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创新与实践

2020-07-22陈赣浪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基础课程新工科背景

陈赣浪

摘要:针对传统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存在的动手实践能力差、学生积极性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要求等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对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创新,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开展线上创新课程、建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习基地等创新方法,实现软件工程专业的融合性发展。最后通过创新后的实践进一步说明了该创新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工科”背景;软件工程专业;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自“新工科”提出至今,受到了教育部门、高等教育院校及相关产业机构的高度重视。但目前专家学者们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只是集中在框架层面上,并没有对其充分融人现代化的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制定、学生应当具有的基本知识结构等进行创新。在“新工科”背景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课程教学的智能化与现代化,通过各种先进的信息通讯渠道,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但目前传统的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仍然沿用原始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知识层次单一,在基础课程的安排上也并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只是单纯的将普通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进行压缩和简化,甚至直接套用,导致教师的教学与学生在日后软件工程行业中的实际应用脱离。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创新,并开展相关的实践探索,从而为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提供正确的教学指导。

1“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

1.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创新

首先,制定系列化的软件编程课程教学内容,以目前的Java软件的课程开设为例,传统Java软件课程中只是将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划分,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学生也很难从中获取到更多的知识。而在“新工科”背景下可将该课程的教学分阶段开设,按照软件工程行业中的基本技术路线Java SE-Java EE-JavaME开设,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选择不同的软件类型。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基础软件编程语言的知识导致难以理解教师教授的内容,同时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起到巩固的作用。

其次,制定针对性的计算机软件编程课程教学内容,在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当中,软件工程专业的程序设计类课程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的,因此很难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因此,在学生选课时,应当让学生明确未来选课的目标,例如当学生选修了Java软件程序设计课程后,教师应当建议学生在未来高年级时选修与该课程相关的选修课。在进行选修时,应当在选课的系统中添加与该选修课程相关的授课教师简介以及课程内容的简单概括,让学生对该选修课程有充分的了解。

最后,制定逐步拓展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将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实践课程教学、软件编程课程设计、实际开发应用和毕业作品等不同阶段的不用组成充分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当中,从而在一步一步完成的同时,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更大的提升。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保证教师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学生的低层次课程重复练习和课程之間的冲突,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线上创新课程

在“新工科”背景下,在计算机的基础课程当中融入了实践教学,但由于学生每学年的学时有限且教学资源短缺,对于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基础课程开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应当不断优化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资源。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当中增设针对软件工程程序的在线评价系统,在该系统中添加对各类编程语言的在线评价功能,并设置实用性、趣味性及创新性强的课程题目,从而充分提高学生对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逐渐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线上创新课程中引入或通过高等院校自主研发相应的软件工程项目开发的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学生可以在进行课程学习前通过平台对课程内容进行提前的预习、查阅资料等,进行相应的软件设计和初步的实现。在课程结束后,还可以通过该平台完成课程报告并将其提交到平台当中,由平台进行存储。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完成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验收,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意见,在后续的学习中完善相应的课程内容。

通过在线上建立全新的计算机软件工程设计的实验室,培养学生独立承担实际软件工程行业项目的能力,并对其进行实际的计算机软件操作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现代软件工程行业的需要或对软件工程专业深造发展的能力需要。

当建立软件创新实验室后,学生在开发全新的应用项目资源时应当根据图2中的流程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学生自主组件创新实验小组,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在进入到创新实验室当中时,应当向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提供实验项目内容。完成后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实验项目相关的资料信息和最终的成果进行存档。

1.3建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习基地

“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三位一体”式课程实习基地。高等院校可以在学生的最后一个学期时,直接将学生依托于“三位一体”式课程实习基地,以上一阶段中学习到的软件课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为辅,完成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学习,通过实验、实习、集成工程项目和产业实习,结合各个软件工程专业中的真实项目,让学生在实习基地当中做到边做边学的目的,图3为“三位一体”式课程实习流程。

在“三位一体”式课程实习基地中,将学生获取专业知识、与他人共享专业知识、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和总结经验融为一体,通过实践基地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充分的掌握,并通过不断的练习得到熟练。尽管在实习基地当中项目的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学生从中学习并形成的能力是无限的,当学生遇到一个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项目时,但学生业已形成的能力能够充分完成项目,避免了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发生。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无法在有限的学制当中让学生学习到无限的知识,同时教师的教育也无法做到计划教学,无法预知到学生在毕业后从事工作时需要的技能和知识。而“三位一体”式课程实习基地则是将课程内容与具体的工程项目相连接,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在平台上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专业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应用和创新的能力。

在创新平台的过程中,应当按照工程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设置相应的前修课程实践内容和后续课程实践内容,将两者贯穿从而达到建立专业目标的目的,在实践的过程中,突出学生学和做的关联,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完成设置的项目内容。实践平台还应当围绕着软件工程专业的目标设计,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让学生充分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并将其综合应用到实际。

2“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

根据本文上述提出的“新工科”背景下軟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内容,下述应用以上创新内容在实际的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践。首先由高校教师制定明确的课程教学内容,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实现线上创新课程及创新实验室的建立,最后在学生最后一个学年时引导其进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习基地,完成整个大学阶段对软件工程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创新后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创新实验室弥补了传统封闭式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利用线上创新课程形成了个性化的实验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平台实现了课程前的预习、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团结协作以及课后的总结,让学生成为课程当中的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让教师在课程活动中扮演了组织者的身份,对于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和自主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利。

考虑到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中C语言课程的指导性不强、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等问题,结合本文上述创新方法,在实习基地中建立C语言竞赛,考虑到该课程的共享性、易用性以及社会陛等特征,将C语言软件工程实验协作平台同时开发出来,有效的帮助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与您如网络化的协作教学方法。通过竞赛的方式充分激发出学生的竞争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结束语

本文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的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创新与实践,但由于课程的创新涉及课程教学计划的合理性、教学目标的定位以及各种改革和创新手段,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航将逐步落实并层层推进各项创新方法的实施,从而为软件工程行业的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基础课程新工科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影响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抓住基础课程五要素,构建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