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绵羊黄脂病的病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2020-07-22王艳通贾丽萍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黄染脂肪组织驱虫

王艳通,贾丽萍

(1.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威戎畜牧兽医站,743400;2.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通化畜牧兽医站,744600)

绵羊黄脂病是以体内脂肪组织呈现黄色为特征的一种色素沉积性疾病,俗称“黄膘”、“黄脂肪病”。随着各地“禁牧政策”的出台和绵羊市场的紧俏,养殖户为了达到快速育肥的目的,舍饲绵羊饲喂大量的精料,导致羊黄脂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笔者在绵羊疾病防疫检疫过程中,对绵羊黄脂病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借鉴。

1 发病原因

1.1 病理性因素 由于片形吸虫、双腔吸虫、焦虫、羊锥虫或钩端螺旋体等寄生虫或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绵羊体内的大量红细胞发生溶血,胆汁的排泄发生障碍,致使大量胆红素进入血液,将全身组织、器官染成黄色,形成全身性黄疸。

1.2 饲料因素 当饲料中脂肪含量高、易酸败原料(如鱼粉、玉米、豆饼等)添加量超过日粮的20%时,且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或生育酚含量不足,使机体内VE的消耗量增加,从而引起机体内的VE相对不足,再加上其他抗氧化剂不足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抗酸色素在脂肪组织中沉积,使得脂肪组织形成一个棕色或黄色无定性的非饱和叠合物小体,促使黄脂形成。同时,大量使用色素含量高的原料(胡萝卜、南瓜等)、饲料中添加药物(硫胺类和某些有色中草药)、饲料产品的质量差、饲料生产工艺不合理等原因,也是绵羊黄脂形成的常见致病因素。

2 预防措施

因皮肤(见图 1)、脂肪(见图 2)、黏膜(见图3)、组织液、关节液、筋腱和实质脏器等均发黄,放置时间越长,黄色越深,并伴有肌肉变性和散发臭味,一旦检疫发现黄脂肉必须立即销毁处理,避免流入市场,给养羊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绵羊黄脂病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图1皮肤黄染

图2大网膜脂肪黄染

图3眼结膜黄染

2.1 加强疫病预防

2.1.1定期驱虫 每年进行两次驱虫,第一次在冬末春初由舍饲转为放牧之前进行,第二次在秋末冬初由放牧转为舍饲之前进行。驱虫后的粪便无害化处理。

2.1.2科学放牧 避免到低洼、潮湿地放牧。牧区实行轮牧,每月至少轮换一次。避免绵羊饮用非流动水,在低洼湿地收割的牧草通过晾晒杀死囊蚴后再做饲料。舍饲绵羊应加大活动场所,增加每天的运动量。

2.1.3消灭中间宿主 可通过喷洒药物如硫酸铜、氨水或粗制氯硝柳胺、兴修水利、改造低洼地、饲养水禽等措施灭螺(中间宿主)。

2.2加强饲料管理

2.2.1减少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添加量 为了避免黄脂病的发生,可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的原料(沸石粉)代替油糠、米糠等。同时饲料原料的质量应严格把关,特别是脂肪含量高的原料容易氧化,发生氧化或酸败的原料不可做饲料。

2.2.2适当添加VE、VC和硒元素 在饲料中添加VE、VC和硒元素可以提高绵羊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效降低黄脂病的发病率。

2.2.3日粮粗精比适宜 舍饲条件下绵羊粗精比例为5:5的全混合饲料的育肥效果、经济效益、养分消化、降解情况最佳,即有利于粗料的利用,又能有效利用精料达到育肥目的[1],可有效降低黄脂病的发生率。

2.2.4预防饲料霉变 饲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没有散尽,或置于高湿和有氧的环境中时,特别容易霉变,使得饲料适口性差、营养价值降低,从而致使绵羊的生长速度下降,甚至引起黄脂病,增加养殖风险,加大养羊业的经济损失。为降低霉菌毒素在养殖过程中带来的风险,对饲料原料严格把关,在生产设备中安装除霉装置,保证料仓和管道的清洁卫生,生产出的饲料产品应及时使用,储存时间稍长时应保证环境干燥、通风。

猜你喜欢

黄染脂肪组织驱虫
猪黄脂病的原因分析及鉴别预防
生猪驱虫正当时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紊乱会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证1例
识别宝宝生病信号
驱虫产品怎么选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