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恢复的影响
2020-07-23聂秋明
聂秋明
脑血管堵塞、狭窄是引发脑梗死的根本因素,近年来,在各种内外源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使脑梗死成为临床高发、常见病,且死亡率逐年攀升。受疾病影响,会导致患者脑血管、脑神经坏死,从而引发偏瘫、运动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发病后需在短时间内对患者展开治疗措施,控制疾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挽救患者生命。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机能较差、合并疾病较多,因此治疗后会频发各种后遗症,导致临床疗效大打折扣。在治疗过程中需辅以优质、积极、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患者的预后[1]。此研究选取本院49例脑梗死患者展开,重点分析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7年8月~2018年10月内收治的49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3例)及观察组(26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2∶11,年龄58~84岁、平均年龄(71.33±11.36)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3∶13,年龄59~84岁、平均年龄(71.48±11.2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诊断,符合临床对脑梗死的诊断标准。②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良好者。③短期内(1个月)未接受过其他康复治疗者。④血常规无异常。⑤血糖、血压处于正常范围者。
1.2.2 排除标准 ①心、肝、肾等脏器存在重大病变或功能异常者。②合并其他精神障碍疾病共同存在者。③合并存在血液系统重大病变者。④精神异常、认知、沟通、语言障碍者。⑤机体严重营养不良者。⑥全身感染者。⑦耐受性、配合度较差者。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者[2]。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严格根据科室制度展开工作,密切监测患者生命指征,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
1.3.2 观察组 给予康复护理:①坐位平衡:调查发现,患者在脑梗死初期时,生命体征是极不稳定的,因此指导患者尽量卧床休养,避免下床活动。提高功能训练,锻炼坐位平衡。实际训练时,指导其外展肩关节,呈外旋位,内收髋关节,呈内旋位,确保足尖、足跟呈垂直状。卧床时帮助患者定时翻身、变换体位,避免压疮。②肢体功能训练:实施肢体功能训练,以坐位平衡训练为基础,合格者方可进行肢体训练。首先按摩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痉挛。在实际锻炼时将各关节视为重点,由近端开始,逐渐过渡至远端关节;活动幅度由小至大、活动关节由大至小;病情稳定后指导其下床活动。③认知功能:多沟通、多交流,逐渐恢复患者语言功能。定时播放轻音乐、听广播等增强患者认知功能。④日常生活:对患者进食、排便等基础行为进行锻炼,穿插口腔清洁、换洗衣物等训练,帮助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逐渐恢复。⑤营养支持:严格根据患者机体营养状况给予营养支持;叮嘱其日常饮食以半流食为主,遵循“低盐低脂”原则,绝对禁止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油腻食物。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康复效果[3]判定标准:显效:记忆力、注意力等均出现明显改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升幅度>20%;有效:记忆力等均有所改善,MMSE评分上升幅度在12%~19%之间;无效:记忆力等无明显变化,部分患者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SSS量表评价神经功能缺损,受损轻:<15分;受损中:15~30分;受损重:>30分。采用ADL量表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受损轻:>60分;受损中:41~60分;受损重:<40分。
1.4.3 生活质量 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量表进行评价,8个维度共36个条目,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健康、总健康评分,分值0~100分,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呈反比,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健康、总健康评分和生活质量呈正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比较 (n,%)
2.2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护理前:观察组SSS评分为(28.35±5.45)分,ADL评分为(37.33±6.35)分;对照组SSS评分为(28.24±5.33)分,ADL评分为(37.10±6.22)分。两组SSS、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713、0.1278,P>0.05)。护理后:观察组SSS评分为(11.33±3.45)分,ADL评分为(75.35±8.12)分;对照组SSS评分为(18.11±3.22)分,ADL评分为(60.14±9.22)分。观察组S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823、6.1411,P<0.05)。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为(56.36±5.23)分、躯体角色评分为(55.24±5.33)分、疼痛评分为(60.20±5.14)分、活力评分为(60.35±5.20)分、社会功能评分为(62.37±5.10)分、情绪角色评分为(60.38±5.14)分、心理健康评分为(50.70±5.33)分、总健康评分为(60.33±5.44)分。对照组躯体功能评分为(55.22±5.22)分、躯体角色评分为(54.33±5.21)分、疼痛评分为(60.23±5.14)分、活力评分为(60.02±5.22) 分、社会功能评分为(62.47±5.55)分、情绪角色评分为(60.33±5.10)分、心理健康评分为(50.12±5.22) 分、总健康评分为(60.38±5.02)分。两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健康、总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622、0.6028、0.0204、0.2213、0.0657、0.0341、0.3838、0.0333,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为(89.52±8.41)分、躯体角色评分为(90.35±6.33)分、疼痛评分为(30.33±5.22)分、活力评分为(92.12±2.33) 分、社会功能评分为(89.33±5.22)分、情绪角色评分为(89.00±5.25)分、心理健康评分为(88.33±7.20)分、总健康评分为(95.35±2.22)分。对照组躯体功能评分为(75.30±5.45)分、躯体角色评分为(78.33±5.22) 分、疼痛评分为(45.23±5.00) 分、活力评分为(80.30±5.41) 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5.55±5.05) 分、情绪角色评分为(80.45±4.33)分、心理健康评分为(80.35±3.22)分、总健康评分为(85.22±3.14)分。观察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健康、总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6.9206、7.1942、10.1247、10.1386、9.3636、6.1698、4.8955、13.1551,P<0.05)。
3 讨论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循环障碍性疾病,会导致脑部出现缺氧、缺血,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现阶段,受生活水平、行为习惯、饮食结构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致使脑梗死患病人数明显增加,临床发病率也逐年攀升。患者以“语言障碍、偏瘫”等症状为临床主要表现。药物保守方案、外科手术等均是目前临床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措施[4]。而肢体功能障碍(偏瘫)则为疾病发展至后期的常见并发症,会对患者身心健康、生理功能产生直接影响。康复护理是目前临床对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的主要措施,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旨在控制、缓解疾病发展的同时促使患者机体各项功能恢复,从而全面提升生活质量。
临床以往对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主要以常规护理为主,而常规护理模式仅仅对患者日常生活进行指导,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实际需求;并且护理措施与患者间的衔接并不紧密,导致常规护理模式缺乏一定的有效性、规范性以及针对性。而康复护理模式是常规护理模式的升华,在实际护理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护理措施不断完善与改进,确保护理措施更贴合患者,从而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干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际护理中通过肢体活动训练等一系列措施,在刺激血液循环的同时避免肌肉挛缩等并发症,全面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更好恢复。康复护理干预是常规护理的改良和升华,较常规护理模式而言,康复护理更具针对性、有效性、规范性。在实际护理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并贯穿始终,以患者实际需求而出发,确保护理措施更符合患者实际,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的同时刺激深、浅层神经反应,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5]。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建议采纳康复护理干预。但此次研究医疗水平有限、研究样本量较小,因此所得结论可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会加大样本量,确保康复护理干预相关研究更加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