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可行性分析

2020-07-22王婷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8期
关键词:通心络稳定型例数

王婷婷

(辽宁省核工业总医院内一科,辽宁 兴城 125100)

据相关资料显示,冠心病为临床心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疾病之一[1],因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且严重威协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冠心病被称为“人类第一杀手”[2]。目前,临床上将冠心病主要分为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猝死型冠心病、无症状型冠心病以及心律失常型或心力衰竭型五大类型冠心病[3]。心绞痛型冠心病是由于心肌需氧和供氧之间暂时失去平衡而发生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其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劳累过度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导致胸部及其附近部位引起不适,常伴心功能障碍,但并未发现心肌坏死,本病多见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男性[4]。临床调查资料显示,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且易引发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性低。有学者指出,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中药通心络胶囊治疗,能有效扩张患者冠状动脉、提高其心肌供血供氧含量,并起到改善血脂指标、抗心肌缺血的功效,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为进一步探讨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别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与通心络胶囊治疗,对比两组间应用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排除标准:心功能三级以上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不能排除神经官能症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将1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均经我院心电图科室检查确诊冠心病。对照组男33例,女17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年龄在44~73岁,平均年龄为(58.5±1.8)岁,平均病程(3.8±1.5)d;实验组男34例,女16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年龄在47~72岁,平均年龄(59.5±1.7)岁,平均病程(3.6±1.5)d,以上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他汀类药物与肠溶阿司匹林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给予患者硝酸异山梨酯片(生产厂家: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370[5])口服,每次10~20 mg,2次/天,严重者,每次40 mg,2次/天;实验组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给予患者通心络胶囊(生产厂家: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80015[6])口服,2~4粒/次,3次/天。对于合并高血压患者同时给予利尿药以及降压药,使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同时给予患者降糖药控制,使其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上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28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判断标准:以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同等劳累程度无绞痛症状发生为显效;以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60%以上,同等劳累积极无明显心绞痛症状发生为有效;以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脂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

1.3.3 不良反应症状:包括头痛、眩晕以及胃部不适症状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头痛例数+眩晕例数+胃部不适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经SPSS14.0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s)描述,组间经t和χ2检验,差异在P<0.05时,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6%,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脂指标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指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照组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对照组共50例患者中,发生头痛患者3例,眩晕患者4例,无胃部不适列数发生,不良反应症状共发生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实验组共50例患者者,发生胃部不适患者1例,无头痛以及眩晕例数发生,不良反应症状共发生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3,P=0.0270)。

表1 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表2 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脂指标对比(±s,mmol/L)

表2 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脂指标对比(±s,mmol/L)

3 讨论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上也称作稳定型心绞痛[7]。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病原因主要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肥厚型心肌病以及风湿性冠状动脉炎等原因[8],情绪激动、劳累以及饱餐为其发病诱因。临床资料显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主要发病症状为前胸伴有阵发性的压榨性窒息样感觉,其主要位于患者胸骨后,也可放射至左上肢尺侧面与心前区、右臂和两臂的外侧面或颈与下颌部,持续时间可至数分钟[9],虽然稳定型心绞痛虽然血管病变较重,但是其斑块相对比较稳定,因此,临床上主要治疗措施为药物治疗[10]。本次研究,对我院1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别采取硝酸异山梨酯片药物治疗与通心络胶囊药物治疗,结果发现,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6%,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指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因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通心络胶囊药物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且临床安全性高,能有效避免头痛、眩晕以及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

通心络胶囊为临床上心脑血管科常见类中成药,因其含赤芍、蜈蚣、全蝎、人参以及冰片和檀香等成分,能起到扩张冠状动脉以及抗心肌缺血的功效,同时,能有效降低心脏负荷以及粥样斑块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降低血液黏稠度的功效,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综合以上分析,对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通心络胶囊药物治疗,其效果显著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能有效减少头痛、眩晕以及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同时能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临床应用效果较高,此方法应被临床广泛应用并积极推广。

猜你喜欢

通心络稳定型例数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系统评价及序贯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国医大师张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经验
通心络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远近期的临床效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