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部手术患者中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7-22王涛
王 涛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沈阳市胸科医院麻醉科,辽宁 沈阳 110044)
创伤与手术均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引起机体各系统的改变,如内分泌、代谢及免疫等,当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时,会造成一些器官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1]。针对应激反应,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能对其会产生有益影响[2]。对此,本文针对本院收治的上腹部手术患者,采取此种麻醉方法,观察组效果,现对此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选取来本院接受收治的76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排除意识障碍及精神疾病者,另排除肝肾等器官障碍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均为38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9例,年龄37~70岁,平均(52.6±12.7)岁;体质量46~72 kg,平均(58.4±10.6)kg;手术类型:胆总管探查术12例,肝叶部分切除术16例,胃癌根治术10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37~69岁,平均(52.4±12.6)岁;体质量46~71 kg,平均(58.1±10.5)kg;手术类型:胆总管探查术11例,肝叶部分切除术15例,胃癌根治术12例。两组年龄体质量等资料经系统化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手术开始前30 min,肌内注射0.5 mg阿托品(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291)与0.1 mg鲁米那(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381);而在麻醉前,则静脉输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4020046):10~12 mL/kg。观察组首先开展T8~9椎间隙穿刺置管操作,注射利多卡因(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676)4~5 mL,当有麻醉平面出现后,则实施全麻诱导。两组采用相同的诱导用药,即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4 μg/kg,咪唑安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5)0.05 mg/kg,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15)1.5 mg/kg,维库溴铵(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411)0.05 mg/kg。完成气管插管后,与麻醉机连接,实施机械通气,潮气量控制在10 mL/kg,吸呼比为1∶2,呼吸频率每分钟12次。麻醉维持:两组在手术中均依据实际需要,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芬太尼与咪唑安定,且吸入安氟醚(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910)1%~3%;当腹膜关闭时,停用药。观察组每间隔40 min,便经硬膜外导管,追加4~6 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676),控制麻醉平面<T4。
1.3 观察指标:用无创监测仪对两组患者的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进行连续监测。同时记录两组用药量。观察有无躁动、呕吐及恶心等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SPSS20.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由(±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由百分率表示,χ2检验,若组间经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则由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循环功能稳定于对照组。两组术中、后都没有出现呕吐、恶心情况。观察组术毕都清醒拔管,且安全返回病房;而对照组需要等待15 min后方能拔管。另外,对照组术后发生躁动5例,发生率为13.16%,观察组1例(2.63%),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观察组术毕HR较对照组偏低(P<0.05),对照组各个时点都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相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切皮后10 min到术毕,均较麻醉前偏高(P<0.05),而观察组变化不明显,并且较对照组偏低(P<0.05),见表1。
2.2 两组麻醉用药量对比:观察组维库溴铵、芬太尼用量相比对照组,明显偏少(P<0.05),而咪唑安定用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安氟醚吸入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偏低(P<0.05)。见表2。
表1 2组HR、SBP与DBP对比(±s)
表1 2组HR、SBP与DBP对比(±s)
注:与麻醉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2组麻醉用药量对比(±s)
表2 2组麻醉用药量对比(±s)
3 讨论
当前,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全麻手术中,主动服务、管理安全为其优点所在,但如果单纯行全身麻醉,术中会有较大的用药量,受此影响,术后苏醒会出现延迟情况,苏醒期出现不同程度躁动,造成患者出现高应激[3-5]。针对硬膜外阻滞而言,尽管有着比较好的术后恢复,但术中管理仍然存在着比较大的危险性,且伴随手术刺激强度的差异,容易造成循环功能出现失稳情况,引发血压下降及心率减慢等情况,导致供氧不足[6-8]。全身麻醉有助于机体高应激的降低,有助于克服内脏牵拉反射,使机体更好的耐受机械通气,可以较好的为硬膜外阻滞不足提供补充,因此,硬膜外阻滞与全麻之间存在着比较好的互补性[9-10]。单凭全麻仅能对大脑皮质边缘系统加以抑制,无法阻断手术区对中枢传导的刺激,造成HR升高[11]。而对于硬膜外阻滞而言,其对手术区域伤害性刺激象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传导具有阻断作用,而且术中还有着较低的应激反应,对机体循环、器官功能稳定及物质代谢等均有利,全麻对手术仅腹腔之后的迷走神经兴奋性有抑制作用,因此,二者联合,能够有效调控应激反应,使其维持在较低水平。
由本文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循环功能稳定情况优于对照组,全麻用药量少于对照组,由此提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有着比较好的肌松效果,并且还有着确切的镇痛作用,有助于减少全麻用药量,术中可获得比较稳定的循环,能够减弱术后全麻药残留效应,患者有着较快的苏醒速度,因而有助于减少由于疼痛或药物残留所造成的躁动发生,使患者能够平稳苏醒;此外,实施硬膜外镇痛,有助于改善上腹部呼吸功能,对术后低氧血症的降低有利。
综上所述,针对上腹部手术患者,通过开展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可获得稳定的循环状态,麻醉安全,患者苏醒快,是一种可行且安全的麻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