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青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2020-07-23刘艳丽肖华蓉王宇宵
刘艳丽, 钟 义, 肖华蓉, 王宇宵
(广东省韶关市铁路医院, 1. 内分泌科; 2. 功能检查科; 3. 检验科, 广东 韶关, 512023)
糖尿病是一种可导致机体多器官损害的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早期可不出现典型的临床特征,常仅出现大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但随着病情发展,各种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相应出现,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体内的大血管病变,极大程度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研究[3]发现,当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出现典型临床表现时,其体内大血管常处于狭窄或闭塞等状态,其中颈动脉受累最为明显。因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常被用作预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早期指标[4]。研究[5]显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Hcy是体内蛋氨酸代谢途径中产生的一种重要氨基酸,有研究[6]发现血浆Hcy水平在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从而升高了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血清25-(OH)D3不仅参与调节体内钙、磷的代谢,还参与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症反应的进展[7-8]。本研究检测了青年糖尿病患者血浆Hcy、血清25-(OH)D3水平以及CIMT,旨在分析Hcy、25-(OH)D3水平与青年糖尿病患者CIMT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7例青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颈部血管超声测量CIMT, 并依据CIMT值将患者分成3组,分别为重度增厚组(n=29)、轻度增厚组(n=33)以及未增厚组(n=45)。纳入标准: ① 糖尿病的诊断均依据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9]; ② 患者年龄20~45岁; ③ 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积极配合研究; ④ 临床病历资料完整并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 ① 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患者; ② 合并有其他可能导致血管病变疾病的患者; ③ 合并有其他严重内、外科疾病的患者; ④ 合并有严重神经精神疾病而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 ⑤ 近期摄入过维生素B6、B12或叶酸的患者。另选取107例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青年志愿者设为对照组,男55例,女52例,年龄20~44岁,平均(29.28±4.19)岁。研究组中,重度增厚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22~45岁,平均(31.99±3.85)岁,病程1~6年,平均(4.47±1.42)年; 轻度增厚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21~43岁,平均(31.05±3.61)岁,病程1~5年,平均(3.89±1.78)年; 未增厚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20~43岁,平均(30.47±4.06)岁,病程1~5年,平均(3.41±0.95)年。各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 颈部血管超声测量CIMT: 采用德国ACUSONCV 7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所有受试者的双侧颈总动脉。嘱患者取平卧位,用频率为10 MHz的超声探头,依次检测双侧颈总动脉近心端、膨大部以及远心端15 mm这3处, CIMT值为以上3处颈动脉内膜中层垂直距离的均值。CIMT<1.0 mm表示CIMT正常; CIMT 1.0~1.5 mm表示轻度增厚; CIMT>1.5 mm表示重度增厚。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均由本院放射科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完成。② 于清晨受试者处于空腹状态时(禁水、禁食至少12 h), 采集其外周静脉血约15 mL放入肝素钠抗凝管内,室温静置40 min后放入离心机中, 3 500 转/min下离心10 min, 待血清分离后,将样本置于-80 ℃的冰箱保存备用。采用奥林巴斯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Hcy水平; 采用罗氏Cobas 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血清25-(OH)D3水平。检测方法均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步骤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受试者血浆Hcy与血清25-(OH)D3水平差异,并分析血浆Hcy、血清25-(OH)D3水平与青年糖尿病患者CIMT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
各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重度增厚组、轻度增厚组和未增厚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受试者血浆Hcy与血清25-(OH)D3水平比较
重度增厚组、轻度增厚组和未增厚组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受试者血浆Hcy与血清25-(OH)D3水平比较
2.3 受试者血浆Hcy、血清25-(OH)D3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分析
受试者的CIMT与血浆Hcy水平具有一定正相关性(r=0.463,P<0.001), 而与血清25-(OH)D3水平具有一定负相关性(r=-0.339,P<0.001), 即受试者血浆Hcy水平随着CIMT的增厚而升高,且血清25-(OH)D3水平随着CIMT的增厚而降低。见表3。
2.4 青年糖尿病患者CIMT增厚影响因素分析
经Logistic回归分析,高水平血浆Hcy与低水平血清25-(OH)D3均是影响青年糖尿病患者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 见表4。
3 讨 论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正逐年升高,且好发于老年人群[10]。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大血管病变,当患者体内大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受破坏时,就会出现大量脂类物质堆积于大血管内皮下,同时,释放出的相应血管炎症因子也会引起泡沫细胞堆积于内皮下,且血管平滑肌细胞也会大量增生,从而造成大动脉管壁上有大量脂质斑块附着,使得大动脉管腔狭窄,严重时甚至导致血管闭塞[11-12]。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Hcy、25-(OH)D3等生物标志物被逐渐应用于临床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等方面。研究[13]显示, CIMT增厚是全身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形态学指标。
Hcy是一种存在于蛋氨酸循环过程中的重要氨基酸代谢产物。正常人群血清中Hcy水平波动较小,长时间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但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体内血清Hcy水平因代谢受到干扰而明显升高,从而造成体内血清Hcy堆积异常[14-15]。同时,血清Hcy与血管病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研究[16-17]显示,糖化终产物和Hcy可协同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过程,从而高血浆Hcy水平会加重糖尿病患者体内大血管内皮的损害程度。25-(OH)D3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其可以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维生素D受体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从而减轻血管炎症反应[18-20]。研究[21-22]显示,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清维生素D处于缺乏状态,且血清25-(OH)D3缺乏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更高。
表3 受试者血浆Hcy、血清25-(OH)D3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分析
表4 青年糖尿病患者CIMT增厚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显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更高,且血清25-(OH)D3水平显著更低,血浆Hcy水平随着CIMT的增厚而升高,而血清25-(OH)D3水平随着CIMT的增厚而降低。由此表明, Hcy和25-(OH)D3可作为临床诊断与分析糖尿病病情的生物标记物。这可能是因为高Hcy会降低体内NO合成酶和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过度激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清除氧化产物的能力,使得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受损,以致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同时,高Hcy水平还可诱导LDL-C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使得内膜下泡沫细胞堆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加重。而低水平25-(OH)D3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从而使得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高,引起大血管异常收缩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高水平25-(OH)D3可通过改善胰岛素B细胞的功能来调节糖类、脂质代谢,从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研究显示,青年糖尿病患者血浆Hcy水平与CIMT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血清25-(OH)D3水平与CIMT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表明Hcy、25-(OH)D3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青年糖尿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本研究还发现,高水平血浆Hcy与低水平血清25-(OH)D3均是影响青年糖尿病患者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表明可通过监测青年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浆Hcy和血清25-(OH)D3水平,为临床及时诊断并治疗青年糖尿病患者CIMT增厚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血浆Hcy和血清25-(OH)D3水平可准确及时地反映青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和CIMT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当监测到患者血浆Hcy与血清25-(OH)D3水平异常时,应及时采取相关干预治疗措施,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