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2020-07-22李泽嘉崔冬龙
李泽嘉 崔冬龙
摘 要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来已久,其自然资源丰富,但却由于占地和气候等条件使得各方面矛盾突出,保护区管理难度较大。基于此,分析祁连山保护区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发挥社区群众力量、积极进行宣传引导和专项资金支持等策略,促进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保护区;资源管理;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S718.5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4.044
1 自然保护区概况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自1987年省政府批准后设立,省级保护区面积为176.6万公顷。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祁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涵盖面积为23万公顷。进入21世纪,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扩大到198.72万公顷。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涵盖了甘肃省的3个市、8个县,中农发山丹马场公司和青海省的2个县,其中张掖市涉及137.37万公顷,金昌市3.94万公顷,武威市41.45万公顷,青海省15.96万公顷[1]。
2 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
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是森林资源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管理能力完整体现的基础。祁连山林区东西长
1 200多千米,范围广、面积大,管护困难。祁连山保护区管理局在辖区内设有22个自然保护站,各自然保护站上划前,由所在地方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与管理局双向管理,造成森林资源管理“两张皮”,自保护站上划后,由管理局直接垂直管理,森林资源管理成效得到初步改善,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是机构划转后,部分保护站下设的资源管护站还位于保护区外,尽管省政府发布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外围保护地带的管理主体是地方政府,但涉及林木采伐、征占用林地等手续的办理工作,仍需征求保护区管理部门的意见,导致局部地区森林资源管理“两张皮”[2]。
2.2 缺乏行使协调职能的机构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较大,其管理职能人员无法满足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故联合社区居民实施联合管理。省林草局在2019年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管理局三定方案的确定,虽然管理人员看似较多,但却因缺乏法律规定导致实施管理不足。管理层面存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机构与社区之间的矛盾,大部分社区问题由于缺乏法律依据而搁置,法律也没有对社区群众的利益进行明确规定,导致出现利益纠纷时无法解决问题。保护区管理部门不够全面,缺乏明确的协调部门和监督部门,这些都导致保护区管理与经营存在较大的困难。
保护区建立时,由于对林地保护上缺乏相应的认识,没有林地保护观念,不了解林地、林木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人员进行林地管理重要性的宣导。林地保护作为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直接关乎到自然保护区的正常运转,但为了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过度的开发使用林地资源,使得林地、林木开采过度,未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森林涵养能力不足等,保护区管理部门对自然保护区的开采缺乏科学论证[3]。
2.3 缺乏灵活的管理和补偿机制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制较为被动,缺乏灵活的管理和补偿方式。区域内所有林木,一律禁止群众采伐,这其中涵盖群众的人工林,使得群众生活的基本条件欠缺,基本物资缺乏,无法正常生活。
保护区补偿机制欠缺,群众很难保障其基本生活。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98.7万公顷,其中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面积占比分别为25.4%、19.5%、55.1%,范围巨大,但群众却并没有任何其他资源可供使用,唯一仅有的公益林补偿仅为150元/公顷,完全无法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群众经济损失较大。国家现有关于保护区的相关补偿政策、措施等标准均较低,且执行性差,政府用于自然资源保护区的支持资金也处于明显不足状态,管理部门资金紧张,工作安排难度大,执行困难。
3 自然保护区管理优化对策
3.1 正确认识保护区的任务
祁连山保护区的主要任务有:1)对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等进行保护,不让资源受到外界的干扰、采伐等,保护自然资源最原始的状态;2)对自然资源进行研究,结合科学知识对保护区的植被、森林、动物等进行科学研究,形成科学研究基地,使神奇的大自然能被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在管理上缺乏相应经费,使得保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另外也没有完全认识到保护区的重要性,缺乏保护意识,导致保护区资源流失,与保护区任务背道而驰。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又缺少相应的科研机构进行科学研究,也没有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协调,使得保护区失去了其本身意义。要对祁连山保护区进行科学的保护和研究,必須先对其意义和任务进行明确了解,提高群众保护意识,真正动员群众力量进行资源生态保护[4]。
3.2 建立保护区综合防护体系
3.2.1 做好保护区防火工作
森林防护工作需要各级部门的共同参与,在指挥部门和党政府的统一指导下,祁连山保护区成立了以火源管理为中心的防护管理部门,并积极进行防火宣传、检查、指导,提高森林防火等级。管理部门利用乡镇、村户进行宣传,发放基本宣传资料,在重要地段和人员密集地区设置宣传导语,使群众的防火意识能真正提升。在易发生森林火灾的夏季,进行防火期值班安排,做到安排、检查与落实并重的防火管理。事实上,在这些措施综合执行后,保护区也确实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火灾事故。
3.2.2 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境
改善野生动植物生镜,一方面要严格制裁、惩罚偷猎行为及相关人士,另一方面要进行大力宣传,引导群众保护野生动植物,珍惜稀有物种,为国家资源保护作出贡献。祁连山保护区在进行宣传引导和行为制裁后,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有了明显提升,其生存环境也得以改善。目前,随着国家及政府的政策及宣传引导,以及加大对偷猎行为的处罚,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社区群众因此造成的损失也得到了相应的补偿,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也越做越出色。随着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保护区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也得以改善。
3.2.3 减弱区内干扰强度
祁连山保护区因涉及范围较广,保护范围较大,区域内居民较为分散,很难进行集中管理和调配,故保护区将防护管理工作细化到每一片区、每一责任人,使固定片区的资源管理都有相应人员负责和监督,减轻了上级领导工作量,也大大利用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管理,使基层的护林员和负责人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得日常巡护、管理工作越来越规范,便于集中管理。积极推行保护区“打防并举”的管理措施,在做好森林防护的同时,严格防止滥砍滥伐、滥猎滥伐的行为,并对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追究责任,积极利用公安机关资源为林区管理提档升级。内部群众是发挥林区防护作用的主体,要充分重视群众的力量,引导群众学习林区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引导,并印发相关资料进行传阅,将自然保护区的注意事项和严禁事项进行粘贴,从镇乡、村到民进行全方位宣传,并利用现代工具如广播、电视等引导群众积极进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由此,保护区内资源保护意识及作为颇有成效。
3.3 完善资金投入机制
祁连山保护区在经营及管理上一直资金不足,导致管理束缚,效果不佳。自然保护区的补偿基金应该进行专门规定,使得补偿基金用于林区资源保护有需要的各环节,如护林员工资的发放、林区巡护物资和设备的采购以及群众特殊需求的补充等。保护区管理经费应由政府财政负担或补充,并进行专款专用,在此基础上,多方位进行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入驻,缓解区域内资金压力的同时,汲取社会力量进行保护区资源的宣传防护,为野生动植物的研究发现作出贡献。加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使保护区向更规范、更程序化的方向发展。利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科研开发,使自然资源能在科学依据的前提下被充分利用,为本地建设拓展新渠道。加强人才管理和人员引进工作,通过岗位培训引进高素质专职人才,进行人才梯队建设,为保护区发展储备人力资源。利用科技力量建立動态管理和监控体系,提升保护区管理水平。
4 结语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各方面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森林资源与农牧业之间的矛盾突出。尽管现阶段已经找出了保护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且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严格执行,效果显著,但现阶段的问题只是短暂的,后续发展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要时刻保持警惕,并制定相应的自检和自查计划,做到防患于未然,使被动工作转为主动工作,确保保护区稳定、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伟.安徽省森林资源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9(2):20-22.
[2] 邱亦飞.探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农家参谋,2019(4):132.
[3] 朗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9(9):170-171.
[4] 那姝.我国森林防火现状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9,
13(15):88-89.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