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郑品麦24号适宜播期播量的研究
2020-07-22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15)
河南省是小麦适宜种植区,也是小麦高产区,河南省小麦生产在国家农业和粮食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要实现河南省小麦总产持续提高,在保证小麦生产面积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农田基础条件,培育更高产小麦品种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小麦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实现高产水平的良种良法配套。播期、播量对小麦产量形成有着重要影响。适宜的小麦播量,可以协调小麦群体与个体以及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有利于产量三因素的协调发展,最终获得高产稳产。适期播种,可充分利用越冬前的一段生长季节,使出苗整齐,生长健壮,分蘖较多,根系发育好,越冬前分蘖节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提高抗寒性和分蘖成穗,安全越冬,为最终高产打好基础[1-4]。小麦新品种郑品麦24 号(豫审麦20180031)是以优质强筋广适小麦品种豫麦34-6 为母本,以高产、稳产、广适小麦品种周麦18的矮秆突变体豫同194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矮秆、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具有较大推广潜力。但对该品种在不同地区的适宜播期播量等栽培技术尚未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试验通过在不同地区研究不同播期、播量对郑品麦24 号产量的影响,探讨该品种推广的适宜播期和最佳播量,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为大面积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充分发挥新品种的增产增收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小麦新品种郑品麦24 号,审定编号:豫审麦20180031。
1.2 试验设计试验于2018-2019 年度在豫南驻马店泌阳县殷庄村(32°58′N,113°11′E)、豫中郑州新郑市七里井村(34°23′N,113°39′E)和豫北新乡市延津县(35°16′N,114°01′E)进行。试验地前茬为玉米,收获后直接秸秆还田,耕地时每667m2施磷酸二铵20kg、尿素15kg、氯化钾10kg,生育期间根据苗情配施微肥或者小麦专用肥,管理方法同一般大田。
在以上3 个地点同时开展郑品麦24 号播期、播量试验,播期设10 月10 日、10 月15 日、10 月20 日、10 月25 日 和10 月30 日 共5 个播期,播种量10kg/667m2,2 次重复;每667m2播量试验设5kg、7kg、9kg、11kg、13kg、15kg 共6 个处理,播种日期统一为10 月16 日,3 次重复;小区长7m,宽2.2m,小区面积15.4m2。
1.3 数据采集分析按小区实收面积产量折算成667m2产量,将试验获得的数据采用Excel 和SPSS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产量的影响2018-2019 年度郑品麦24号播期试验的产量结果见表1、图1。在10kg/667m2播量下,3 个地点的郑品麦24 号产量均呈现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先增加,达到最高产量后降低的趋势。但出现最高产量的播期并不一致。泌阳点播期10月20 日的产量最高,为611.6kg/667m2,且与10 月15日和10 月25 日2 个播期产量差异不显著;新郑试点播期10 月15 日产量最高,为621.4kg/667m2,且与10月10 日和10 月20 日2 个播期产量差异不显著;延津试点播期10 月15 日产量最高,为618.8kg/667m2,且与播期10 月10 日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在相同播量10kg/667m2下,郑品麦24 号在泌阳地区的适宜播期为10 月15-25 日,在新郑地区的适宜播期为10 月10-20 日,在延津地区的适宜播期为10 月10-15 日。随地理纬度增加,郑品麦24 号适宜播期逐渐提前,大约地理纬度增加1°,播期提前3~5d。
表1 不同播期的产量结果 (kg/667m2)
2.2 播量对产量的影响2018-2019 年度郑品麦24 号播量试验的产量结果见表2、图2。在相同播期10 月16 日条件下,3 个地点的产量随着播量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增加到适宜播量后,产量达到高峰,随后继续增加播量产量呈下降趋势。泌阳点播量11kg 的产量最高,为624.7kg/667m2,除播量13kg外,与其他播量的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在泌阳地区10 月16 日播种的适宜播量为11~13kg/667m2。新郑点播量11kg 的产量最高,为631.8kg/667m2,除播量9kg 和13kg 外,与其他播量的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在新郑地区10 月16 日播种的适宜播量为9~13kg/667m2。延津点播量11kg 的产量最高,为634.5kg/667m2,与其他播量的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在延津地区10 月16 日播种的适宜播量为11kg/667m2,播期提前应适当减少播量。
表2 不同播量的产量结果 (kg/667m2)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气候条件不仅影响小麦播种期,对小麦生长和产量也产生重要影响。2018-2019 年度小麦生育期间的气候条件利于小麦生长。3 个试验点播种前均漫灌造墒,出苗整齐;冬前气温偏高,降水偏少,越冬期漫灌补墒,有利于分蘖生长;越冬期气温偏高,冻害较轻;春季气温平稳回升,有效降水少,拔节期漫灌补墒;孕穗抽穗期晴好天气为主,病害轻;灌浆期天气晴好,光温适宜,有利于小麦光合物质的合成和运转,对小麦后期产量形成有利;因此该年度郑品麦24 号的高产特性充分展现。小麦适宜播种期受播种地区的气温影响,本研究发现相同播量10kg/667m2下,郑品麦24 号在泌阳地区的适宜播期为10 月15-25 日,新郑地区的适宜播期为10月10-20 日,延津地区的适宜播期为10 月10-15日。随地理纬度增加,郑品麦24 号适宜播期逐渐提前,大约地理纬度增加1°,播期提前3~5d。适宜播期还受品种特性影响,一般来说,在同纬度、同海拔和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冬性较强的品种应适当早播,春性较强的品种应适当晚播[5]。郑品麦24 号在不同地区产量随着播量的品种增加呈上升的趋势,当增加到适宜播量后,产量达到高峰,随后产量呈下降趋势。泌阳地区的适宜播量为11~13kg/667m2,新郑地区适宜播量为9~13kg/667m2,延津地区适宜播量为11kg/667m2,播期提前应适当减少播量。
本研究结果为郑品麦24 号在生产中获得高产提供参考,对相似生态条件下品种栽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小麦适宜播种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具体地块播种量还应根据地块的整地质量、水肥水平、播期早晚等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对播期过晚、土壤肥力不足、旱地或播种时整地质量不好、墒情不适宜的地块,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用种量以弥补这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