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口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0-07-23马庆晨

商情 2020年30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摘要】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其由于受人口因素的影响,会使经济出现上下浮动。其能够影响经济发展的人口特征主要包括:人口基数问题、人口年龄化结构问题、人口的综合素质、人口的区域性分布、人口城镇化等多方面问题。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重点针对中国人口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展开分析,以为中国的发展起到推动性作用。

【关键词】人口特征  经济发展  影响因素

人口特征的主要从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可以体现出,如人口的素质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等。国家的经济要想得到较好的发展,只有我國公民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努力进步,才能促进各领域快速发展。文章深入分析人口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及相应的措施,从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一、我国人口基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研究我国人口基数可知具有基数庞大的特点,体现在资源需求与消耗两个方面。由于人口对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对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与能源成本产生较大的压力,这是人口基数对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人口基数并非只存在负面影响,还具备一定的优势性,如人口基数大,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尤其是粗放型经济、劳动密集型经济,人口基数可以提供较多的劳动力,劳动力成本优势显著,可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除此之外,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人口基数红利的特点,劳动力价格低廉,生产人力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人口红利需要经济发展模式与之相对应,才能突显出人口红利的优势,需要经济发展模式为外向型加工制造型经济模式,而如果是创新型高科技或者是金融服务等高端经济发展模式,人口基数的优势将不复存在,比如美国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较,美国人口基数为三亿左右,经济发展模式为高科技与金融服务等高端产业发展,经济总量与中国经济比较是中国的两倍。而中国人口基数却是十三亿,经济发展模式为外向型加工制造产业,经济规模上升较快,但是与美国经济规模比较却是美国的四分之一。可见,人口基数对经济发展产生的红利只是存在于特定的经济模式中。

二、我国人口年龄化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上述阐述出人口基数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与劳动力的年龄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如果人口基数中的人口年龄化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比如年龄老龄化,会降低劳动力数量,从而影响人口基数红利,进一步影响经济发展。可见,人口年龄化结构对经济发展也产生着较大的影响。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我国人口年龄化结构,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已经上升至13.26%,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经济发展受到了阻滞,而这些老龄化的人口还加大了社会保障与社会负担,对经济产生了再次影响。

三、我国人口综合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人口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能力、职业道德、责任感时,可以促进各领域快速发展,推动全国经济稳步增长。目前,我国人口综合素质或者是人均素质普遍不高,特别是在具有高科技含量、金融服务等高端领域中缺乏高素质人才。虽然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发展中的重要领域,但是也需要融入科学技术才能快速成长,如果依然沿用以往的技术水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较大的阻滞。因此,需要我国人口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特别是在高端领域中的人才,才能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四、我国人口区域性分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区域性分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业资源不足的区域含有过多的劳动力,比如我国西部地区;产业资源充足的区域含有较少的劳动力,比如我国的沿海城市。因此,只有国家实现人口流动区域均衡化,才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所谓人口流动属于主观意识的人口分布,将产业资源不足区域的过多劳动力再次分配,流向产业资源充足的区域中,可有效解决此区域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产业资源不足区域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实现各地区经济共同增长的目的。

五、我国人口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发展战略中,城镇化发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口城镇化发展速度越快,经济发展进程与速度同样也会加快,因为人口城镇化比重加大后,城市人口数量增加,从而加大了商品消费能力,促进消费的同时我国财政收入也会同时增加。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劳动密集型外向型经济,在投资方面、出口方面、消费方面拉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其中,投资与出口两个领域占比较大,消弱领域较弱,分析原因与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低呈直接相关性,主要是城市化人口比例占比较小,而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农村人口收入较低,影响消费能力,导致全国消费水平不强。因此,需要推动城市化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力度,在提高消费水平的同时,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另外,我国经济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为了达到财政收入最大化、社会就业量达到最大化,必须实现商品消费量最大化的目标。由于农村人口占比较大而消费能力较弱,需要改变农民以往的“自产自销”局面,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人口特征与经济发展呈正比例关系。由于我国经济受到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人口特征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化。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经济研究学者深入分析我国人口特征的特点,并且需要细致化研究,才能挖掘出人口特征对经济发展产生的有利因素、负面因素,充分发挥有利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创建有效的措施预防负面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从而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楠楠,陈星,王亚珍.基于多元回归对中国进出口额的影响因素分析[J].应用数学进展,2018,7(08):979-986.

[2]孙彩红.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对中国软实力的影响力的定量分析[J].活力,2011(06):121.

作者简介:马庆晨(1998年2月18日-),男,汉族,天津人,本科,研究方向:经济。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