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日记为突破口 促习作能力提升

2020-07-21符晓珍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日记

符晓珍

摘 要: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年级,学生脱离了“图”的凭借,根据生活进行写实习作。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中年级学生,没有“图”的凭借会觉得有困难。三年级统编教材关注到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将“写日记”作为习作要求编入教材内容,并在各单元习作中渗透“围绕一个意思写”“观察要细致一点”等写作方法,为学生打开了习作的窗口。教师可根据单元语文要素中“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累喜欢的语句”“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等,将课文作为例子,以日记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日记;提升习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6-0004-01

1.把握学段特点,激发习作兴趣

三年级是习作的“入门”年级,生活中的人和事学生是熟悉的,但是要将其记录下来,学生会觉得有难度。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习作的起始年级激发孩子的习作兴趣是关键。

首先,趣从“新”生,让学生不再畏难。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主题为“写日记”。教材例文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小作者“掉牙”的事。“掉牙”是每个孩子都经历过的事,例文短小有趣,读起来就像自己亲历过的事。在学生感受例文“趣”的同时,让他们说说日记里还可以写些什么,他们便有话可说。此时顺势而导,将日记的格式作个梳理,启发学生将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学生兴趣盎然,为习作入门搭好阶梯。其次,共情聊趣,课堂趣味横生。统编教材的编写遵循语文学科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2.立足教材内容,拓宽习作空间

学生面对作文常觉得无从下手,最棘手的问题是因为无话可说。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关键在于多体验,拓宽习作思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主题多元,内容丰富,是拓宽学生习作空间的好例子。

(1)事事处处,皆是文章。统编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将“日记”编入习作要求,这为教师引导学生习作搭建了平台。教师可以日记为突破口,纵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所有课文,我们可以发现单元主题多元,如第一单元“学校生活”,第二单元“金秋时节”,第六单元“祖国河山”,第七单元“我与自然”,第八单元“美好品质”。教师可立足单元主题,挖掘相关素材,用日记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做记录,积累习作素材。

(2)敏锐捕捉,合理筛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习作要求中指出要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师在立足单元主题拓宽日记写作空间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敏锐捕捉生活中的人和事。学生的日记记录,常较随意,有事则长,无事则短。对于内容的选择也比较单一。教师可在小组内开展“循环日记”活动,让学生轮流写日记,在写日记的同时欣赏他人的日记。并在班级开展“我的生活我记录”日记展示活动,引导学生筛选生活中“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落实语文要素,给予方法指导

统编教材以双线组元的形式,将隐性的人文主题与显性语文要素进行整合。语文要素作为一条明线,把学段目标的语文能力,学习语文的方法等化为一个个点,这一个个点组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我们要将这一条线装在心里,落实到每节课中,做到一课一得。

(1)细读要素,串点成线。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在单元导读页、精读课文的课后练习、略读课文的课前导语中有所体现。我们可以通读教材,整理出相关的语文要素,并在平日教学中一点点渗透,教给学生一定的习作方法。比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在本单元《搭船的鸟》中,课后题中提示“想象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教师可以以此为例,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运用到日记中。养成观察的习惯,自然就能把事物或事件描述得真实具体。教材在第八单元的习作中,明确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把你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想一遍,然后写下来。”此方法浅显易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的日记指导具有针对性,能解决学生写不清楚事件的问题。

(2)积累运用,新鲜表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中习作要求中提到: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作文要写得有血有肉,不仅仅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怎么写”也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在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习惯的同时,还应以教材为例,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试着运用到日记中。比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课后题“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这就可作为一个“日记”主题,带着学生到校园去走走看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场景进行观察,并尝试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日记,好似一座桥梁,打开了学生生活与习作的通道。学生日日思,天天练,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语言经验,才能逐渐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提升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秋平.字字句句写出真情—微型日记视阈下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4(13):83

[2]王學成.如何通过日记训练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J].语文天地,2018(21):53-54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日记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初探
从最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得到的教学启示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学写假期日记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