使校园体育竞赛在“具身德育”中的作用发挥打了折扣,因为只有学生“具身”参与到体育竞赛中,才能更深刻地懂得自尊自信、顽强拼搏、公平竞争、协同合作、遵守规则、相互尊重等品德的重要性。
在督促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上,一是要为学校每学年开展校园体育竞赛次数以及学校每学年所开展校园体育竞赛的学生参与率设置底线要求,并把这两项指标的底线要求纳入到当前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内,以引导学校不仅重视多开展校园体育竞赛,而且要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方面的法律法规,明晰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中各方的责任,以摘下束缚学校管理者和体育教师开展校园体育竞赛的“紧箍咒”。三是可以借鉴全国校园足球联赛的组织开展经验,逐步扩大全国性校园体育联赛的项目布局(比如可以增设全国校园篮球、排球、田径、游泳、冰雪联赛等),以更好地激励地方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重视校园体育竞赛的开展。四是在校园体育竞赛的设计上要多增加趣味性比赛的内容,同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多举办一些亲子类校园体育竞赛,以吸引更多家长参与进来,让其意识到体育竞赛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上的重要作用,使其能够支持学校开展校园体育竞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Z]. 2018-10-26.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Z]. 2017-10-18.
[3] 顾明远.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N]. 中国教育报,2013-12-06(6).
[4] 习近平.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4-05-05(2).
[5] 中共中央,國务院. 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 2007-05-07.
[6]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Z]. 2016-04-21.
[7] 叶浩生. 具身认知的原理与应用[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30-51.
[8] 孟万金. 具身德育:背景、内涵、创新——一论新时代具身德育[J]. 中国特殊教育,2017(11):69-73.
[9] 柏拉图. 斐多篇[M]. 杨绛,译.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15-28.
[10] 叶浩生. 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J]. 教育研究,2015(4):104-114.
[11] 卢梭. 爱弥儿(上)[M]. 李平沤,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61.
[12] 康德. 康德的三批判书[M]. 武雨南川,李光荣,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9.
[13] 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 世界哲学史[M]. 吕叙君,译. 济南:山东出版集团,2006:355.
[14] 王安忆. 尼采与身体[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2.
[15] 胡塞尔,克劳斯·黑尔德. 生活世界的现象学[M].倪梁康,张廷国,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8.
[16] 梅洛-庞蒂. 知觉现象学[M]. 姜志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3.
[17] 季浏,马德浩. 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J]. 体育科学,2019,39(3):3-12.
[18] 曹德本,倪博闻. 弘扬优秀中国传统修身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3(2):69-73.
[19] 王芳. 儒家修身思想与现代人格涵养[J]. 山东社会科学,2016(5):32-36.
[20] 孟万金. 具身德育:源泉、体系、模式——二论新时代具身德育[J]. 中国特殊教育,2018(1):65-69.
[21] 教育部.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Z]. 2017-08-17.
[22] 马德浩,季浏,DAVID L A. 激进与断裂:近代中国尚武思潮反思[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4):17-22.
[23] 谭华,刘春燕. 体育史[M]. 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14.
[24]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1975—1982)[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00.
[25] 马德浩.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使命、挑战与对策[J]. 体育学刊,2018,25(5):5-12.
[26] 新华网. 习近平会见第31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EB/OL]. (2018-10-26)[2019-12-20]. http://www.xinhuanet.
com//politics/2016-08/25/c_1119456264.htm.
[27] 龚茂富. 由“术”至“道”:中国传统射箭的文化变迁与创造性转化[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44(6):44-49.
[28] 马德浩,季浏.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安全威胁及其应对策略[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6):103-107.
[29] 布特. 绿色体育新解[J]. 体育学刊,2009,16(3):26-28.
[30] 姜媛,张力为,毛志雄.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情绪调节策略的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16(4):570-576.
[31] POPESCU V.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exercises on the personality of overweight and obese students from Bucharest economic studies academy[J]. Marathon,2014,6(2):195-203.
[32] 健康中國行动推进委员会.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Z]. 2019-07-09.
[33]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报告》编写组.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报告(2016)[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99.
[34]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Z]. 2018-01-20.
[35] 季浏. 体育教师未来不再是“教书匠”[N]. 中国教育报,2017-0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