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猪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0-07-22田军录蒋立斌
田军录,蒋立斌
(1.甘肃省武山县滩歌镇动物疫病预防与畜牧技术服务中心,甘肃武山741300;2甘肃省兰州市甘肃大北农市场技术服务部,甘肃兰州 732000)
呼吸道疾病保育,育肥猪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猪保育,育肥猪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可分为支原体型(猪喘气病)、病毒型(蓝耳、伪狂犬、圆环Ⅱ型)、细菌型(胸膜肺炎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以及寄生虫(猪球虫、猪肺丝虫等)型[1-3]。实际生产中,在判断引发呼吸道疾病的病原时不仅要根据解剖病理进行预判,同时也要结合实验室确诊鉴定。进而制定防治措施,以防漏判、错判造成更大的损失。
1 发病情况
2019年11月26日兰州市树屏镇某家庭农场饲养50头保育猪,断奶后2周个别猪发生呼吸道症状。出现腹式呼吸,并伴随有发热,并出现传染性。客户根据经验给猪群添加了阿莫西林、西药多西环素、氟苯尼考。三天后病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出现了死亡。连续两天死亡5头。最后由某公司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现场解剖预判,并送实验室鉴定确认为传染性胸膜肺炎以及气温变化引起的感冒发烧。
2 临床症状
截止技术人员剖检采样时,保育猪大面积出现腹式呼吸,发热。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出现伸颈低头张口,伏地而卧,拉稀症状。
3 剖检病变
解剖后发现肺部大面积发生病变,胸膜变厚。胸腔由少量积液。整个心脏、肺脏出现琼脂型渗出物覆盖,肝脏硬化(图1-3)。腹股沟淋巴结出血严重(图4)。肾脏颜色变深(图5)。肠道及肠系膜出血(图6)。肺脏纵切后有泡沫样物质溢出。
4 实验室诊断
根据剖检情况以及主诉,该猪场以前发生过副猪嗜血杆菌病。近期该区域出现了大量因蓝耳病,传染性胸膜肺炎死亡的病例。决定进行实验室相关病原的基因鉴定。主要检测传染性胸膜肺炎、蓝耳、副猪嗜血杆菌这三个病原。
4.1 取适量肺组织研磨后分两等份,其中一份采用Trizol试剂提取其总RNA并用随机引物反转录为总cDNA用于蓝耳病毒(PRRSV)的检测,另一份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其DNA用于传染性胸膜肺炎(APP)和副猪嗜血杆菌(HP)的检测。
4.2 样品检测,将所制备的DNA分别使用APP和HP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将cDNA采用PRRSV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同时设置阴、阳性对照同步扩增。
4.3 PCR结果
PCR结果显示,在病料中未检测到蓝耳病毒(PPRSV)和副猪嗜血杆菌(HP)特征的基因。但是检测到了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特征基因。
5 防治措施
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急性型呈现高死亡率。该病再全球都有流行性。对养猪业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1987年在我国首次出现,从此便在我国大面积流行,危害日趋严重,成为猪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疫病之一。
由于该病为猪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之一,因此在防治策略上一方面要对症用药,另一方面也考虑解除免疫抑制,激发猪自身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提高猪群的免疫力,从而增强猪自身对疫病的抵抗力[4]。因此,针对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防控。西药选用延胡索酸太妙菌素。中药主药为麻杏石甘散,同时配荆防败毒散和普济消毒散(此两味方剂为中药经典组方,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益气补中兼具免疫调节功能)。用法及用量为:每吨饲料添加延胡索酸太妙菌素250g,麻杏石甘散1kg,荆防败毒散1kg,普济消毒散1kg。连续拌料7天为一个疗程。
6 治疗结果
在使用本方案第一个疗程的第三天,猪群死亡得以控制。第五天呼吸道问题明显减少,猪群无新发病个体。第七天病情基本恢复健康。
7 小结
气候变化的季节是猪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因此做好提前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化养猪中,做好生物安全管理是防控各类疫病的关键。呼吸道疾病作为猪场常见危害性非极大的疫病更应该提高警惕。猪群一旦发病,往往同群传播速度快,治愈难度大,同时混合感染多。因此,在治疗方案上要分析发病根源,许多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原都会引发猪群免疫抑制。在药物选择上也要考虑解除免疫抑制问题。中药组方在这一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随着我国在禁抗工作在养猪业中的不断推进,中兽药逐渐取代抗生素应用于抗菌治疗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5]。因此,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案,并严格执行,才能有效的控制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