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2020-07-23何晓芬吕旺盛叶晓波汪红勇黎小萌刘婷婕
何晓芬,吕旺盛,叶晓波,胥 红,傅 飞,王 冬,汪红勇,黎小萌,刘婷婕
2019年7月,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要求坚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到2022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健康公平基本实现[1]。根据中国禁毒委发布《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提示,2018年我国依法强制隔离戒毒27.9万人[2]。作为一类特殊人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为“强戒人员”)在健康方面同样享有平等的公民健康权,但由于药物滥用(吸毒),其身心健康状况较普通人群更为虚弱,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肺结核、梅毒等常见传染病感染普遍存在,且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因此,全面了解和提升强戒人员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健康干预已迫在眉睫。为了解强戒人员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活动,本文进行了相关调查和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9年10—1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在管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传染病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930份,剔除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80份,有效回收率为94.6%。
1.2 方法
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胡佳等学者编制的《中国公众传染病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为基础[4],设计调查问卷,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生理脱毒、教育适应、康复巩固、回归指导四个戒毒阶段的戒毒人员进行匿名式现场调查。调查员对回收的问卷当场进行复核。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的评价参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发布的关于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指标及评价方法和中国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测评量表(Infectious Disease-Specific Health Literacy Scale,IDSHL)[5-7]。
1.3 统计学分析
问卷回收后,对合格有效的问卷复查并编码,采用SPSS 21.0软件录入数据,整理后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正态分布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偏态分布或分布不清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计数资料以频率和构成比(%)表示。采取Z检验、卡方检验对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有效调查880人,均为男性,以汉族为主(89.1%)。年龄分布: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37.7±8.41)岁,以31~49岁组最多(74.4%);婚姻状况:主要是已婚和未婚居多,分别占36.1%和36.0%,其次是离异(26.4 %);民族:以汉族为主(89.1%);文化程度:以初中最多(46.7%),其次是小学及以下(37.5%);所学专业:以非医学类专业(88.5%)为主;职业分布:以无业和个体商贩居多,均占35.3 %;体重情况:根据体质指数(BMI)评判标准,正常占47.3 %,超重占38.4 %,肥胖占12.4 %,偏瘦占1.9 %。
2.2 毒品滥用情况
调查强戒人员中,初次接触毒品的年龄在 18岁以下的有60人(6.8%),18~25岁404人(45.9%),26~30岁195人(22.2%),31~40岁158人(18.0%),41~50岁53人(6.0%),50岁以上的有10人(1.1%),最小为10岁,最大为56岁。初次吸毒原因:“好奇心”驱使(65.6%),“朋友诱惑”(27.7%)和“轻信不会上瘾,试试看”(13.9%)。滥用药物种类:吸食过冰毒的有77.2%,吸食海洛因和K粉的分别有38.9%和29.1%。复吸情况及戒毒次数:复吸人员占48.0%,其中,戒毒2次的占27.7%,3次的占 11.9%,4次的占 5.3%,5次及以上的占3.1%。
2.3 传染病和慢性病患病情况
133人(15.2%)报告近一年内患有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患丙肝人数最多,占总调查对象的6.4%;19.5%报告患有慢性病,其中患高血压人数最多,占总调查对象的15.9%。
2.4 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
2.4.1 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情况
调查的880人中,总体传染病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中位数)为72.0分(满分122分),四分位间距为(P25=62,P75=80),最低17分,最高105分;具备人数为14人,具备率为1.6%。三个维度素养具备率:传染病基本知识和理念为 0.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为 21.3%;健康基本技能为34.1%。与北京市怀柔区居民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8]比较,调查强戒人员传染病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维度的具备率均低于北京市怀柔区居民的调查结果(P<0.05),总体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水平无统计学差异(Z=2.909,P>0.05)。
2.4.2 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经卡方检验,不同文化程度强戒人员总体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有差异(P<0.05)。文化程度越低其总体健康素养具备率越低;而不同年龄段、婚姻状况、职业、体重(BMI)、传染病和慢性病患病情况、是否初次吸毒以及强戒次数的强戒人员总体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均无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3.1 男性强戒人员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仍需提升
本次调查显示,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在管强戒人员总体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为 1.6%,与北京市怀柔区居民的水平(7.04%)无差异(P>0.05)。三个维度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健康基本技能(34.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21.3%)、基本知识和理念(0.3%)。根据“知信行”理论,个体行为改变应该是通过获取知识、建立信念和形成行为三个连续的阶段,但本次调查强戒人员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结果却与该理论相悖。分析原因可能是强戒人员在吸毒过程中,曾经患有过或见过毒友传染病的发生,而自觉强化了自身的传染病防治技能和防范行为,但对相关知识、理念和应有的健康相关行为与生活方式却并不了解或尚未明确。因此,在今后健康教育工作中,要重点加强对传染病基本知识的宣教,提高强戒人员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并注重改善生活行为习惯,进而提升传染病防治水平。
表1 强戒人员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3.2 强戒人员文化程度与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有关联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强戒人员的总体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小学及以下文化的总体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具备率为 0.0%,初中文化的总体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具备率为1.5%,高中及以上文化的总体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具备率为 5.8%。文化程度可能是男性强戒人员传染病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这与目前国内外很多研究一致[9-11]。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对于知识的获得和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均较高于文化程度低的人,可以更准确、更有效地理解相同的信息。强戒人员文化程度的提高能够直接影响传染病相关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因此,应将文化程度较低的强戒人员作为健康教育重点对象,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并掌握基本的传染病知识和健康技能。
3.3 强化药物滥用人员传染病健康教育活动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药物滥用(吸毒)人员作为一类特殊人群,因长期滥用药物成瘾,生活起居毫无规律,不重视自身饮食营养的摄入,从而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使机体处于负平衡状态,造成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再加上使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高危的吸毒行为,极易感染各种传染病,成为感染传染病的高危人群。因此,针对强戒人员开展系统性、全面性的传染病健康教育活动势在必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主要有三个环节: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健康教育活动可结合传染病防控的三环节开展相应的动态化、连续性、全面性监测,以及时掌握强戒人员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和影响因素,分析各类传染病知识、行为、技能相对薄弱的部分,从而制定精准有效的干预措施,全面提升强戒人员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切实降低强戒人员传染病的发病率和健康危害,维护其身心健康状况。
本次调查发现,强戒人员的知晓率亦相对较低,如:霍乱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11.1%、甲肝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10.5%、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仅有4.2%,这些结果与Raymond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12]。但对于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相关问题知晓率相对较高,如性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46.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达到58.0%,与李海月等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反[13]。调查结果提示,强戒人员的传染病基本知识和理念应为重点干预内容,传染病预防、管理与治疗应是健康宣教的重点干预环节。需针对常见的传染病进行相关健康知识宣教。根据戒毒所管理的特殊性,开展有针对性的传染病相关课程,形式应多样化、浅显易懂。定期进行传染病知识考核,分析研究强戒人员对传染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断地优化宣教形式,使强戒人员能树立科学、正确的健康观和健康意识,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进而也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最终达到终身戒毒的目的。
本次研究是首次针对强戒人员开展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的调查并获得完整数据,可以为后期制定强戒人员专门的传染病健康素养监测工具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调查地点与调查人员的特殊性,使得调查时间、地点均受到一定的限制,故今后研究中,样本的代表性仍可再提高,调查范围和人员的数量亦可再扩大和增加,女性强戒人员的相关研究亦需开展,并进行持续监测和动态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