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篮球运动中的对抗及训练

2020-07-21杨郁

灌篮 2020年1期
关键词:对抗性篮球运动

杨郁

摘要: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对抗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从本质上来说,篮球运动属于一类具有对抗性质的运动。在篮球比赛中,无论是运动员的技术训练还是体能训练,都要考虑到篮球运动的对抗性特征,在运动训练中,既要考虑运动员在对抗中的人身安全,也要结合对抗运动的特点,从技术层面针对运动员进行同步训练,提高运动员在篮球运动中的对抗能力,并且通过训练提高对抗背景下运动员的篮球运动技能。

关键词:篮球运动;对抗性;对抗技术

引言

篮球运动的训练项目中,对抗性训练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对抗性是篮球运动的基本特征,为了取得更好的对抗性训练效果,需要运动员从实际出发找到对抗性训练的科学方法,为取得更好的对抗性训练效果提供保障。

一、篮球运动的基本特征

从本文研究的视角上来看,对抗性是篮球运动的一个核心特征。所谓的对抗性特征,是指篮球运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参与运动人员通过快速奔跑联合起跳和快速反应等一系列的动作来达到与对手的抗衡来抢球投球。除此之外,篮球运动的基本特征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体性特征

即篮球运动是需要集体参与的运动,运动的开展中不仅要求运动员个人的技术能力,也需要运动员懂得通过团队合作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对于运动员而言,个人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主要集中在通过个人的意志力、灵活性、判断力达到与队友的良好合作的效果[1]。从对抗性这一性质本身来说,为了取得更好的对抗性运动效果,在集体环境下有序进行组织,开展对抗性训练也是取得良好的对抗性训练效果的有效方法。

(二)观赏性特征

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个人球技是观众在观看一场篮球比赛的过程中具备观赏性的要点。对于篮球比赛而言,一个技术娴熟,与队友配合默契的球员,不仅能够帮助球队取得更好的篮球比赛成绩,更能够让个人的技术能力得到展示,这也是篮球明星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从对抗性训练的角度上来说,运动员对抗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具有观赏性。激烈的对抗不仅能体现出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也是提高比赛本身观赏性的有效方法。

二、篮球对抗的类型

篮球比赛中的对抗性训练主要包括了身体和攻球对抗两种。即在单人进攻的背景下进行对抗以及身体接触时的对抗。其中进攻环节的对抗是个人对抗的典型代表,进攻对抗中要求进攻对象有灵活的思维能力和篮球智商。在对抗完成选择投篮时,要注重时机的把握和助攻的同步进行。在进攻开展的过程中,对运动员的左右手平衡状态有非常严格的要求[2]。常规的左右手平衡训练方法是跳绳。跳绳训练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跳绳训练能够提升运动员手腕的灵活性。第二,跳绳训练能够针对运动员的弹跳速度进行訓练。关于身体接触的对抗方式,主要与运动员的重量、力量、对抗力、对抗方式有直接的关系,通常情况下,体重和力量更大的运动员在比赛对抗中更占据优势,在对抗中取得胜利的概率更大。

三、对抗性训练背景下的原则分析

上文已经提到对抗性是篮球运动的一个显著特征,为了在开展训练的过程中同步保证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自身安全,在具体开展对抗性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实战出发

在篮球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从实战出发是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的有效途径,因为任何一个针对性训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取得更好的实战结果而服务的。在实战中才能更加准确地找到运动训练的方向,发现对抗性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找到科学的训练方法。从训练效果上来讲,从实战出发开展运动训练是篮球运动训练取得关键性进步效果的主要因素[3]。一方面实战的过程中有非常多的变化性因素,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从实战出发也能逐步培养运动员形成在赛场上的紧张感,保持身体的竞技运动状态。从实战出发的方法,对于运动员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训练与比赛的匹配度达到更高的水平,训练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训练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二)训练开展要从严

这一点主要是指在具体开展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在制定运动训练方案时,要注意严格性。即针对不同环节的训练项目标准制定上,要尽可能严格,只有在训练阶段提高标准,才能确保在实战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比赛竞技效果,另外,从对抗性的角度上分析,只有日常训练环节中提高要求的标准,才能在实战中为运动员的人身安全提供更高程度的保障。对于运动员来讲,日常训练中的严格也是为了心理素质角度对其进行训练和提升,确保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具备稳定的综合素质。训练开展中的严格要求不仅要在具体的训练环节上体现,更要在训练的过程中体现。

(三)技术规范训练要从严

技术规范是篮球运动中非常具有专业性的一项要求。篮球运动中的技术规范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与篮球运动的规则相适应。在开展训练的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和运动员严格按照不同的技术规范要求开展训练。为了取得良好的技术规范训练要以提高对抗的规范性为目的,结合对抗性训练的技术要求为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提供保障。在具体训练的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对抗性训练的要求和层次结构开展训练工作。在运动员具备了基本的技术训练能力后,再结合实战逐步提升训练难度,切实提升运动员的技术能力。

(四)对不良习惯动作进行纠正

在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应当从细节出发,对其日常训练中出现的不良习惯进行杜绝。虽然在形式上微小的不良动作习惯不会对运动员的整体运动素质和技术能力造成影响。但在比赛的背景下,很容易造成运动员失球,或者在对抗中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因此,运动员应当针对自身可能存在的不良动作习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正和调整,避免不良的动作习惯影响对抗性训练的效果。另外,不良的动作习惯在激烈的比赛中本来就容易产生安全问题。

四、对抗技术的特征分析

对抗技术本身的特征,会对针对性的训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取得更好的对抗技术应用效果,需要针对对抗技术的特征进行合理的分析,确保对抗技术的应用取得预期的训练效果。

(一)节奏性特征

这里所指的节奏性特征强调的是在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动作的变化以及在动作变化中的实际速度变化。例如,单个运动员的对抗性动作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团队合作时队员配合时的步伐是否规范有序等。只有在速度和步伐规范角度达到同步时才能确保对抗性效果得到有效发挥[4]。在这个过程中涉及的步伐移动变化、配合速度变化以及运动员团体的整体运动模式变化,都是节奏性的体现。

(二)技术性特征

所谓技术性特征,是指在对抗训练的过程中,技术的应用要与比赛中的战术要求相一致,避免出现技术性犯规。在不同的比赛中,犯规是影响比赛进度和竞技结果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尤其是在与对方运动员达成对抗关系后,犯规情况的发生概率会更高。因此,不仅个人队员需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在与团队协作的过程中,更需要把握好对抗中的技术规范。在对抗中不仅要注意机会的把握,更要注意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做好配合。从本质上来讲,比赛的过程就是队员实现技术配合的过程。良好的技术配合效果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

(三)躲闪特征

在篮球比赛对抗的过程中,对抗不单是指身体表面的碰撞与对抗,出于安全考虑和运动本能所产生的躲闪也是一种对抗性技术。在开展对抗性运动的过程中,直接对抗的方法不一定能够确保取得预期的应用效果。这时就可以变通采取躲闪的方式化解正面对抗,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对抗训练的灵活性特征,从本质上来说,躲闪技能也是为了应对对抗所需要锻炼的一个重要技能。从躲闪本身的角度上来说,躲闪的动作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虚晃。第二,变向。第三,假动作。通过这些躲闪动作能够达到对对手的视线进行干扰,提高对手对篮球运动方向判断的错误率,尽可能在进攻中为自己争取优势地位,达到对抗技术的应用效果。

五、对抗性运动训练中的问题分析

在训练运动员的对抗能力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训练人员对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后,方可取得更好的运动训练效果。

(一)缺乏训练规划

对抗性训练本身就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教练员来讲,要想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结合运动员团队的基本运动素质提出有效的训练规划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取得更好的运动训练效果,教练员在对对抗训练的开展进行整体规划时,要结合整个团队的运动协作能力,提出针对性的训练目标和规划,为进一步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提供帮助。但目前教练员缺乏运动训练的整体规划思路,往往抓住一个方向的训练重点忽略另一个方向的训练重点的情况。这就会使得整个训练开展的难度增加,训练预期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二)缺乏技术指导

上文已经提到,对抗性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技术与战术结合的过程,单从技术性训练的角度上分析,可知技术性训练的开展需要按照既定的规范要求进行,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训练效果,引进专业的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但对抗性训练的变化性又容易导致训练过程中出现技术指导达到规范要求,但与战术结合存在问题的现象,也就是说,技术指导人员本身的综合素质和思路方法的灵活性要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保证技术指导与战术相吻合。

(三)训练条件限制

篮球运动中的技术性训练是需要长期持续开展的训练项目。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性训练效果需要良好的训练条件。对于篮球运动来说,训练效果与训练的技术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联系。具体来说,如运动训练的场地条件、运动训练的教练人员的水平等,都是影响篮球运动训练效果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训练中大部分对抗性训练在开展的过程中对于运动员的对抗性训练都是应用统一的训练方法,在统一的训练思路的指导下开展训练,训练工作的开展缺乏条理性和规范性,与运动员的主观需求也不相适应。

六、对抗训练的基本环节

在对对抗技术的特征以及对抗训练原则有了切实的了解后,下文从对抗训练开展的基本环节入手对对抗训练的实践进行分析。

(一)明确对抗训练的目标

从比赛的角度上来说,对抗训练虽然是一个具有针对性的训练项目,但整个项目训练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和变化性。这两方面特征意味着运动的过程是需要不同的动作通过连续达到效果的。从篮球运动的角度上来说,进攻过程、防守过程以及持球或不持球的过程,运动员始终都是处在动态状态下的。因此,在做对抗训练的过程中,要求教练首先对运动过程中持续的动态性特征进行把握,随后结合技术要求分阶段提出对抗训练的目标,结合目标要求逐步实现对训练效果的优化。需要强调的是,以提高对抗性为目标的训练需要重视攻防互转的过程,这也意味着对运动员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二)找到科学的训练手段

1.综合训练手段

所谓的综合训练手段,只是在开展训练的过程中综合考虑运动员的技术能力、思想动态、战术训练以及身体素质训练等多方面的训练要素。最终达到运动员这几方面素质的共同提升。这种训练方法改变了传统模式下运动员只能单一获取运动技能提升的效果。这也能够成功避免运动员出现技术与战术之间的匹配性不足、攻防无法有效配合的问题,当达到了多方面综合的训练效果,不仅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提升,对抗性训练本身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能够得到提升。

2.比赛训练手段

比赛训练的方法是区别于常规训练方法的一种训练方式。从两者的关系上分析,训练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比赛结果,而比赛的环境和氛围,能够为训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提升提供支持。教练员在运用比赛训练的方法时,可以组织训练团队内部的比赛,也组织队友之间的联赛,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为运动员积累实战经验,并且发现个人和团队在对抗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篮球比赛中,追求胜利的结果对于篮球比赛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员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也有助于其形成竞技心理,发掘出运动员的潜力。

(三)控制好对抗训练的尺度

对于对抗训练来说,尺度的把握是对抗训练中的核心因素。为了取得更好的对抗训练效果,在从严训练的背景下,部分教练员可能会酌情加大对抗训练的尺度。但对抗训练毕竟具备一定的危险性,也并不是一味提高训练难度和强度就能够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因此,教练员应当结合篮球队伍运动员的整体身体素质水平,设置适当的训练难度和强度,在力求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的同时,避免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四)保持運动员的竞技运动状态

篮球运动中的对抗性素质除了可以依靠训练达到预期的运动效果外,对于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运动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练员不仅要从运动能力的角度观察和考虑运动员的实际运动能力,还需要注意帮助运动员保持良好的运动竞技状态。例如,在日常运动状态下,应当重视运动员的常规体能训练以及运动素质训练,尽可能保持运动员良好的运动水平。

结语

总的来讲,篮球运动中的对抗性是这项运动最为重要的特征,要想取得篮球运动能力的进步,就需要针对这项运动的特点以及对抗性训练的特征与要求,达到更好的对抗性训练效果。只有采取科学的方法实施对抗性训练,才能切实提升运动员在比赛中对抗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稚皓.浅析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的影响及重要性[J].体育风尚,2019(03):72-72.

[2]朱懋彬.浅析篮球运动员防守意识的培养及训练方法[J].运动精品,2018,37(12):70-71.

[3]程艾琳.浅谈身体素质训练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影响[J].速读(下旬),2018(07):284.

[4]牛群.浅谈体能训练对预防高中篮球运动损伤的作用[J].灌篮,2019(13):21-21.

猜你喜欢

对抗性篮球运动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大学生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篮球运动的高对抗性与兴趣的关系探析
鞍山市岫岩自治县中学篮球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西双版纳橡胶技术和产业发展带来社会对抗性分析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羽毛球教学中多球训练的探讨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幼儿园开展篮球运动的策略探究
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的“对抗性”解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