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在家庭中培育与养成
2020-07-21邹锦州
邹锦州
摘 要:小学教育是学生整个人生发展历程当中接受的最基础的教育,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前提。道德与法治观念教育既是小学教育不容忽视的内容,又是落实道德教育,实现教书育人与立德树人的重要措施。家庭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培育形成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恰当的教育方法,可以为学生道德品质的长效发展提供保障,也能够为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带来巨大的推动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家庭教育对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培育和养成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发挥家庭教育作用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家庭培育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6-0014-01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个人性格,完善品行素质,发展思维能力,夯实认知基础的阶段。小学生年龄小,个体差异显著,缺乏必要的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所以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教育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培养,增强学生法治观念的重要学科,还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观念培育的过程中,不能够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要联系家庭教育,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保障,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走向融合,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前提。
1.家庭教育对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培育与养成的重要性
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形成过程是持久而又全面的过程,这样工作任重道远,只是凭借学校或社会教育的力量是不能够达成培育学生良好道德与法治观念目标的。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进程中,家庭教育占据基础地位,也发挥着基础作用。家庭教育指的是家长在家庭这一环境之内面对子女所开展的系统性教育。在人一生教育当中,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占据最为基础的地位,是学校以及社会教育的根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他们在生活中接触最多,在情感上也最亲密的人,同样家长也成为了最易影响学生的人。在孩子没有进入学校学习时,他们利用模仿家长言行举止的方法来接触与认知社会;在步入学校之后,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延伸。可以说和谐有效的家庭教育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科学化的家庭教育方法更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建立。在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遇到了推进困难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家庭教育的作用没有被挖掘和利用。对此,要助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长效发展,完成德育教育目标就必须积极推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在家庭当中培育养成,引起家长的高度共识,得到家长的协调配合,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推进和共同发展。
2.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在家庭中培育与养成的有效策略
(1)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家庭教育作用
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当中度过的,所以家庭应该承担起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观念培育的责任,让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只有真正将智力教育和德育教育放在同等位置,坚持育德为先,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综合发展的机会,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要减少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培育过程当中的阻力和困难,首先就需要得到家长方面的支持,尤其是要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和法治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让家长在思想上改变,在行动上变革,实现言行一致。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认识儿童教育,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用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和言行一致的态度成为孩子的榜样。
(2)优化环境运用科学家庭教育方法
在学生教育领域,家长权威并非是教育孩子的利器,反而会产生相反的教育效果。所以家长方面需要转变的是过去陈旧落后的家庭教育方法,并将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结合起来,推动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首先,家长需要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在沟通互动当中掌握孩子的内心想法并理解他们的想法以及相应的行为,找到最适合孩子成长进步的途径,实现因材施教,而不是单一凭借主观经验。其次,在对孩子的道德与法治观念进行培育时,要避免采用简单粗暴的打骂斥责等方法,避免给孩子带来沉重心理负担。道德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要在润物细无声当中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不能夠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处理。最后,孩子个性差异明显,家长需要针对孩子个性实施针对性教育,不能将自身想法强加给孩子。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一项内容就是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合作,以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助推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形成。例如,在教学《家中的安全与健康》时,教师先要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引导学生早睡早起、吃饭有讲究等。另外,教师还需要和家长进行密切沟通,将家中的安全和健康内容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在家庭中现身说法让学生获得真正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和巩固教育效果。
在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众多因素当中,家庭因素占有极大比重,这表明家庭教育在促进学生品质培养,习惯养成以及道德与法治观念培育方面有着深刻影响。不良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环境会严重威胁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为了促进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衔接,推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培育和养成,要注意突出家庭教育的作用,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弥补学生目前在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存在的缺陷,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