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证据
2020-07-22张自鹏袁青川
张自鹏, 袁青川
(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国家对于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和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十分关注。“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最低工资规定》规定“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至少两年调整一次,使最低工资水平与生产率水平相一致”。
在河北省经济迅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由于人均生产率水平逐步提高,因此多次提高最低工资水平。最低工资本质是一种价格下限,初衷是维护底层劳动者的合法经济权益和财产权益,维持最基本的社会购买力水平。近年来,河北省最低工资制度逐步完善,覆盖群体越来越广,成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手段。笔者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河北省提高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是什么?这种效应究竟有多大?
一、文献回顾
国外对于最低工资的相关研究历史较长、理论模型丰富,目前已经形成了时间序列分析、双重差分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等几大类实证分析方法,但对于具体的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国外学界一直各执己见。卡德(Card)和克鲁格(Krueger)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最低工资对美国新泽西州快餐业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最低工资的提高增加了当地快餐业就业人数[1]。纽马克(Neumark)和沃雪尔(Wascher)基于17个经合组织国家于1975~2000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认为最低工资会降低年轻人的就业率,并且最低工资的就业影响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政府采取恰当的措施会降低影响[2]。卡莱诺斯基(Kalenkoski)和拉科姆(Lacombe)使用县级数据和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最低工资和青年就业的关系,发现最低工资提高10%,青年就业将下降3.2%[3]。霍伯格(Hohberg)和莱(Lay)利用印度尼西亚1997~2007年劳动力就业数据并且运用固定效应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最低工资对正式就业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负面影响[4]。
由于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建立时间较短,因此相关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一些研究者者认为现如今我国不应该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如薛兆丰认为市场供需是劳动力价格的唯一决定因素,最低工资立法不可取,政府不能强行设立最低工资制度予以干预[5]。平新乔认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只会增加民营企业主用工成本和违法成本,客观上会削减城镇就业[6]。张五常认为最低工资制度会增加低劳动技能打工者的失业率,这些低劳动技能打工者一旦失业,会提高社会犯罪率[7]。但以上这些观点只是从理论出发缺乏具体的实证支撑。
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应该采取最低工资制度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如罗小兰认为最低工资对制造业就业效应有正作用而对建筑业有负作用[8]。刘苓玲、黄钢基于2004~2011年全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最低工资提升与城镇劳动力就业更多地表现为正相关关系[9]。张梦婕、张金花基于河南省1999~2013年的面板数据,认为最低工资对于河南省农业有负向的就业效应,而对于建筑业以及制造业有正向的就业效应[10]。叶林祥、章安辰、童亚军以长三角地区的2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认为长三角地区的最低工资促进了城镇私营部门就业,应该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11]。
由上可知由于研究方法、数据选定范围不一,目前学界对于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看法不一。但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处于买方垄断市场并且工会体制建设相对落后,劳资双方力量对比中劳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此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严格监督最低工资制度地执行很有必要。
二、河北省最低工资制度现状介绍
河北省于1995年6月开始正式实施最低工资制度,1995年最低工资均值为每月160元。截至本文写作时,河北省于2019年11月1日再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其中第一档上调250元,其余第二三四档各上调200元,本次上调过后,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位列全国第八位。25年间历经15次调整,目前的最低工资均值为每月1 737.5元。
图1、图2、图3直观形象地展现了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的历史状况和发展趋势。
图3 河北省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比值年度走势
图2 河北省最低工资与人均GDP比值年度走势
图1 1995~2006年河北省最低工资走势
从图1可以看出,河北省年均最低工资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2010年以来年均最低工资上涨幅度越来越明显。并且最低工资第一档和最后一档的工资水平差距不断扩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河北省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断拉大。
最低工资与人均GDP的比值可以衡量劳动者在多大程度上享受到了河北省生产力提高带来的福利。由图2可知:最低工资与人均GDP的比值一直低于0.4,并且比值大部分时间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最低工资占人均GDP的比值仍然比较低,最低工资水平增长速度低于生产率增长速度。
最低工资与职工平均工资之比可以反映出底层劳动者工资与社会平均状况下劳动者薪资之间的差距。发达国家最低工资与职工平均工资之比在0.4~0.6之间浮动。由图3可以看出我省最低工资与职工平均工资之比整体在0.4以下波动,并且比值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该比值至2009年降到最低点,2009年以后又有缓慢提升的趋势。
综上所述: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各个方面来衡量未来仍有继续提高的空间,从而使河北省人民更加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福祉。
三、数据来源以及实证模型设定
本研究采用2006~2016年河北省地级市统计年鉴以及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相关文件,以河北省各个地级市建筑业和农林牧业单位就业量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历年最低工资均值为核心解释变量。最终筛选出有效样本量121个,建立面板数据模型。
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关从业者工资水平较低,因此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影响最直接最明显的就是这些相关从业者;另外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省经济结构中占据较为重要的位置,吸纳了众多就业。因此笔者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单位就业量作为研究对象。为了方便研究,选取了农林牧业、建筑业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年度单位从业量作为研究对象。
具体模型如下:
lnempnit=β0+β1lnmwit+Zitλ+μit+εit
为了减少模型异方差性和增加数据分布平稳性,方便得到最低工资的就业弹性,大部分变量采取了对数形式。下标i代表各个地区;下标t代表2006年到2016年不同的年份。河北省各个地区农林牧业和建筑业历年年末单位从业人数emp的对数lnemp作为因变量,其中下标n=1时代表建筑业年末单位从业人数之对数,下标n=2时代表农林牧业年末单位从业人数之对数;β0为常数项;核心解释变量为历年最低工资均值的对数lnmw;μit代表地区个体效应;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Z代表控制变量矩阵,包含了一系列对就业有影响的控制变量,具体包括:人均GDP(rj)、社会固定投资额的对数(lnfix)、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对数(lnincome)、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gy)。其中由于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难以量化,所以采用了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与地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来替代,以此来反映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控力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变量名称、说明以及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结果
(一)建筑业实证结果
建筑业的实证结果如下表2所示。模型1不加入任何控制变量,最低工资对数的系数为1.338,在1%的水平下显著,即最低工资增长1%,建筑业就业量增加1.338%。不断加入控制变量,最低工资对建筑业就业仍然存在积极正向的就业效应,加入四个控制变量后,模型2最低工资对数的系数为2.796,在1%的水平下显著,此时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为2.796%。模型3进一步引入最低工资的二次 项,发现二次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最低工资和就业存在非线性关系。最初增加最低工资会减少就业,随着最低工资不断上升,这种效应也在不断累积,但当最低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这种效应便会反转,反而会促进就业量的增加。张玉柯、陶永朝、张超在研究全国30个省份最低工资对建筑业就业效应时认为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是波浪式的,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时间推移而变化[12]。笔者的研究结果与之一致,本文样本选取时间处于河北省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一方面建筑业就业市场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工资水平稳步增加,因此最低工资对建筑业的就业效应处于上升的历史阶段。人们所担心的最低工资对就业的负效应在河北省建筑业并没有出现。另外河北省地处京津冀经济带,劳动力流动性强,地域管制较为宽松。最低工资作为一种价格信号,随着最低工资的不断提高,吸引劳动力进入建筑业,反而增加了河北省建筑业的就业量。模型3引入最低工资对数的滞后项,该项系数在1%的水平下仍显著为正说明上一年度的最低工资会对今年的就业量产生正向的影响。
表2 最低工资对建筑业就业影响
(二)农林牧业实证结果
农林牧业的实证结果如下表3所示。模型5仍然不加入任何控制变量,此时最低工资对数的系数为-0.833,并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即最低工资增长1%,农林牧业就业量减少0.833%。不断加入控制变量后,最低工资对农林牧业就业仍存在负向的就业影响,加入四个控制变量后,模型6最低工资对数的系数下降为-0.572,在5%的水平下显著,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为-0.572%。模型7引入最低工资的二次项,该项系数显著为负,同样说明最低工资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开始增加最低工资会增加就业,随着最低工资不断上升,这种效应也在不断累积,但当最低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这种效应便会反转,反而会减少农林牧业就业量。由于最低保障工资的增加,2006~2016年期间从事其他行业的底线收益要大于农业,因此客观上减少了农林牧业的就业。模型8引入最低工资对数的滞后项,该项系数在10%的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上一年度的最低工资会对今年的农林牧业就业产生负向的影响。
表3 最低工资对农林牧业就业影响
以上说明建筑业和农林牧业的就业量存在着对偶关系,择业者会根据未来预期获益水平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进行就业选择。当进入第一产业获利更高,选择进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就业量就会被稀释;同样如果预期未来第一产业获益较低,农业从业者便会转变职业,选择进入第二产业工作,第一产业就业量就会下降。
(三)使用FGLS后的实证结果
由于本文的研究时间跨度为11年,因此面板数据存在组内自相关和组间自相关性,本部分采用克服了组内自相关和组间自相关的广义最小二乘法来进行进一步地研究。
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后对建筑业的就业效应实证结果如下表4所示。模型的整体结果依然很显著,加入了一系列控制变量后,模型10中lnmw系数为1.236,在1%的水平上显著。此时最低工资增长1%,建筑业就业增加1.236%,相较模型2下降了1.560%。另外模型11最低工资对数的二次项依然显著为正,仍然与上文的结果相同。
表4 采用FGLS后最低工资对建筑业就业影响
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后对农林牧业的就业效应实证结果如下表5所示。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后,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林牧业的就业效应略微增加。控制一系列变量后,模型14中lnmw的系数为-0.836,此时就业效应为-0.836%,较之前的-0.572%增加了0.264%。模型15二次项系数仍然为负,与上文的研究结果相同。
表5 采用FGLS后最低工资对农林牧业就业影响
(四)稳健性检验
为了增强本文的稳健性,进一步根据历年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将河北省11个地级市划分为两大部分:其中衡水、秦皇岛、承德、邢台、廊坊、张家口划分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一档;而保定、沧州、邯郸、石家庄、唐山相应的划分为较高一档。分别进行可行加权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表6表示经济较落后地区最低工资对建筑业、农林牧业的就业影响,表7表示经济较发达地区最低工资对建筑业、农林牧业的就业影响。其中表6的模型17~模型19代表建筑业的回归结果,模型20~模型22代表农林牧业的回归结果,表7的模型23~模型25代表建筑业的回归结果,模型26~模型28代表农林牧业的回归结果,具体结果见表6。
表7 经济较发达地区最低工资对建筑业、农林牧业的就业影响
表6 经济较落后地区最低工资对建筑业、农林牧业的就业影响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由模型17可知加上一系列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建筑业的最低工资对数的系数为1.533,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由模型18可知最低工资对数的二次项系数为0.116,亦在1%的水平上显著。模型20中农林牧业最低工资对数的系数为-0.893,由模型21可知最低工资对数的二次项系数为-0.068,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
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模型23建筑业的最低工资对数的系数为2.014,并且模型24最低工资对数二次项系数为0.148。模型26农林牧业的最低工资对数的系数为-1.017,而模型27中最低工资对数二次项系数为-0.075,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另外,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的建筑业和农林牧业的就业弹性均大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一方面说明经济较发达地区之间职业转换速度较快,另一方面说明最低工资制度对发达地区的政策冲击大于经济较落后地区。
综上所述,最低工资总体而言对于建筑业就业量的冲击是正向的,而对农林牧业就业量的冲击是负向的,本文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五、主要结论与建议
笔者基于河北省各个地级市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别用包含地区异质性的OLS回归、克服组内自相关和组间自相关的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研究了最低工资的逐年上升对建筑业、农林牧业就业量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最低工资标准的上升在增加了建筑业的就业量的同时减少了农林牧业的就业量,并且进一步发现最低工资和就业量存在非线性关系,即最低工资存在阈值效应。对于农林牧业最低工资对数的二次项显著为负,说明最低工资对农林牧业存在倒U型影响效应,最低工资的影响效应处于倒U型的右半部分;对于建筑业最低工资对数的二次项显著为正,说明最低工资对建筑业存在正U型影响效应,最低工资的影响效应处于正U型的右半部分。相较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受到的最低工资政策冲击效应更大。
最后为了减小最低工资上升对农林牧业就业带来的政策冲击和提高河北省劳动力市场整体水平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强底层从业者幸福感,虽然河北省近年来不断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但最低工资仍然有上升空间。未来仍要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一方面不仅可以提升底层从业者的基本生活水准,另一方面可以助力全面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二,提高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农业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河北省需要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保障农业产值的稳步提升,从而稳定农林牧业的就业人数。第三,提高对低技能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对低技能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积累度。其一可以提高我省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其二可以提升人均劳动生产率,促进河北省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