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2020-07-23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空腹血糖糖尿病

杨 葳

(天津市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天津 300191)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造成糖尿病的多发。有学者表明对糖尿病的研究中,有着近26%的患者是微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同时也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对于这些病症的治疗,需要尽早确定糖尿病患者,实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但是在糖尿病的确诊中,有着很多方法,这些方法容易出现漏诊情况。本组研究主要是采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白蛋白联合检测应用在糖尿病筛查中,观察该种方法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糖尿病筛选患者。其中50例为已经确诊糖尿病患者,把他们划分为治疗组,治疗组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45岁,平均年龄66.2岁;治疗组是确诊糖尿病患者,确证依据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糖尿病判断标准。对照组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健康体检人员,该组有成员50名,所有人员经过检查以后确保肝功能和肾功能正常;对照组50名成员中有着27名是男性,23名是女性,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46岁,平均年龄65.1岁。两组资料没有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成员都需要进行空腹十个小时以上,然后是开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简称OGTT试验[1]。开展实验检测以前,需要将葡萄糖溶解在水中,本次试验使用75克葡萄糖,溶解水量为300毫升,接下来的工作是对患者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液,完成该步骤后要求患者在5分钟以内口服完稀释的300毫升葡萄糖。试验对象完成口服葡萄糖后,开始准确计时,分别在30分钟、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和三个小时对试验者抽取静脉血液。血液完成采集工作后,是对血液的化验工作开展,需要分别化验采集血液的HbAlc水平、GA水平和PG水平。试验对象采集的血糖检测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检测过程中采用的是Clamour2000自动化分析仪进行分析;HbAlc水平的检测中采用的是高压液相法检测,该种检测会使用血红蛋白检测仪,使用仪器分析来确定HbAlc水平;GA水平的检测主要采用的是液态酶法,该检测时会使用液态酶试剂,同时会使用自动化分析仪进行实验分析[2]。

1.3 统计学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空腹血糖检查

两组血糖检查对比中,治疗组有患者5 0 例,HbAlc(%)检测结果为8.10±2.69,空腹血糖水平(mmol/L)检测结果为9.7 8±3.6 5,G A(%)检测结果为19.48±4.51;对照组有患者50例,HbAlc(%)检测结果为5.39±0.59,空腹血糖水平(mmol/L)检测结果为4.92±0.58,GA(%)检测结果为8.68±3.1。两组血糖对照中t=3.792,P=0.003;两组GA对比中t=3.895,p=0.002;两组HbAlc对比中t=3.559,P=0.004。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血糖对比

2.2 GA、HbAlc、OGTT耐糖实验

GA、HbAlc、OGTT耐糖实验中,进行了相关性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GA、HbAlc两组中它们是成正相关;OGTT、HbAlc两组的分析中它们的关系也是成正相关;PG、2h分析中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成正相关。

3 讨 论

糖尿病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病,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患者。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向着年轻化蔓延。特别是在一些中年群体中,由于对饮食不注意,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造成糖尿病向着这类人群发展[3]。对于糖尿病的研究中,虽然没有认定肥胖和糖尿病有着直接关系。但是在国外的一份研究中表明,患有肥胖症状的人群更容易患糖尿病,风险高达23%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糖尿病和肥胖有着关系,肥胖和饮食与运动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糖尿病的预防中,可以要求人们多运动,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4]。

糖尿病的确诊是一个难题,虽然有着很多方法来判断糖尿病,但是这些方法都有着相应的缺陷。比如在临床上确诊糖尿病的方法中,主要是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该种方法能够有效判断糖尿病。但是这种方法的使用也有着相应的缺点,如采用该种判断标准,患者在医院检查时需要保证有10个小时的空腹时间,这种时间对检查的对象来讲,是非常的难熬。同时采用该方法来判断糖尿病,还有检测时间长的缺点,患者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够知晓结果,因此该种检测方法也是没有高效性[5]。对参考资料查询可以获知,采用OGTT检测方法对健康人群检测血糖,检测的效率不高,而且还有漏检的情况,有报告显示健康体检时对人员检测血糖,采用该方法检测有着50%的人员会出现漏检的情况,由此看来,该种方法在糖尿病的判定中还是有着很多的缺陷存在。

HbAlc的水平能够反映患者在两个月以内的血糖水平情况,而且对这个方面的检测还有重复性良好的优点,特别适合对慢性糖尿病患者的检测。HbAlc检测和FPC检测相比较,采用的HbAlc检查获得的结果更能够反映患者长时间的血糖变化情况。近年来有专家和学者呼吁在糖尿病的判定中增加HbAlc标准,从这方面来分析,不难看出HbAlc对血糖检查的重要性。在本次的研究中,两组的数据对照,治疗组HbAlc(%)检测结果为8.10±2.69,对照组检查的结果为5.39±0.59;两组HbAlc对比中t=3.559,P=0.004。从数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两组检查结果有差异,差异对比可以使用在糖尿病的判定中[6]。

HbAlc使用在糖尿病的判定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是该种方法也有着延迟效应。为了解决这个方面的问题,可以把GA的检查使用在糖尿病的判定中来,对患者的GA水平检测,能够显著的预测患者血糖的变化过程。而且采用该种检测方法,对于血糖波动变化大的患者,采用的GA检查能够较好的反应患者短期血糖的波动情况。对于血糖的判断过程中,采用GA检测和HbAlc联合使用,能够有效解决HbAlc的延迟效应问题,保证检测的糖尿病更加的准确。从本次的实验可以看出两组血糖检查对比中,治疗组有患者50例,HbAlc(%)检测结果为8.10±2.69,空腹血糖水平(mm0l/L)检测结果为9.78±3.65,GA(%)检测结果为19.48±4.51;对照组有患者50例,HbAlc(%)检测结果为5.39±0.59,空腹血糖水平(mm0l/L)检测结果为4.92±0.58,GA(%)检测结果为8.68±3.1。两组血糖对照中t=3.792,P=0.003;两组GA对比中t=3.895,P=0.002;两组HbAlc对比中t=3.559,P=0.004。从数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正常人群和糖尿病群体在上述方面是存在差异,因此可以利用差异来判断糖尿病。又从GA、HbAlc、OGTT耐糖实验中,进行了相关性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GA、HbAlc两组中它们是成正相关;OGTT、HbAlc两组的分析中它们的关系也是成正相关;PG、2h分析中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成正相关。从上述的分析来看,把HbAlc和GA作为糖尿病的判定指标,是有着可行性的。因此在糖尿病的确诊中,可以使用HbAlc和GA来判断。

猜你喜欢

空腹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采血为何要空腹
糖尿病知识问答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