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07-23李雪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补液排气胆囊

李雪艳

(内蒙古包钢医院普外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常见外科术式,不仅能减小创伤,还可促进术后恢复,因此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值得注意的是,腹腔镜操作时需要穿刺、建立气腹压等,会给机体带来一定应激性刺激[1],进而影响术后康复效果。因此在此类患者手术治疗期间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现探析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于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入组起始时间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均分成两组,参照组男女之比为35:25,年龄32~67岁,均值(43.18±2.85)岁;干预组男女之比为3 7:2 3,年龄3 1-6 6 岁,均值(43.05±2.79)岁。两组基线资料接近,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术前开展疾病宣教,协助患者尽快完善各项检查;术前8~12 h禁饮禁食;术中及时补液,对患者病情严密监测,对手术室温度进行合理调节,并对非手术区域仔细覆盖,做好保温措施;术后遵医行常规抗感染和消炎干预,待排气恢复后再指导患者摄入流质食物;鼓励患者术后开展早期下床活动,并积极补液,使水电解质平衡得到调节。

干预组护理中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1)术前护理:与患者加强沟通,将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嘱咐患者尽早下床锻炼,并向患者讲解肺功能训练和镇痛方法;术前2 h禁饮,6 h禁食,不留置胃管和尿管,将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使用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做好术后镇痛准备。2)术中护理:术中做好保暖措施,维持患者体温为36℃,对腹腔冲洗液、输入液体等进行加温,结合具体情况补液,对患者生命体征指标严密监测,一旦发生异常,需即刻告知医生,并密切配合其妥善解决;3)术后护理:遵医采用镇痛类药物,患者麻醉清醒且未出现不良反应时,需指导少量饮水,并给予止痛类药物使用;术后由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下肢按摩,并指导活动,以加速下肢血液循环,使患者的活动能力得到提高;术后4~6 h逐渐恢复饮食,摄入清淡流质食物,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术后6 h指导患者下床活动,于护理人员或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做好指导,控制好活动量,以患者无疲惫感适宜;术后对静脉补液量进行控制,通常约为700~1000 mL。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康复指标: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术后住院时间(d)参照组(n=60) 19.52±6.27 36.49±7.42 5.71±1.95干预组(n=60) 9.30±3.29 22.63±4.81 2.65±1.61 t 11.1801 12.1411 9.3733 P 0.0000 0.0000 0.0000组别 下床活动时间(h)排气时间(h)

3 讨 论

在外科诊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十分常见,其是治疗胆道外科疾病的首选,但多数患者常存在免疫抑制、生理应激反应和消极心理,不利于预后恢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的是通过优化围术期的多种处理措施,缓解患者手术创伤应激反应,进而降低术后并发症[2],减少住院时间,促进康复。

本研究显示,干预组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后,下床活动、排气、住院等用时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对比均明显缩短,表明干预组采用的护理方法更有实用性,能在术前开展疾病宣教、预防镇痛等措施;术中采取体温控制、监测生命体征等措施;术后采取镇痛、早期活动和限制补液量等措施,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推动术后康复进程。

总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施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可行性高,建议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补液排气胆囊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补液盐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60例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大面积烧伤休克早期补液治疗体会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
缩缸强化汽油机用高效排气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